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五第2讲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高效作业人民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五第2讲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高效作业人民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限制同业者招收学徒和使用帮工的数目,规定统一的手工业产品和各类商品的价格、规格和原料分配,并制定同业统一的工资标准等。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商会作为清末诞生的近代新式商人团体,虽然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工商业者力量壮大的产物,但也不能忽略商会又是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为了振兴工商、奖励实业,主动倡导鼓励商人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商会是不分籍贯和行业的整个工商各业共同的新式社团,在诞生之初,商会内部就设有分工细密、职权明确的各种办事机构。除总、协理和会董之外,各商会一般都设有文牍处、评议处、考察处、收支处、庶务处、接待处等,这些机构“各有责成,各有权限”,并且互相配合,不仅保证了商会的日常会务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章运行,而且遇有突发事件也能及时应对和联动。清末商会即形成总会、分会、分所层层联结的三级组织体制,分所隶属分会,分会隶属总会,相互之间宗旨相同,规章一致,组成了一个层层统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且除西藏之外全国各地的分会、分所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很快就成为林林总总的清末各类新式社团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商人团体,拥有了独特的联动机制。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会的

“联动”机制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会馆”与“公所”的相同属性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商会出现的背景及其进步之处。 解析:(1)第一小问属性,据材料一相关信息可知当时都是出于保护同业,具有封建行会性质;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进步之处,根据材料二从对商业发展的推动、对立宪运动及中国办事机构和组织体制的完善等方面说明。

答案:(1)相同属性:都具有封建行会属性。

历史影响:有利于维护同籍或同行业的利益,但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2)背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商业者力量的壮大;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危机严重,实业救国思想发展;等等。进步之处:不分籍贯和行业,有利于整个商业的发展;办事机构分工细密、职权明确;组织体制严密,拥有联动机制;推动立宪运动和社会进步;等等。

14.(2020·石家庄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章节 第1章 主要内容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第2~6章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业与印

5

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第7~9章 第10章 第11章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上表为李伯重所著《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从其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解析:通过题干中所提及的时间段,即1550~1850可知,李伯重所著《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主要叙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纺织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这种新生事物并没有发展成为生产力领域的资本主义经济,据此我们可以把论题定为“明清时期江南的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在论述过程中,我们要从政治、经济及思想方面进行论证。

答案:示例

论题:明清时期江南的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

阐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成就突出,但其是建立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这一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使早期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治保障;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依然实行,使早期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要素;社会上的农本商末观念和消费观念制约早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政治、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明清时期江南的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

(以上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