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金常见异常及改善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化金常见异常及改善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常见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1.漏镀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 A、镍缸方面

①.镍缸拖缸效果差,未能很好激发其活性:重新拖缸,拖缸时镍缸温度提升至

82-85℃之间或负载加大或时间延长则可解决。

②.镍缸温度低于75℃或PH值低于4.0:检查温度和PH值,使其不脱离控制范围。 ③.镍缸D剂含量过高:正确使用D剂,停产1天以上则额外补加1ml/L,平时按正

常比例补加。

④.镍缸打气过强:适当调整其打气流量。

⑤.镍缸空载时间过长或负载不够:保证生产连续性,负载不足加挂拖缸板共镀。

⑥.镍缸加热管漏电:将漏电加热管换掉; B、活化方面

①.活化Pd浓度低:添加钯水提高Pd浓度;

②.活化温度太低(低於20℃):加强检测频率,留意温控效果。 ③.活化CU2+高,已到后期:更换新活化。

④.活化处理时间过短:正确掌握活化处理时间。 C、板子方面

①.线路图形设计不合理,存在电位差,生产时产生化学电池效应出现漏镀:前处理

磨板时仅磨板不过微蚀,适当延长活化时间并提高镍缸的活性。

②.阻焊油塞孔未塞满填平,生产中水洗不足,造成药水污染铜面:加大水洗流量。 ③.板面铜层显影不净或毒钯处理时遭硫化物污染:检查前工序,毒钯处理应当在蚀

刻后退锡前进行,生产此种板需加强磨刷和水平微蚀。 ④.板面铜层退锡不净:重新剥锡至铜面干净。 ⑤.挠性板溢胶:检查压合工序,控制压合品质。 D、其他方面

①.板子活化后在空气中裸露太久钯钝化:防止板子裸露空气中,天车故障及时将板

移入对应水洗槽。

②.活化后酸洗或水洗太久,促使钯剥离或铜面遭氧化:活化后酸洗和水洗总时间保

持在3分钟以内。

2+

2+

③.新配后浸酸温度太高使钯剥离:新配后浸需将温度下降到30℃以下才可生产。

2.渗镀产生原因及预防改善对策

A、活化时间过长或活化水洗不足:致使镀镍时出现长胖现象,严重的则表现为跨镀。

预防及改善:

①.活化时间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②.加大活化后水洗流量,并且活化后水洗每班更新一次。若中途停纯水则需停止生

产,待有纯水后再生产。

③.板子因相互叠板造成水洗不净,引发渗镀。预防:板子很薄且线距细密,则可选

择串珠生产(串四个角)。

④.禁止板子在活化后水洗作长时间停留(特别是第一道),其水洗时间不得短於

30秒,不得长於2分钟,另活化后酸浸亦至关重要。若在吊板时为赶时间提前吊出,易导致全板渗镀而报废。

B、活化温度过高(30℃以上)或Pd浓度过高,预防:经常检测活化温度,钯离子

浓度,并调整。

C、镍缸电极保护电流异常上升,槽壁上镍,镍缸反应剧烈。预防和改善:

①.若有渗镀现象,电极保护电流0.8A以上或不稳定,则立即停产,安排倒缸,且

不可为赶产量强做。

②.接槽体的电极保护电源必须无故障,电线接头必须接牢,并要保证其有良好的导

电性,且阴、阳极切勿接反。

③.防止槽内落入金属物质,尽量防止掉板,如有掉板请尽快打捞。

④.生产挂架破损需及时包胶,上镍金的架子要勤硝,以防止架子上的镍金碎片振落

掉入缸中,导致电流异常上升。

⑤.防止板子靠到缸壁,以免阴阳极短路。

⑥.生产中注意电极保护整流器工作时须在CV(稳压)状态,即亮绿灯时进行生产,

如处於CA(稳流)状态,请调到CV(稳压)状态,如调整无效,则立即停线倒缸。

D、镍缸(特别是到4TO以后时)生产PH过高(大於5.0),温度过高(大於85℃),

负载过大(大於0.1ft/L其指有效反应面积),若在此时镍缸电流保护又不理想,那么不锈钢槽壁也可以成为反应面积迅速上镍。预防:加强对镍缸的含量分

2

析,经常检测镍缸温度,正确计算镍缸负载(最大生产尺数),并检查电极保护是否正常,若电极保护电流有异常时,请立即停线倒缸。 E、假像渗镀,预防措施及改善:

