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索 - 图文(精)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沙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索 - 图文(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71

华中 建筑

沙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索

Exploration of the Mode of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Zhongshan Roa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in Shashi

柳 飏 Liu Yang

中图分类号 TU98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106-0171-04

摘 要 沙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由主街、辅街、 堤街、巷道及其历史建筑、传统院落组成。对于 沙市这一独具特色、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应采 用保护与更新并举的策略,依照总体发展的目标 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参考RBD的规划模式,进 行合理的功能组团布局,再现多样化城市风貌。 从整体上,中山路历史街区应融入沿江整体景观 当中,与其他景观联动发展,实现城市记忆的重 拾和生命力的持续。

关键词 中山路 保护与更新 RBD 功能组 团 联动发展

Abstract Shashi Zhongshan roa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consist of the main street ,secondary street, Tai Street, roadway and its historic buildings, traditional courtyard form. For this unique, non-replicable cul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together,in accordance with objectives of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use, refer to the planning model of RBD and reasonable layout of functional groups to represent diverse cityscape. As a whole, Zhongshan road is a part of Riverside landscape , link them together to restore city’s memory and guarantee city’s continued vitality

Key words Zhongshan road ,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RBD ,Functional groups, Linkage development

城 市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有着独一无 二的发展脉络。在都市化日新月异的今天, 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正在追求 快速的城市建设和发达的物质文

明。城市无 序蔓延,盲目拆建,历史文脉被割断,自 身特色丧失殆尽。在城市发展史上扮演过重 要角色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非但没有形成当 今城市文化和经济的独特一极,反而沦为城 市发展的洼地。如何真正有效地保护城市的 传统风貌、利用城市的特色资源,从而打造 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和谐有机生长成 为城市规划者亟需探索和实践的一项重要课 题。RBD作为一种传统资源与新型功能相结 合的发展模式,对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保护 与更新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发挥着日益 重要的作用。

1 沙市中山路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与 发展现状 1.1 中山路街区的历史沿革

沙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依托长江的黄 金水道和江汉平原的广袤腹地,曾为华中地 区重要的港口、人流与物资集散地和殷实的 工商名城。城市因水而兴,必然从滨水处率 先发展起来,然后再向周边地区和纵深扩 展。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沙市从春秋 时的一般市集发展到明末清初时“士有社、 商有廛、工有肆、止有居、客有邮” [1]的繁 华都会。1895年《马关条约》将沙市辟为 通商口岸,沙市的近代城市建设正式起步。 作为近代沙市“五纵三横”路网体系中最早 建设、最为重要的一“横”,中山大马路

及其两侧建筑代表着当时繁荣的贸易流通、 先进的技术文化。中山路位于长江以北,北 京路以南,西起大湾,东至江汉路口,全长 1430m,路幅宽度20m,两侧沿街建筑基本 为3至4层,在形制上以西方古典式和巴洛克 式为主,兼而考虑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意 向和建造方式。同震楼、老天宝,邮政局大 楼、好公道酒楼等就是其中的典范。此外, 颇具南方特色,便于邻里交往,增强商业氛 围的骑楼建筑也是比比皆是(图1。

建 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中山路发 展的鼎盛时代。中山路地处市区中心地带,商 业繁荣,人气旺盛。在主街及其相连的十几条 横街的街头巷口都办起了商店,形成了网点密 集、门类齐全、流通发达的商业面貌。 1.2 中山路街区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水运交通的 萎缩和沙市工商业中心的转移,中山路开 始衰落,无论商业品质还是建筑品质都日 渐式微。如果说整体老化是历史街区面临 的危机,那么大面积粗暴式拆建则可被认 为是历史街区惨遭的浩劫。近十年来,中 山路历史街区历经的较大毁坏有两次(图 2。1999年,沙隆达广场的兴建将中山路 拦腰截断,老街保护让位于广场建设,原 本绵延数公里的连续风貌在中部形成了一 个巨大的豁口,中山路由此一分为三—— 630m的东段、690m的西段和110m的沙隆 广场段。2005年,以经营高端品牌服饰为 主体的“中山路商业步行街”建设几近将中 山路东段原有风貌损毁殆尽。大量优秀历史 建筑和民居院落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运用

·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 编号:E101048941 · 图1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和街巷分布 建筑文化 Architectural Culture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