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2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2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1)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要采用先总体、后具体地点的方式描述,注意时间分布体现了空间的扩散趋势。(2)可从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角度分析,注意要结合上海优势回答。(3)首先明确变化,再来分析原因。原因可从国家政策和土地价格、劳动力工资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域分布广,其进入城市基本遍布中国各大省份;大多集聚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随着时间的演变,呈现由沿海逐渐向内陆扩张、从沿海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的趋势。

(2)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技术、专业化水平高,拥有较为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社会对外资企业的接纳程度较高,而政府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强,企业间合作的可能性更高;可以获得更高的规模递增效益和溢出效益。

(3)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开发经营成本(劳动力、地价)逐渐上升,企业向中国内陆或沿海发达地区周边的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扩张。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铜陵市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铜资源的开采持续数千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铜陵市原是我国重要的铜工业、硫磷化工、煤炭开采和水泥建材基地。它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开采,使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座因铜得名、因铜而兴的古老城市,如今正全力将自身打造为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材料二 下图示意铜陵市周边地区概况。

材料三 下图示意铜陵市有色金属工业生态产业链网。

(1)结合材料,分析铜陵市早期成为铜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2)分析铜陵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近年来铜陵市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市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1)资源型工业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可以结合材料,从资源、能源、交通及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2)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相似,可迁移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来进行作答。(3)从材料三图中可以看到,有色金属产业链不断细化、延长,技术水平提高,产品丰富程度提高,矿区进行回填。再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1)铜矿资源丰富;煤炭和水资源丰富;铁路和长江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铜制品市场广阔。

(2)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偏高;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3)围绕铜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污染,实现矿区再利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