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应急救援资料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部分 煤矿应急救援基本知识 一、煤矿企业生产条件

井工开采的煤矿企业,掘进一工作面准备—采煤一运输一洗选一装车一外运是其主要的生产流程,从安全角度分析,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 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煤矿井下生产条件差,表现为三个方面。

1. 首先是工作空间狭小,由于井下采掘空间受到煤层条件的限制,导致工作空间一般都较为狭小。搬运机械设备时工作的难度比正常情况下高。

2. 其次是视觉环境差。矿工佩戴的矿灯为采掘空间的主要照明光源,矿灯的照明度普遍较低,在井下的照度为200一400LX(勒克斯)。井下多为黑暗环境,工人很难分辨物件,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矿工很容易疲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 最后是井下采掘空间的空气质量差,矿尘浓度很高。尤其是在打眼、落煤等工序,矿尘浓度一般可达到数十到数百mg/m3。矿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自觉地会屏气、调整呼吸,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1

(二)存在大量的不安全因素

1. 顶板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顶板意外掉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的事故。煤矿在地下开采的过程中,直接受上覆岩层压力的影响。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会因开拓、掘井或采煤而遭到破坏,引起矿山不均匀压力分布,这种不均匀的分布压力反作用于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及四周的煤、岩体上,一旦巷道或顶板的支撑力达到极限,就会引起顶板沉降、片帮、支架回缩,严重时就会发生底鼓、冒顶、断梁折柱、巷道压垮等事故。 2. 瓦斯

瓦斯是煤炭资源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体,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性,如果预防不当,管理措施不到位,将会造成瓦斯爆炸、瓦斯窒息、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体、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盲巷和回风巷道等容易形成瓦斯积聚的地方,都可能引发瓦斯灾害。 3. 水害

水害即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通过地表塌陷或地质构造改变形成的裂隙、通道进入矿井内部的地表水危害,采空区和废弃巷道中的积水危害,以及原岩溶洞、裂隙等构造中的地层水危害。 4. 火灾

火灾是在矿井范围内发生的,或虽发生在井口附近、煤层露头上但有可能危及人员、财产和资源安全的燃烧事故成为矿井火灾。火灾是矿井常见的灾害事故之一,一般将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

2

灾。内因火灾也称为自然发火,是指易燃烧物在一定条件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发生燃烧而引起的火灾,它在煤矿火灾事故中占70%以上。外因火灾也称为外源火灾,是指由外界引火源引起的火灾。无论是内因火灾还是外因火灾,都是既能发生在井下,又能发生在地面。 5.粉尘

煤矿粉尘是指在煤矿开拓、掘进、回采和提升运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岩石和煤矿的细微颗粒,也简称为矿尘。煤矿粉尘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煤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当粒径小于 1mm具有爆炸性的煤尘悬浮于空气中,且浓度在40~2500g/m3之间,氧气浓度大于13%,遇到温度为700~800℃的高温热源会发生爆炸,煤尘爆炸危险普遍存在,危害严重。

二是严重的职业危害。据统计,目前仅煤矿行业尘肺病人数己超过20万,接近我国各行业尘肺病人的一半,而且每年还在增长,每年因尘肺死亡2500~3000人。

三是降低了工作场所的能见度。在井下某些工作面煤尘浓度高,能见度极低,往往导致误操作,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速机械磨损,矿尘对机械设备的影响,表现在加速机械的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寿命等。

(三)煤矿生产连续性强,生产过程复杂。

煤矿生产虽然产品单一,但是其生产过程是复杂的、多工种、多

3

工序、连续性、多环节的综合性作业。它是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并且长周期的连续倒班作业。井下原煤生产任务由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等职能区队共同担负,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发生了事故,不但会造成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对整个煤矿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在基层区队内各班组、工种、工序之间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只有协调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整个作业过程,只有所有的环节都做到安全,全局性的安全生产才会有保障;即使一个工序、一个环节之间配合不恰当,都有可能酿成生产故障甚至人身事故。

二、煤矿企业事故特点

煤矿企业由于自然条件、生产环境和管理效能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其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也具有其独特性,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所有煤矿事故都有其共同的特征:

(一)突发性

煤矿事故具有突发性,让人措手不及,使指挥者难以冷静、理智地考虑问题,难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事故应急措施,在煤矿事故抢险初期容易出现失误,扩大事故的损失。及时启动煤矿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坚决落实《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对早期处理煤矿事故、有效防止事故扩大是极其重要的。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