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NO:7

教学内容: 练习课

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第4题和第7题的课件 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

(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P21:3)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

(集体订正) 2、找朋友 (P22: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3、比较大小 (P22: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电脑出示第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第24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

2、电脑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 4+9=13

13-9=4 13-4=9

一、 全课总结 (略) 二、 完成课外作业

NO:8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

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

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

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NO:9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第26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 13-5 12-6 15-7 9+8 11-7 14-6 14-8 16-7 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