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2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2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一、选择题

狮岭镇位于广州花都区西北部,有“中国皮具之都”之称,是全国皮具箱包产业集聚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的皮具生产基地之一。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决定皮具产业园选址狮岭镇的因素是( ) A.劳动力 科技 C.原料 能源

B.位置 交通 D.政策 文化

2.促使狮岭镇皮具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地价较低 C.劳动力丰富廉价 D.皮具生产联系紧密

3.皮具企业在狮岭镇集聚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

①生产规模扩大 ②中小型企业增多 ③企业竞争激烈,整体效益下降 ④该镇环境压力加大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狮岭镇皮具产业园区靠近京广铁路、广清高速、山前旅游大道等交通线,交通便利;广州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位置优越,有利于皮具出口。故选B。第2题,材料中“产业链”“产业配套”等说明皮具产业工厂之间生产联系紧密,由此促使相关企业集聚。故选D。第3题,皮具企业集聚,会使生产规模扩大、中小企业增多,这些是事实,而不是“问题”;皮具产业属于轻工业,同类型企业大量集聚,会使企业竞争激烈,整体效益下降;还会加重公共设施的负担,带来环境污染等。故选C。

答案:1.B 2.D 3.C

(2019·安徽A10联盟模拟)1890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最初汉阳铁厂的选址在大冶,最后放弃大冶,选在了汉阳。同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了湖北枪炮厂。下图为当年汉阳铁厂选址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大冶最初吸引汉阳铁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C.交通

5.铁厂最终选址在汉阳的原因主要有( ) ①钢铁工业基础雄厚 ②水运发达 ③劳动力廉价 ④接近市场 A.①② C.①③

6.相对于大冶,铁厂在汉阳会导致( ) A.产量增加 C.成本上升

B.市场缩小 D.劳动力减少 B.③④ D.②④ B.资源 D.劳动力

解析:第4题,图示大冶附近有大冶铁矿以及多个煤矿,则可判断其选址的主导因素是资源。第5题,由“第一家”可判断在此之前我国没有钢铁工业,则可排除①;汉阳接近总督府所在地,劳动力成本应该更高,则排除③;图示汉阳与大冶都临近长江,水运便利;材料中“在汉阳创办了湖北枪炮厂”,则可接近消费市场;故D正确。第6题,汉阳与大冶相比,距离原料地较远,则增加了铁矿石的运输距离,会增加运输成本,故C正确。

答案:4.B 5.D 6.C

(2019·深圳模拟)江苏无锡是中国光伏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自2001年首家中澳合资光伏企业成立至2011年,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实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和销售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16年,无锡太阳能电池产能占全国总规模的50%以上,已形成包括光伏材料、电池原件、光伏组件、逆变器、运维服务、数据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光伏制造设备的本地化率已经超过50%;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电子化学品原料的同时,还针对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中的化学品污染问题,主动研发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遥远地区的风能、光伏等发电装置远程监控、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技术。据此回答7~9题。

7.与发达国家相比,2001-2011年间无锡光伏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生产成本较低 B.原料资源丰富 C.交通位置优越 D.市场需求量大

8.无锡光伏产业在短短10多年间,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到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 )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智能化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 C.技术研发和创新 D.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

9.2016年,江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4个太阳能资源一类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在东部沿海各省区中,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居首位的比较优势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扶持 C.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D.光伏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撑

解析:第7题,当时无锡“实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加工型工业,优势是土地、劳动力价格低,故A正确。第8题,“形成包括光伏材料、电池原件、光伏组件、逆变器、运维服务、数据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说明除以前的加工环节外,在产品技术研发环节已有提升,故C正确。第9题,材料信息主要涉及江苏在光伏产业中的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从中可看出江苏的优势体现在具有全产业链生产、组织能力,故D正确。

答案:7.A 8.C 9.D

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会议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下图示意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受益行业与公司。读图回答10~11题。

10.新能源汽车生产模式( )

A.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多以工业分散的形式存在 B.运输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C.主要依赖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通信技术和手段对其影响较小 D.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具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只能以工业集聚的形式存在 11.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带来的影响是( ) A.降低能源消耗,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B.交通拥堵更加严重

C.促进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发展 D.没有尾气排放,没有环境污染

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涉及行业较多,多以工业分散的形式生产,A正确,D错误;工业分散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零部件的运输成本,但质量提高,效率提高,可以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B错误;零部件生产分散,因而现代信息网络是其联系的重要手段,C错误。故选A。第11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虽然能降低能耗,但无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A错误;其对交通拥堵没有影响,B错误;研发和应用推广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C正确;虽然没有尾气排放问题,但电池等也存在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C。

答案:10.A 11.C 二、非选择题

12.(2019·青岛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生产型企业有所区别,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国际化战略。在国际投资中,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通过战略性的选择进入方式,以获取东道国的市场、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同时将自身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体制引入东道国。

(1)概述德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

(2)分析上海市吸引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的主要优势条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