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教育概论》试题库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育概论》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______。 2. 教育是一种_____的社会活动。

3. 西方教育家_____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4. 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即:______ 5. 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6. ______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 _______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8. 班主任的工作首先是从________开始的。

9. 教学是以______为中介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教和学双边统一的活动。

二、判断改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20分)

1. 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 )

2. 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产生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 3. 教育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对人身心的直接影响( )

4.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 )

5. 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10以内的加法。( ) 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7.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 8. 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今后要遵守《守则》,可是冬天,他又迟迟不肯钻出被窝,结果迟到了。因此,

对小明的教育应从培养其道德行为入手。( ) 9.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指导意义( ) 10. 课程就是我们所学的学科( ) 三、单项选择(15分)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 个人本位论 C. 社会本位论 D.科学本位论

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3.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C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9

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8. 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不知 B.知识与能力 C.思想品德与知识 D.理解与巩固 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11. 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适用于( ) A.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B.所有学生

C.对教学内容“吃不饱”的学生 D.对教学内容“吃不了”的学生

12.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1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14.“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15.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四.简答题

1.列举4种教育形式(4分)

2. 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4分) 3. 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8分)

五.辨析题(用教育学原理分析下列观点或主张)(每题5分,15分) 1.“人是可教的动物”。 2.“润物细无声”。

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的16字方针。 六.实例分析(每题7分,共14分)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指出上面实例中教师的做法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10

七.论述题(10分)

关于教育研究的对象,有如下几种观点:A、研究“教育存在”,它包括“教育活动存在”、“教育观念存在”及“教育研究反思型存在”;B、研究“教育现象”;C、研究“教育问题”;D、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E、研究“人”。请你以所学的教育理论评述上述5种观点的对错。

《教育概论》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说服教育法;2培养人;3夸美纽斯;4启发式与注入式指导思想;5激发动机,检查学习效果;6上课; 7建立良好的班集体;8课程内容 二、判断改错(20分)

1错。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非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2对;3对;4错。以“间接经验??”;5错。教育一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不存在教育和受教育,也谈不上智力发展,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6错。“人的主观能动性”改为“(社会)环境”。7错。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并非能教育好一切学生,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8错。“道德行为”改为“道德意志”。9对。10错。课程是广泛概念,所学科目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它属于主要的部分。 三、单项选择(15分) CBDBA,CDACB,BDDAC 四.简答题

1.列举4种教育形式(4分)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从其他角度列举,如高等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等,也适当给分)

2.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4分)

(1)确定班级奋斗目标;(2)建立班集体自我管理机构;(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4)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

3. 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8分)

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培养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促进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五.辨析及实例分析题(每题5分,20分) 1.“人是可教的动物”。

人是可教育的动物、能教育的动物、需要教育的动物。(1分)所谓“可教育性”指接受教育的能力或适应性品质,使教育开展和完成成为可能。(1分);人的可教育性体现在人具有思维和理性,具有理解力;是社会动物,能以语言为媒介与他人交往。(2分)只有通过教育,人才与动物构成区别(1分) 2.“润物细无声”。

对(1分)。体现了教育的艺术和教育的较高境界(1分)。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人对人的影响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2分)。对于克服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教育和教学来说,这种说法具有积极意义(1分)

“A老师上课语言生动,学生喜欢听课,说明A老师的课质量高”。

11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分);课堂质量评价还应包括: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有序,效果好等(3分);评价一堂课,应该全面、客观、公正(1分)

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的16字方针。 对(1分)。对于道德品质的心理因素而言,道德认识是知识基础,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是保证,道德行为是目标和结果。(2分)这四个因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1分)。“16字方针”体现了德育过程品德形成的四个因素的关系,是正确的(1分) 五.实例分析

1提示: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发展。 2. 物理老师的作法符合德育中的“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因人因境施教”原则。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这个同学自尊心很强,积极要求进步,但苦于基础差,因此,在课堂上往往出现旭尬局面。老师爱护每一个学生,敏锐观察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正面引导,因材施教,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进步的动力。平等相对,一视同仁,尊重学生,是每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物理老师以情动人,感化学生,体现了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其因材施教的作法,也体现了其教育机智。 七.论述题(10分):关于教育研究的对象的几种观点。 观点A对。

观点B忽略了观念、理论等应该成为教育研究对象的部分。

观点C混淆了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可能性问题之间界限。后者范围更广泛。 观点D将“规律”列入,等于将研究任务中的“部分”与“对象”混淆。

观点E把“教育的对象”等同于“教育研究的对象”,他们认为,只要搞清心理学,教育学就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了。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