《宝玉挨打》鉴赏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宝玉挨打》鉴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宝玉挨打

刘启荣

文意鉴赏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在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中,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悲剧命运。

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表现出对人性美的艺术追求。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宝玉挨打》这篇课文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十三回,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文章无论是语言动作的描写、情节结构的谋篇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堪称典范。

生动精当的语言

例如文章第一段,贾宝玉正因金钏儿死亡而无比感伤的时候,撞见父亲贾政,对父亲的训斥没有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怔呵呵”一词是曹雪芹先生所造,它把贾宝玉突然见到父亲时那种因吃惊、害怕而发呆的样子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六段,小厮们用大板子打了宝玉十来下以后,“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来下。”“踢”、“夺”、“咬”、“盖”四个动词,描绘了贾政盛怒之下毒打儿子的一连串动作,刻画出这个封建卫道士的凶残面目。

第八段,救下宝玉后,王夫人抱着儿子,“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迹,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这个句子写了人物的脸色、气息、血迹、挨打的部位、伤处的颜色及形状。短短五十五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从六个方面生动而又精当地描写了宝玉伤势的严重,使人久久难忘。

严密完整的情节

在前面的第七篇课文中,我们学过吴功正先生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吴先生正是以“宝玉挨打”这个故事如何一步步推向高潮为例,谈曹雪芹擅于在平淡的生活中掀起波澜,从而构建了《红楼梦》这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因此,本文宝玉挨打的过程不再赘言,只谈情节的严密完整。

宝玉挨打,是贾府中各种矛盾的第一次爆发。它前面连着金钏儿投井自杀,贾雨村登门拜访。中间插着忠顺王府来索要戏子蒋玉函,庶出的贾环诬陷嫡生的宝玉,王夫人临场救子,贾母教训贾政,还有王熙凤干练的安排,宝钗、香菱、史湘云的看望,袭人暗查原由。后面接着袭人规劝,宝钗送药,黛玉暗地里痛哭及旧绢题诗。

贾府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出场并作了真实的表演,使“宝玉挨打”这件事成为《红楼梦》前半部的一个枢纽,推动着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不断发展。据此,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独到的匠心。

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贾政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小说中细节描写使他血肉丰满。

贾政对宝玉生气最终发展到毒打,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贾政与宝玉撞了个满怀,“原本无气”,可是看到儿子萎靡不振,站着发呆的样子,“倒生了三分气”;忠顺王府派人来找宝玉索要戏子琪官,贾政“又惊又气”;当宝玉说出了琪官的下落,

表明他确实与这个戏子关系密切时,贾政“气得目瞪口呆”;而贾环又诬陷宝玉强奸金钏儿不成,致使金钏儿投井而亡,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

接下来,小说着力刻画了贾政的三次流泪。第一次是贾政决定毒打儿子时,“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表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第二次是王夫人救下宝玉,然后哭着说宝玉是她的独子,是唯一的依靠。“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酸。第三次是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媳妇李纨(宫裁)放声痛哭。贾政受到感染,想起英年早逝的大儿子,“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这是对家门不幸,后继乏人感到绝望。

在受到贾母的训斥后,贾政“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

于是,集顽固狠毒的封建卫道士和望子成龙的父亲于一身的贾政就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此外,思想叛逆却束手挨打的宝玉,故意陷害包藏祸心的贾环,爱子心切奋力护犊的王夫人,溺爱宝玉怒斥贾政的贾母,泼辣干练的王熙凤,无不形态毕现,跃然纸上。 正是这些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使《红楼梦》具有永恒的魅力。

释题:《宝玉挨打》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

种种大承笞挞》。这是封建卫道士贾政同封建叛逆贾宝玉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

结构:开端——挨打原因 (待客不周、索要琪官、贾环诬陷) 发展——宝玉被打 (宝玉求救、小厮掌板、贾政毒打)

高潮——众人救宝玉 (王夫人救子、众人哭泣、贾母训子) 结局——贾政告退 (贾政自悔、受训告退) 尾声——袭人查原由

主旨:本文通过宝玉挨打这一事件,突出地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

确展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金章玉句

1、理解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

(赏析)这是贾政在本文开头教训宝玉的句子。“葳蕤”,是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曹雪芹将这个词改造成“葳葳蕤蕤”,用来形容贾宝玉因金钏儿自杀而垂头丧气的样子。这样,在贾政眼中,宝玉那种萎靡不振、困顿的形象更加突出。

2、理解下列句子的的深刻含义 (贾政)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赏析)“光宗耀祖”,指为祖先、宗族增添光彩。贾宝玉是荣国府理所当然的继承人,贾政希望他读书上进,遵守礼法,多与官场的人接触,将来当官,延续贾府的荣耀。可是,宝玉秉性叛逆,根本不愿走“仕途经济”的老路,这才使得贾政下毒手打宝玉,以免儿子将来“弑君杀父”。这句话,点名了贾政和宝玉冲突的根本原因。 3、分析下面的句子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她,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的母亲了。” (赏析)贾母表面上是劝王夫人,实际上是指责贾政当官以后不把老母亲放在眼里,独断专行、毒打宝玉。反映了贾母对宝玉的溺爱,对贾政的怨愤。

