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物化实验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题:填空题

1.测量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方法主要有 、 、 三种。 答案:饱和气流法;静态法;动态法。

2.静态法适用于 的液体的测量。 答案:蒸汽压比较大。

3.我们采用静态法测乙醇的饱和蒸汽压,即恒定 测其 。 答案:温度;饱和蒸汽压。

4.饱和蒸汽压测定前,对体系减压的目的是 。 答案:排除AB管间的空气。

5.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是在 中进行的。 答案:等压计。

6.升温法测液体饱和蒸汽压时,当温度恒定后, 对体系减压,因为 。

答案:不需;随T升高,P将增大,B液面低于C液面。

7.降温法测液体饱和蒸汽压时,当温度恒定后, 对体系减压,,因为 。

答案:需;随T升高,P将减小,B液面高于C液面。 8.乙醇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线形关系。 答案:非。

9.静态法测液体饱和蒸汽压的三个关键既是 、 、和 。 答案:气密性好;进气量可调;空气抽除干净。 10.平衡管B、C球的作用是 ,防止 。

答案:缓冲进入空气的压强及增大容积;空气倒灌体系。 11.若A、B球间空气未除净,将导致所测饱和蒸汽压偏 。

答案:高。

12.若温度计所示温度值偏低,将导致所测饱和蒸汽压偏 。

答案:高。

13.在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中,对水银温度计进行漏径校正,是为了消除测温

时产生的 误差。 答案:系统。 第二题:选择题

1.等压法测液体饱和蒸汽压,调压进气的条件是:

(A) 必须在空气排净和恒温后方可调压;(B)边加热边调压;

(C)只在恒温后方可调压; (D)等气泡冒完后才能调压。 答案:A。

2.杜绝空气倒灌是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关键操作之一,其最有效的措施是:

(A) 提高系统气密性;(B)增大缓冲容积; (B) 提高系统气密性,减小调压进气量。 第三题:判断题

1.用等压计只能测定单一组分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答案:错。对恒沸物及固体的升华也可以测。 第四题:简答题

1.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中开口U形水银压力计的读数差表示什么意义?

答案:表示大气压与样品饱和蒸汽压之差。

2.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装置中缓冲瓶的作是什么? 答案:缓冲进入空气的压强,使其不易倒灌。

3.测每个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汽压时,都要对体系抽真空吗?为什么?

答案:在升温法测试中,由于T升高,使P增大,在等压计中始终是B液面低于C液面,所以不用每次抽真空。 4.平衡管AB球间空气如果排除不彻底,将对实验结果P饱及ΔHV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案:若AB球间空气排不净,使作用在B液面上压力减小,测得的蒸汽压值偏小,且随着温度升高,影响越严重,使lnP~1/T直线斜率减小,ΔHV偏小。 5.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时,为什么需缓慢进气,进气速度快对所测蒸汽压值有何影响?

答案:若进气速度过快,会使空气倒灌进入平衡管,因此必须缓慢进气;另外,进气速度过快,会使AB球间蒸汽受到一定压力而凝结,使测得的压力值偏小。

6.简述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原理。

答案:首先将等压计AB球间空气抽净,置于恒温水浴中,调BC球液面水平,此时BC液面上的压力相等,而C液面上的压力与U形压力计左端水银面的压力相等,其数值等于外压与U形压力计水银高度差的差值,即 PB=PC=P外-Δh,PB即为该温度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7.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中若发现空气倒灌,应怎样操作以取得正确数据?

答案:应重新抽气,排尽AB球间的空气,再置于恒温水浴中,调节BC液面水平,进行测量即可。

8.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过程中BC球中的液面总是不能达到平衡的最可能原

因是什么?

答案:由于恒温不好,温度发生波动,使饱和蒸汽压波动,故不能平衡。 9.等压计中BC球的作用是什么?若改用直管如何

答案:BC球的作用是使装入样品量较多,抽气时不至于使样品挥发干净;另外,放气时由于球面较宽,使进入的压强减小,不易发生倒灌现象。所以不能用直管代替球体。

10.饱和蒸汽压实验中,减压抽气应使气泡一个一个逸出,若气泡成串逸出有何

问题?

答案:液体挥发较快较多,易破坏液体的气密性,使空气进入平衡管。 11.某人做饱和蒸汽压实验时,发现玻璃缸水浴温度一直升高,你认为这可能是

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最可能的原因是温度控制系统未接入或损坏,水温得不到控制,加热器总是工作着,所以水温一直升高。

