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优秀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设计意图】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八十五字。然而这区区八十五字不仅记录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的空明月色,更记录了苏轼刹那间涌起的微妙曲折的动人情感:解衣欲睡之时,月色如老友不邀而至,叩响了苏轼的心扉,那份快乐强烈得难以自抑,于是他率性而为“欣然起行”;在“念无与为乐者”的思量、沉吟和瞬时搜寻后,他“遂”兴致勃勃地“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一个“亦”字道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至巧至妙的欣喜;二人“相与步于中庭”开启了那夜悠闲、静谧、不可多言的月下神游,从而诞生了千古写月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以及“沉醉美景”后“恍然大悟”的发现的欣喜与审美快感。

至于文末的两问一答,既让我们看到了苏轼那坦然真诚的自得与自赏,更让我们顿悟:这摇曳多姿的“乐”源自于作者那颗处逆境而不悲忧、化苦难为诗意的“闲人”之心——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亦不止是超然于现实生活的“悠闲”,而是清空了世俗名利与个人得失的“宁静”“空灵”与“真淳”,是超越了生死的心灵的“大自由”、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本设计从对苏轼的生平简介切入,立足学生的阅读初感,以品读作者的“乐”为主线,咀嚼字词、链接背景、涵泳比较、朗读体验,由“乐”及“闲”,还原文本中蕴含的美妙情思,走进作者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从容面对人生的审美态度。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和写景语句。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

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坐过130天监牢。然而,他一生豁达乐观,晚年贬谪海南,这已是十足的流放。再者说,他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且不适应那里的气候。而他呢?平静地为自己打造了棺木,掘好了坟墓。 他,就是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的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的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设计意图:开头导语对苏轼的生平作简单的介绍,同时也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更容易和作者的心灵碰撞。) 明确学习目标。(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读出古文味道。 课前已经充分预习

1.指名学生读,多人评价,教师点拨。 2.PPT展示读音、停顿,学生齐读。

3.托音朗读:请同学们把“念”“盖”“但”三个字在读的时候采用托音的方法来读,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第一步首先是读准字音,所以设计了几种形式的朗读,以便同学们解决朗读中的问题。第二步,采用托音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古文的味道。)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提出预习中不懂的词句,全班交流。

2.PPT展示重点字词: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怀民亦未寝 积水空明盖竹柏影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PPT展示重点翻译: ⑴解衣欲睡。(补主语)

⑵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留人名地名) 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替)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调顺序)

2

4.翻译小结:(1)直译为主,重点字词不可漏译。 (2)恰当调、补、替、留、删。

(3)达到信(准确如实)、达(晓畅通顺)、雅(优美自然) 5.疏通了文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或“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与张怀民 在承天寺月下散步”。

(设计意图:本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让同学们疏通文意,为后文理解作者的心境做铺垫。)

过渡:在反复诵读和疏通文意的过程中,你感受到苏轼夜游时的心情了吗?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情感的句子?(快乐;“欣然起行”。)的确,不管何时何地何景,苏轼的内心都是快乐的。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 中说“苏轼最快乐时就是写作之时”,“能使读者快乐是苏东坡作品的一大特点”。接下来,让我们潜入文本,细细品读,感知作者的快乐。

四、细读文字,品作者之乐

1、以小组为单位,逐字逐句反复品读,抓住关键字细细咀嚼,发现作者蕴藏在文字中的快乐。边读边作批注。

教师示例:我在“欣然起行”一句中发现东坡因月色入户而产生的喜悦,以及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起行”解释为立刻起身前行,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涌起的那份快乐是多么强烈!他是多么率真可爱!

2、师生交流,点拨提升。 ①月色入户

这里的“入”不止是“射入”“照进”,更应该解释为拟人化的“入”——“进入”。这个“入”字写出了月色如老友般的善解人意,她知道,对月亮情有独钟的苏轼(残月,冷月,缺月,孤月,圆月,明月,这些月的意象 里凝聚着他或悠闲或炽热的感情、豁达的胸襟和睿智的思想),是不会放弃一个美好的秋夜的;正是这个“入”字引发了苏轼无尽的惊喜——我本无意见月,月色自“入”我胸怀,不邀而至的月色带来了一份不期而至的快乐。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写出了苏轼瞬时的沉吟、思量与搜寻,正是这一转念间,张怀民“跃上”他的心头。“遂”和“寻”字写出了苏轼当时的兴致勃勃,率性而为而从 “念”至“遂”也涌动着一份难以言表的快乐:月色常有,但又有谁能和你共赏呢?如果没有此人,那快乐真要减却几分,可是苏轼找到了可以分享无边风月的人,怎能不快乐万分?

追问: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张怀民呢?

课下注释提示为:张怀民是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此其一。

3

ppt出示张怀民的相关背景资料:

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起初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学生阅读,明确:

其二就是张怀民和苏轼一样心胸坦然,爱好山水,不挂怀贬谪之事,同为品格清高超逸之人。两人人处境相似,志趣相投,是人生知己,也是审美知己。 (过渡)明月相邀,知己相伴,自是人生一大乐事!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中蕴含着至巧至好的快乐,写出了知己间心有灵犀的妙趣!而“相与步于中庭”是两个热爱山水、心有诗意的人在月下并肩漫步的静谧画面。 点拨:这里的“步”与“欣然起行”中的“行”能否交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行”写出了苏轼心中强烈的赏月欣喜,迅即起行,不假思索, 率性而为;而“步”则写出了苏轼与张怀民月下漫步时的悠闲、从容、惬意。 深入探讨:这里有没有写二人如何“交谈取乐”?为什么?

明确:没有写二人交谈取乐。一为留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最重要的是他 们心意相通,会心一笑胜过千言万语,宁静之中更显情味悠悠。 指导朗读:指名读,重读“亦”,体会“怀民亦未寝”的惊喜。

师生对读“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与“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体会二人的默契。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个看似平淡的句子中蕴藏着令人惊喜的情感波澜,在这里我们采用比较的方法体验探究作者的快乐。 探究一,ppt出示:

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改文: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影也。 细心的你能否发现改动后,我们阅读的感觉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

补出了月色,失去了惊喜;不补出来,更能真实的体现作者当时的感受, 因为作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月色,这更能衬托“十月十二日”那晚月色的澄澈空明。

“盖”换用“是”,语势变平淡,没有恍然大悟,没有了“沉醉”和“发现”的双重审美快感。 探究二,ppt出示:

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语气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朗读指导:齐读原文,读出作者“沉醉美景”与“发现真相”的惊喜。

3、小结:

区区85字,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的快乐:月色不期而至的快乐、朋友心意相通的快乐、知己相伴悠闲漫步的快乐以及沉醉月下美景、因错觉而引发的意外的发现的快乐。

随《高山流水》的音乐再读全文,展现这份曲折流动、摇曳多姿的快乐。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