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附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浙师大附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我校全面实施并验证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与实验教材,力争为课程方案和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内容丰富、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和实践经验。

2.积累经验

从我校实际出发,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力争为新课程方案在全省其它学校的推广提供有益经验,在新课程实验中作出我校应有的贡献。

3.完善机制

构建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我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逐步建立立足本校、多方联合(上级有关部门、兄弟学校、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等)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形成我校的富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普通新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构建我校教学研究、选课指导、学分管理等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4.整合信息

建立我校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学水平监测体系,构建新课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学管理平台,形成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操作系统和基于网络资源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形成课程统整的信息化途径与手段。

5.优化师资

根据新课程方案的精神,改革和完善我校教师校本培训制度,提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老师的业务水平,加大对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6.争创样板

以新课程实验为契机,对我校发展进行科学的长远规划,使我校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教育教学的一流水平和业绩成为省样本校。

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

新课程实验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必须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我们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施者和主要实践者,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在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领导下,设立新课程实验实施工作小组,由主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任组长,主要由教科研处、教务处、政教处、课改办等部门负责人,各学科组主任组成,具体组织实施新课程实验工作。新课程实验实施工作小组下设各科目课程研究与选择指导小组。具体情况如下:

1.浙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 章云生

副组长: 汪少华 何通海 陈报南 温金生

成 员: 肖志高 徐 乐 陈永芳 陈国有 吴国福 朱红彪 林樟华

陈炳伟

职 责:以促进师生素质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对学校实施新课程工作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在人事配置、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课程资源、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强大保障,对实施过程加以领导、管理和调控,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估。

2.浙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小组 组 长:何通海

副组长:徐 乐 陈国有

成 员:陈永芳 吴国福 朱红彪 楼育林 徐仲文 周建峰 李仙鸿

各学科主任

职 责:在学校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负责组织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和操作工作;做好新课程学习和培训,制订学校实验工作计划,组

织各科教师进行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制订学校新课程设置方案,落实学生选课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开发校本课程。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个案,做好新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与第一线参加新课程实践的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3.浙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验选课指导中心 主 任:徐乐

成 员:年级管理中心主任 各学科主任 班主任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数学 科目 语文 英语 数学 思想政治 人文与社会 历史 地理 地理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艺术 体育与健康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音乐 美术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负责人 张立楷 张碧莲 杨宝华 罗哲亮 陈亚利 叶希建 叶希建 胡韩荣 朱跃俊 张苏丽 徐焕明 陈伟强 范琪雯 高旭彬 王卫东 陈伟强 陈炳伟 楼育林 职 责:选课指导中心负责制定全校统一的学生选课的各项具体政策。设计适合本校的《 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和各学科的选课指导,并负责组织教师依据《 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确立选修课及其学分设置;制定导师制及导师的任务分配;课程模块的设计和整合;学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协调和配置;监督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制定教师的监督和评价标准等。各学科任课教师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咨询。 七、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保障措施

充分利用学校在教室、实验室、场地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新课程实验所需的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和现代教学设备的购置,保证教师得到充分有效的课程培训。

积极主动地寻求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学校主动加强与各级教科研机构、浙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其它高等师范院校的联系,使专家为我所用。加强与省内外兄弟学校的联系和交流。

八、学校管理制度的调整和改革方案

近几年,我校为适应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要,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实了管理干部,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创新。现有的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基本适应进行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学校设有教务处、政教处、教科研处、课改办、学科组等与教育教学工作直接相关的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学校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领导下和课程指导委员会协调下,在新课程实验中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处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新课程实验中的科研引领作用。该处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要职责是:为新课程实验做好研究和服务工作;召集各学科组会议,讨论并编制本校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组织选课指导报告会,协助师资培训,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总结与成果推广;与上级新课程实验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负责对新课程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2.课改办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要职责是:召集各科目课程小组联席会议,起草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提交课程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提出新课程实验的教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