实验四 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

第一题:填空题 1.在恒沸点时,溶液的液相与气相的 和 是相同的,其蒸气压与 相同。

答案:温度;组成;外压。

2.同一双液系的恒沸点及恒沸混合物组成随 而变化。 答案:大气压力的变化。

3.双液系相图实验中,折光仪测定工作曲线时的恒温温度与测样品时的恒温温度 ,因为 。 答案:一致;折光率值是温度的函数。

4.过热现象是指 的现象,消除方法为 ,有过热现象时,所得相图区变 。

答案:溶液达到沸点而不沸腾;向溶液中加入沸石;窄。

5.双液系相图实验中,向沸点仪内加入的样品量 严格定量,因为 。

答案:不需要;气液样品浓度可从工作曲线中查出。

6.双液系相图实验中,所取气样样品需放入试管中并置于冷水中,目的是 。

答案:防止低沸点组成挥发。

7.用折光仪测量挥发性溶液的折光率时,常须把滴管中试样挤掉两滴,用剩余的试样测其折光率,这是由于滴管中的试样与空气接触,引起试样 挥发,造成管口试样 改变。 答案:选择性;浓度。

8.分馏现象是 引起的,消除方法为 。有分馏现象时,所得相图相区 。 答案:气相组成温度与平衡温度不一致;对沸点仪进行保温,缩短气相取

样口与液面的距离;变宽。

9.双液系相图实验中,电热套加热电压为140V左右,而不是220V,是为了 。 答案:控制液体回流速度,使体系达到平衡。

10.双液系相图实验中,若电热套温度过高,则 。 答案:不利于液相和气相达到平衡(状态)。 第二题:选择题

1.常压下共沸溶液(A)可以通过柱馏将各组分分离;(B)不能通过柱馏将各组分分离;(C)可以通过一次蒸馏将各组分分离;(D)可以通过水蒸气蒸馏将各组分分离。 答案:B。

2.沸点仪的气相取样口与液面距离大,导致:(A)对相图无影响; (B)气相线同时不移;(C)气液线均不移; (D)相区扩大。 答案:D。

3.哪一组仪器最适合测定双液系相图(T~X图):(A)阿贝折光仪、分析天平、秒表;

(A) 恒温槽、阿贝折光仪、1/10温度计;(C)沸点仪、调压器、旋光仪; (D)量筒、1/10温度计、电吹风。 答案:B。

4. 以下哪一体系不是完全互溶双液系. A. 苯-乙醇; B. 环己烷-乙醇;C. 环己烷-水;D. 盐酸-水. 答案:C.

5。腾时的温度低于恒沸温度,其气相组成浓度大于其液相中浓度,则该溶液原始浓度应:

(A) 大于最低恒沸组成浓度;(B)小于最低恒沸组成浓度;

(C)大于最高恒沸组成浓度; (D)小于最高恒沸组成浓度。 答案:C。 第三题:判断题

1.为防止过热现象,在做第一份样品时,向沸点仪内加入较多的沸石即可保证在以后测定过程中无过热现象。

答案:错,应在每次加入样品时加入一小粒沸石。 2.为防止分馏效应,气相取样口与液面的距离应越短越好。

答案:不一定,过短则可使溶液沸腾时样品溅入气先相样口。 第四题:简答题

1.测量双液系相图所用测量仪器主要有哪些?

答案:沸点仪、温度计、折光仪、恒温槽、电热套、变压器。 2.沸点仪的气相取样离液面过高或过低对相图有什么影响?

答案:过高,易发生分馏效应,使相图变宽;过低,会使部分液体溅入气相取样口中,使气相中含易挥发物质量减少,使相图变窄。 3..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实验中绘制工作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使用内插法查出折射率与溶液组成的关系。

4.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实验中,如何使测定值与真值吻合更好?

答案:折射仪温度恒温,工作曲线是否准确,气相、液相组分折光率测定快速准确。

5,某人测一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折光率,步骤如下:①取样 ②滴入折光仪棱镜中测其折光率 ③放置一段时间 ④再读一次折光率值 ⑤两次数值取其平均值。其中哪一步是错的?

答案:③错,不能等一段时间,因此时组分中低沸点物质挥发,使组成发生

改变,使折光率改变。

6.用普通温度计测出的液体沸点,需进行哪些校正方可与手册数据对照? 答案:(1)读数校正,(2)露径校正,压力校正。

7.若向沸点仪内严格定量加入样品能否以此直接计算液相组成?为什么? 答案:不行。因为每次测量时,需向外取出一少量的样品,使组成不再恒定,且由于沸点仪上方有与有与液相平衡的气相,使最初加入的液体有一部分在气相中,造成液相组成改变,所以不行。

8.某人用折光仪测AB两试样的气相与液相组成,发现CA气﹥CA液,CB气﹤CB

液,此现象正常吗?它可能出现在哪类双液相图中?何故?

答案:正常。它出现在有最高(最低)恒沸点的双液互溶体系中,两组成在恒沸点组成两侧。

9.某人用折光仪测AB两试样的气相与液相组成,发现CA气﹥CB气,CA液﹤CB

液,此现象正常吗?试分析之。

答案:不正常。可能原因(1)气相组成测量时试样选择性挥发,(2)折光仪温度变动。

10.双液系相图实验中,溶液沸腾温度并非恒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样品在蒸馏过程中,由于整个体系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定,因此平衡温度会略有变化,特别是当溶液中两种组成的量相差较大时,变化更明显,这是正常现象。

11.双液系相图实验中,气液两相温度应不应该一致?实际上是否一致?为什么怎样防止温度的差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