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崩殂/阻止 俘虏/小信未孚夙夜忧叹/龙飞凤舞 B.纳谏/木讷寥落/谬误百出 弹冠相庆/勇冠三军

C.辕门/猿猴 坟冢/家喻户晓 咨诹善道/英姿飒爽 D.土壤/攘除 饮酒/饮马长城 腹诽心谤/金榜题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玉帛 翰海 笑眯眯 裨补阙漏 门庭若市 B.驽钝 雉鸡 滑溜溜 引谕失义 一鼓作气 C.兜鍪 峰峦 乐兹兹 妄自菲薄 风弛电掣 D.舂谷 和睦 脏兮兮 陟罚臧否 暴风骤雨

3.古诗文默写。(8分)

(1)羹饭一时熟,( )。(《十五从军征》)

(2)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4)诗人大都离不开酒。《如梦令》中“( ),( )”,李清照借酒怡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岑参用酒为朋友饯行。

4.(2019·绍兴)名著阅读。(4分) 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①孙悟空(《西游记》)②林冲(《水浒传》)③简·爱(《简·爱》)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精读和泛读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采取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对于那些必须沉下心来精读的东西,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读后就只能残留着一些浮光掠影,收获不大。对于可以泛读的东西,却采用精读的方法,到头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只能吸纳进很可怜的一点。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可偏废,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中国优质的大学课程。它所开设的文化类课程更能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在网上通过注册、选修课程进行学习。

材料二:来自云南个旧中学年仅13岁的王洵,是一个古文字谜。除了在校日常学习课程外,他还坚持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慕课”学习大学课程《古文字学》。2016年,王洵的《古文字学》成绩被“慕课”(武汉大学)评为“优秀”。

材料三:下面是某班为学生提供的慕课学习流程图。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两条你的探究结果。(2分) (2)阅读材料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该班学生介绍慕课学习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一扇关不上的窗修瑞

①母亲是在父亲过世五年后的一个大雪初霁的傍晚离开的。那天之后,便是新的一年了。我跟哥哥住进祖父母家里,开始了和祖父母长达十八年的共同生活。那年我六岁,哥哥九岁。那一年,和我们一起住进祖父母家的,还有一窝燕子。

②开春以后,北方的天气逐渐转暖。冰雪融尽后,阳光懒懒地斜映在窗上,别有一番怡人的情趣。祖母将糊在窗子上的塑料布揭了下来,开了窗,让春风把蓝天、白云和夹杂着山区质朴的泥土的腥味刮进屋里。

③一天下午,我跟着祖母去村子西边的田野里挖野菜。回家的时候,一路上见到好些燕子在天空中撒欢儿。我问祖母,为什么那些燕子看起来那样高兴,一直在不停地说话和跳舞。祖母说它们刚从南方飞回来,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回到家,当然就高兴了。我大约记得,祖母说完那句话之后,我内心隐约浮起了一丝难过。我说我也想回家。祖母似乎意识到什么,摸着我的头,指着我家的方向说那里是我的家,然后又指着她家的方向说那里也是我的家。听了祖母的话,我果然就高兴起来,因为我有两个家。

④回到家,我匆匆洗过手,便跑进屋子里摆弄我的积木。没多久,我隐约感觉到有东西飞进屋子里,随后又有东西跟进了屋子,并且在屋子里盘旋了好一会儿。我仰头看向屋顶,发现是一对燕子围着屋顶垂下的灯泡上端的灯座,不停地扇动着翅膀。一只燕子嘴里衔着一截稻草,另一只紧闭着嘴,嘴角挂着干了的泥。等它们一前一后飞出屋子以后,我才发现那两只燕子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电灯的灯座上,用田泥和稻草做了一个窝。祖母见我在屋子里许久都一声不响,便进屋看我在做什么。我指着灯座上的那个燕窝,带着惊喜的口气跟祖母说,我发现了一个燕窝,刚刚做好的。

⑤从那一晚开始直到燕子再度飞往南方,家里的那扇窗就一直开着。

⑥那个时候的农村,没有蚊香,防蚊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窗框上钉一层纱。然而祖母为了让那对燕子能够随时自由地出入,便没有将那扇窗钉上纱。于是,白天除燕子能自由出入屋子之外,还有成群结队的苍蝇也肆无忌惮地出入。到了夜晚,尤其是屋里亮起灯光之后,燕子还没有回来,飞蛾和各种趋光的飞虫便摇摇晃晃、不紧不慢地进了屋,满屋子乱飞。最可恶的还是蚊子,半夜里我常常被蚊子叮醒。