①.蚀刻制程蚀刻不净,导致线边残铜,有此问题请检查前制程。

②.磨板机内残存过多铜粉,在板子经磨刷时,有铜粉吸附於细小SMT手指位。有此

问题立即检查磨板段,并进行清洗,杜绝铜粉来源。

3、色差(异色)产生原因及预防改善对策: A:非化镍金线引起的色差原因及对策

①.因线路图形设计形成电位差,化学镍金生产中发生化学电池效应,造成局部定位

性色差:解决方法为延长活化时间并提高镍缸活性则可。

②.显影不良,铜面附有杂物,在板子经微蚀可发现铜面本身有色差现象,预防对策

为检查丝印、烤板工序及显影段的参数,减少显影不净问题的产生。

③.电铜不均匀:如因光剂过多引发的孔口发亮,电铜白斑以及高低电流区光泽不均

匀等,经磨板处理后看不出来,但板面经微蚀之后又重新显现,化镍金时即出现色差,预防对策为严格控制电铜品质,减少电铜不良问题的产生。

④.另外,FPC板子生产时前处理不良,如磨板不均匀,铜面处理不彻底,在板子经

微蚀之后可发现铜面的色差,易直接导致化镍金的色差问题。预防对策为磨板处理时注意磨刷的压力及速度,确保铜面颜色均匀一致。

B:化镍金线引起的色差原因及对策

本公司化镍金产品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是不会发生色差问题的。以下是维护不良引发的色差原因及对策:

①.镍缸活性太差,如温度低于75℃,PH值低于4.0,或者被重金属杂质污染,板

子出现阴阳色。解决方法为调整工艺参数至正常,若是重金属污染则需重新开缸。 ②.药水补加错误(包括人工补加失误和自动加药系统故障)引起的槽液活性太差,

板子出现阴阳色。此时应当拖缸并调整槽液,若仍不能解决则重新开缸,预防对策为指定专人负责,加药系统定期检查。

③.外来有机物污染镍缸、金缸:生产板子曝光能量过低或固化不良掉油等等或者槽

体本身清洁不彻底。化镍金时轻则色差,严重时可能出现甩镍金问题。预防对策为阻焊工序的品质控制及槽体的清洁保养。

④.金缸金含量过低,镍、铁等杂质含量过高,引起的金色不均匀、发红变色等问题。

预防对策为定期分析金浓度并及时补加金盐。在金缸使用寿命到期时作更换处理。

4、化镍金粗糙产生原因及预防改善对策

正常生产时化镍金工序并不会造成粗糙问题,只有铜面粗糙才是造成化镍金粗糙的根本原因。如电铜粗糙、磨痕太深、微蚀过度等等。预防对策为及时发现,控制微蚀速率(一般1um/min),避免过度。对已出现铜面粗糙的板可按如下流程操作:

微蚀1-2分钟 →磨板抛光 →除油 →微蚀5秒 →正常走完流程

六、返工板制作方法推介: 1、 漏镀板的返工方法:

剥金 →磨板(不开酸洗) →预浸 → 活化5min →水洗 →沉镍(10-15min即可)→水洗→沉金→ QC检查 2、 色差板的返工方法:

①.轻微色差,镍厚已达到要求的返工方法:

剥金干净→磨板(不开酸洗)→ 1%柠檬酸洗→水洗 → 沉金→ QC检查 ②.色差严重FPC返工方法:

剥金 →磨板(不开酸洗,不可伤及保护膜)→ 预浸→活化5min→水洗 →沉镍8min左右→水洗→ QC检查→重新磨板(不开酸洗,不可伤及保护膜)→ 1%柠檬酸洗→水洗→沉金→ QC重检

③.色差严重硬板返工方法:

剥金→剥阻焊、文字→磨板(先过粗磨再过细磨抛光),直至色差轻微 → 丝印阻焊、文字→预浸→活化5min→水洗→沉镍8min左右→水洗 → QC检查→重新磨板(不开酸,不能伤及阻焊及文字)→ 1%柠檬酸洗 → 水洗→沉金→ QC重检 3、 渗镀板的返工方法:

本公司化学沉镍金在正常工艺条件下是极少发生渗镀问题。渗镀发生之后QC不能修理OK的一般都采取直接报废,故以下方法仅供参考而已,不推介使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