修辞探索

1、 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奉承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赏析)“你是何等草芥”一句,运用了比拟修辞。同忠顺王比起来,贾宝玉是个毫无社会

地位的孩子,如同“草芥”一般,这是拟物。用“何等”这个感叹词,加强了贬斥的语气。 忠顺王府与贾府“素无往来”,说明两家合不来,贾家也惹不起。贾政这句话既显示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又显示了事态的严重性。

2、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有狠又快。按宝玉的两

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赏析)“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这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宝玉做的三件事已经使贾政十分恼火,王夫人跑来护犊,犹如火上浇油。这一比喻,把贾政完全丧失理性的状态刻画出来。 3、 只见他面白气虚,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来看,由臀至胫,

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赏析)“或青或紫,或整或破”运用了排比修辞,它把宝玉伤势的惨状呈现出来。描写出贾政下手之重,用心之狠。

出口成章

1、 下面这个场景中,写了四件事,请你把他说出来。

此时薛姨妈同宝钗、香菱、袭人、史湘云也都在这里。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得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 (示例)(1)袭人见宝玉被打得很重,伤心而又不敢外露。 (2)薛姨妈、宝钗、香菱、史湘云围着贾宝玉打扇、灌水。 (3)袭人走到二门,叫小厮们去找焙茗。

(4)焙茗来到,袭人问话。

2、贾母到了书房后,小说描写贾政的神态用了六个短语,请你指出来,并结合课文分析贾政毒打宝玉的结果及影响。

(示例)这六个短语是:连忙迎接,躬身赔笑,跪下含泪,又赔笑,叩头哭,叩求认罪。

分析:贾政原想通过毒打宝玉,使他改掉叛逆的性格,可是,王夫人的救护加上贾母的溺爱,贾政的愿望落空,不得不保证:“从此以后再也不打他了”,并苦苦叩头认罪。 这场风波的结果,是贾政遭到彻底失败,最终导致宝玉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

比试殿堂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屏门 (ping) 屏营(bing)屏除(ping)屏障(ping) B、 孽障(nie)葳蕤(rui)思忖(cun)惶悚(song) C、暴殄(tian)鬓毛(bing)优伶(ling)弑君(shi) D、藤屉子(ti)酿造(niang)颤巍巍(zhan)服侍(shi)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王夫人哭道:“宝玉——该打,老爷也要自重。——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老太太一时不在了,岂不事大!”

A、即使 而且 如果 B、虽然 但是 倘或 C、虽然 况且 倘或 C、即使 但是 如果 3、下面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贾环在贾政面前对宝玉幸灾乐祸,直接造成了宝玉挨打。

B、河北大学女生陈晓凤无辜被李一帆醉酒开车撞死,陈父得知消息,泪如雨下。 C、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105岁老人雷洁琼的长寿秘诀:粗茶淡饭、勤于思考。 D、云是雨的征兆,从乌云一片到黑云翻滚到电劈雷轰直到大雨滂沱,很有层次。

二、语言运用

4、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对《红楼梦》的评价,请你以陈述句开头,重写这一段话,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归根结蒂,应称之为中华文化之小说。因为这部书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

三、简答题

阅读课文的第五段到课文结束,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5、 王夫人到来后,贾政“便要来绳索勒死”宝玉,他是真的想将宝玉置于死地吗?为什

么?

6、 王夫人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这句话实际上是

对说的,弦外之音又是什么?

7、课文的倒数第二段,王夫人哭着数落宝玉:“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王夫人说得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四 探究题

8、 贾宝玉请一个耳聋的老姆姆出去报信,结果误了事。而这时,贾政送客后又询问

贾环。在这段时间,宝玉为什么不自己逃跑,等着挨打呢?

参考答案

1、B(A、屏bing除 C、鬓bin毛 D、颤chan巍巍) 2、C、 3、A (幸灾乐祸 应该为“污蔑陷害”)

4、《红楼梦》这部书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因此,归根结蒂应称之为中华文化之小说。

5、贾政只是因愤怒而丧失理智,在气头上向王夫人示威,并不是想真的勒死宝玉。这从他后面回答贾母的话:“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可以看出。

6、王夫人哭贾珠的话实际上是说给贾政听的:长子贾珠已经死了,你还要逼死宝玉吗?弦外之音是:宝玉是贾府中独一无二的继承人,他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你不应该对他下毒手。 7、这段话并不是说宝玉应该替贾珠去死。因为贾珠已死,无可挽回。王夫人这么说,实际上是指责贾政下手太狠,担心宝玉有生命危险。接下来“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与王夫人的话相照应。 8、宝玉这时不逃跑有两个原因:一、贾政送客时曾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宝玉虽有叛逆精神,但还没有发展到与父亲公开对抗的地步,他不敢跑;二、贾府是深宅大院,贾政身边又有许多小厮,宝玉即使想跑也未必能成功。(其他说法只要能紧扣人物性格,自圆其说即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