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文综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届高三文综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新版)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社会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 C.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

B.罢黜百家削弱了丞相权力 D.汉武帝个人能力特别突出

26.中国古代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的时候,或是在大动乱的前后,总有史学的杰作出现。经过春秋战国及秦汉之

际的社会变乱,到了汉武帝时,司马迁写出了《史记》;唐中叶以后,内部矛盾突出,杜佑写出了《通典》;两宋时阶级、民族矛盾交织,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这说明中国古代史学 A.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 B.繁荣于社会动乱时期 C.编撰体例呈现多样化 D.私人与官方编撰并重

27.下图为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著作《便民图纂》的插图,插图中竹枝词为:“男

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 C.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 D.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

28.据统计,1894年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

人数扩大起来,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产业近代化的进程。这一时期产业工人数量增多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快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国内外环境有所改善 D.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

29.孙中山认为全体人民应当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

官员、管理立法等工作,只有实行“直接民权”或“全民政治”,才能“济代议政治之穷”,“矫选举制度之弊”。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

A.实行直接民主才能确保民主政体 C.应当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

B.全民政治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权主义者应学习借鉴西方民主

30.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图难于其易(注: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

考虑)、避实击虚”,曾经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理论。该学者得出的结论依据可能出现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31.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创汇和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创造

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C.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B.特殊地理区位优势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2.公元12至16世纪欧洲各国和自治城市兴起了研究罗马法的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适用到法律实践中

去的学术运动,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中有关调整物权和契约的法律十分发达,这能说明罗马法是建立在古罗马

A.幅员辽阔的疆域之上 C.复杂的阶级关系之上

B.发达的私有商品经济之上 D.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之上

33.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

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表明他 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 5 -

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34.俄国理论家司徒卢威1894年指出,“让我们承认我们缺乏文化,让我们转向资本主义接受它的教导吧”。列

宁当时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但十月革命后,列宁却多次肯定司徒卢威的话。这说明当时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 B.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应俄国国情 C.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D.苏俄遭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5.有学者指出,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但谁也说不好究竟会在哪年哪

月实现这一愿景。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B.联合国的建立加速一体化进程 C.世界政治格局仍在不断演进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可可原产于美洲雨林地区,其适宜生长条件为年均温22~26℃,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

科特迪瓦(下图所示)是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与出口国,布瓦凯是该国的可可加工及贸易中心,但加工率仍较低,原料大部分出口。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该国可可的收获季节,当地农户一般将可可豆晾晒在太阳下,约7~8天即可干燥。

(1)简析科特迪瓦适宜可可种植的气候条件。(6分) (2)评价布瓦凯作为可可加工及贸易中心的区位条件。(6分)

(3)当地可可豆主要采用日晒干燥法而非机械烘干,推测其原因。(6分) (4)可可树易受风害影响,请提出当地减轻风害的可行性措施。(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 6 -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8分)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6分) (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8分) 38.惠州市2017年经济增长持续向好,上半年经济统计部分数据如下表:

总量 增长(%) 生产总值 1806.9亿 7.5 基础设施投资 161.6亿 50.2 消费品零售 658.8亿 11.6 外贸进出口 1506.4亿 13.7 注:①惠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7︰53.3︰42 。第三产业增长8.8% 。

②惠州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4%。 ③外贸进出口中出口增长17.7%,进口增长7.1%。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惠州市经济发展的原因,并为惠州市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两条建议。(14分) 39.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近年来中国海空军在南海的巡航行动常态化:2016年7月起,中国空军对南沙

岛礁和黄岩岛附近空域实施战斗巡航;2017年截止到9月份,中国海警舰船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以达23天;中国舰船飞机在南海西沙海域的巡航,有利地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渔民利益。

请回答,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我国南海巡航行动的依据。(12分)

40.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金砖合作开启了第二个十年。

材料一:金砖合作体现出了文明交融、智慧互通。五个国家文明和而不同,相互交融,形成共同前行的巨大合力。“金砖+”(此次金砖会议提出的金砖扩容)拓展模式,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登上了金砖机制这一平台,更多样的文明将在这里共同绽放。

材料二:金砖国家在资源禀赋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同时,各国也都面临着各自发展的难题。要发扬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为各国发展开辟更加光明的未来。下一步金砖国家将在创新、开放、

- 7 -

合作、经济伙伴战略、发展战略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自身和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金砖合作的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分析金砖国家应怎样合作。(12分)

(3)某校高三(3)班学生围绕上述材料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请为他们拟两个探究主题。(4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佛教自东汉明帝白马驮经以来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冲突与磨合,东晋以后开始融入中国文化。隋唐时期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佛教迅速传播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儒、释、道三教鼎足而立,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也逐渐形成。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文化回馈”的历史现象:某个文明社会从另一种文明那里学到了某些优秀的文化因素或先进的文化成果,诸如科技、文艺、哲学、宗教等方面,然后历经磨合或适应而融入本土文化,又经过千锤百炼而锻造成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明,此时再将这些更出色、更成熟的文化硕果,回馈给整个人类文明世界。

——摘编自张志刚《文化回馈:人类文明交流的新境界——以“佛教中国化”为例》

材料二:近代以来,基督教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全球扩张主义由西方传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完全凭借西方教会的人力和财力, 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将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和传统强行照搬过来,造成教派林立和教内纷争的局面,也引发了中国人民规模宏大的反基督运动。20世纪20-30年代部分基督徒试图在西方宗教首领的“指教”和“辅助”下实现不同宗派的联合,并在神学思想和教会的礼仪、体制方面, 使基督教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习俗以及宗教伦理观念相结合。但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盛行的欧洲中心论在中国的影响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的排斥, 随后30年代后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变,基督教本土化运动趋于沉寂。 ——摘编自王美秀《基督教的中国化及其难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在“文化回馈”现象上的主要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中国化和基督教中国化的结局并分析其原因。(1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古代 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近代早期 1850年前后 20世纪初 20世纪中叶以来 21世纪初 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年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摘编自刘以林《通讯技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位于横断山区梅里雪山中部狭长河谷地带的雨崩村(分为上雨崩和下雨崩),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民族文化,不少驴友选择9~10月间徒步进雨崩村。下图示意德钦县雨崩村位置图。

- 8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