⑦我曾与祖母商量,能否将那扇窗子关上,或者给那扇窗钉一层纱。祖母一边用肥皂水给我擦洗被蚊子叮咬的红包,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关上了窗子,或者钉了窗纱,燕子晚上就回不了家了。祖母既然这样说了,想想自己的身世,我便也不忍心让燕子一家不能团聚。好在听祖母说,等入了秋,燕子一家飞去南方,就可以关上窗子了。我翻看着日历牌,计算着燕子还要多久才能飞走。

⑧一天早上,我在燕窝正下方的地面上,发现一只破了洞的空蛋壳和一小摊跟往常不大一样的燕子的粪便。我知道,燕窝里已经孵出新燕了。我搬来一把椅子和三个板凳,放在燕窝下方。趁祖母去乡里赶集的时候,我偷偷爬上搭建好的“凳塔”,将燕窝里的情形看了个清楚。四只雏燕张着乳黄色的嘴巴,一边叫嚷着,一边紧紧挤在一起。它们身上的羽毛不多,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稚嫩的皮肤。我想,那些雏燕一定很冷,它们的毛那么少,它们一直在发抖,万一感冒了怎么办?我从“凳塔”上下来,找了一小块棉布,然后又爬了上去。我给雏燕盖“被子”

的时候,祖母回来了,看到站在凳子上的我。她高高举起双手,将我从凳子上抱下来。她没有责备我。

⑨那一年,我见识了一对燕子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它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外出捕捉昆虫,再将昆虫喂给始终仰着脖子张嘴喊饿的雏燕。

⑩一天,那只公燕没有回来。之后的几天,我都没有再见到那只公燕,只有母燕飞进飞出地给雏燕们找食物。我想,那只公燕大约再也回不来了,它或许是被鹞鹰捉了去。这让母燕的处境更加艰难。我常能听见日渐长大、胃口也越来越大的雏燕们因为饥饿而拼命叫喊的声音。 ?我为失去公燕的燕子一家感到担忧。祖母看出了我的担忧。她将我手里拿着的准备喂给雏燕的米饭夺了下来,放上一些跟稻米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的蚂蚁卵。

?母燕外出觅食的时候,祖母就帮我搬来凳子,逐一搭放好。我爬上“凳塔”,偷偷将藏在指缝间的米粒喂给雏燕,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将米吐出来;喂它们蚂蚁卵,它们却连咀嚼都省了,直接吞咽下肚。母燕飞回来的时候,雏燕们已经吃饱了,没有哪一只还张着嘴向它们的母亲争要食物。我躲在一旁,感到无比自豪。

?之后,每天我也像母燕一样,出去为雏燕寻找食物。我翻开许多石头,掰开许多枯木,一颗一颗地从掘开的蚂蚁窝里捡拾着蚂蚁卵,积攒了小半罐头瓶。母燕外出后,我就爬上“凳塔”给雏燕喂食。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雏燕们嘴角的乳黄色渐渐淡了。一个清晨,母燕外出的时候,四只雏燕也跟了出去。它们笨拙地扇动着翅膀,飞飞停停。有一只雏燕不小心撞到玻璃,摔在了窗台上。它爬起来,抖了抖翅膀,又飞了起来。有一天晚上,母燕和它的四个孩子没有回窝。我站在开着的窗口焦急地等着,等到屋里的灯亮起,等到屋外已经漆黑一片。祖母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了句,把窗子关上吧。我突然意识到,它们或许已经在飞往南方的路上了。我呆呆地站在窗口,心里酸酸的。祖母站在我身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窗子终于关上了,我心里却敞开了一扇窗,一直敞至今日。 [《参花(上)》2018年第5期,有删改]

7.本文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线索,一条是情感线索。请根据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等待燕子回窝时意

① “我”被蚊子叮咬,想

事件线索 ③ 识到燕子已飞回南

关上窗户

怜悯、同

情感线索 惊喜 ② 情、担忧、④

自豪

8.分析文章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9.祖母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4分)

10.第?段原本共有两句话,下面这句话在选用时被删掉了,你赞同做这样的删改吗?请说明理由。(4分)

(二)(2019·南充中考改编)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

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岀高纯度的器具。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即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

④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园地)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作者对“速成”的看法。(3分) 1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3分) 14.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养成一颗“匠心”。(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