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水资源公报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0年水资源公报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即以该水质不符合该项水质标准的方法。

4.3 评价参数

4.3.1重要水域、县市交界断面

评价专项共19项: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铅、镉、六价铬、硒、砷、汞、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4.3.2供水水源地

城市供水水源地增加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铁、锰、总氮和营养化程度评价项目。营养化程度评价分为贫营养、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等五个等级。

4.4 评价成果

4.4.1 按监测站点评价

(1)全年期:总监测站点50个,按平均值统计,2010年度符合Ⅱ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9个,占18.0%;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17个,占34.0%;符合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6个,占12.0%;符合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6个,占12.0%;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12个,占24.0%。

12.0.04.0%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24.0.0%0.0%

图4-1 2010年度全市评价站点水质类别比例

(2)汛期:符合II类水质标的站点有12个,占24.0%;符合Ⅲ类水质

13

标准的有16个,占32.0%;符合Ⅳ类水质标准的有7个,占14.0%;符合Ⅴ类水质标准的有5个,占10.0%;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有10个,占20.0%。

(3)非汛期:符合Ⅱ类水质标准的站点有6个,占12.0%;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有13个,占26.0%;符合Ⅳ类水质标准的有9个,占18.0%;符合Ⅴ类水质标准的有6个,占12.0%;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有16个,占32.0%。 4.4.2 按评价河长评价

全年期评价总河长为660.46km。按平均值统计,符合Ⅱ类水标准的河长为144.16km,占21.8%;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为216.87km,占32.8%;符合Ⅳ类水质标准的河长为81.3km,占12.3%;符合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为74.97km,占11.4%;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河长为143.16km,占21.7%。其中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河长为361.03km,较2009年增加了192.03km。

12.32.8.4%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21.7!.8%0.0%

图4-2 2010年度全市评价河长水质类别比例

4.4.3 主要河流水体的水质状况

(1)武义江:共设监测断面14个,评价河长180.96km。源口水库及安地水库为Ⅱ类水质;杨溪水库、太平水库、前仓、永康、熟溪桥河段为Ⅲ类水质;江东河段为Ⅳ类水质;白洋渡、叶长埠、桐琴桥、对家地河段为Ⅴ类水质;应南溪、莲塘口河段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

(2)东阳江:共设监测断面10个,评价河长为166.0km。横锦水库为

14

Ⅱ类水质;岩口水库、寀卢河段为Ⅲ类水质;东阳大桥河段为Ⅳ类水质;南王埠河段为Ⅴ类水质;其余河段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3)南江:共设监测断面6个,评价河长为85.6km。台口河段为Ⅱ类水质;南江水库、南岸至南江桥河段为Ⅲ类水质;岩下河段为Ⅳ类水质,后大路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4)金华江:共设监测断面6个,评价河长为93.3km。白沙溪上游沙畈水库、金兰水库为Ⅱ类水质;金虹桥河段为Ⅲ类水质,石柱头、白龙桥河段为Ⅳ类水质;金华河段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

(5)兰江:共设监测断面5个,评价河长为30.0km。芝堰水库、兰溪、女埠河段为Ⅲ类水质;南门桥、三河河段为Ⅳ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

(6)衢江:共设监测断面3个,评价河长为22.0km。下叶至横山大桥河段为Ⅲ类水质;洋港河段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

(7)浦阳江:共设监测断面5个,评价河长为66.1km。八都水库、金坑岭水库为Ⅱ类水质;大陈河段为Ⅲ类水质;黄宅至白马河段水质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氟化物。

(8)宣平溪:设监测断面1个,评价河长为16.5km。水质类别为Ⅱ类。 4.4.4 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设12个监测断面,分别为沙畈水库、金兰水库、安地水库、横锦水库、八都水库、芝堰水库、杨溪水库、太平水库、金坑岭水库、源口水库、南江水库、岩口水库。

按年均值统计,安地、沙畈、金兰、金坑岭、八都、横锦、源口水库的水质类别为Ⅱ类,芝堰、岩口、南江、太平、杨溪水库为Ⅲ类,其中金

15

兰、沙畈水库除总磷外,其余指标均达到Ⅰ类水标准。

对水库水质进行营养化程度评价:安地、沙畈、金兰、金坑岭、八都、横锦、源口、芝堰、南江、太平等水库均为中营养,岩口、杨溪水库为轻度富营养。

4.4.5 县市交界水质状况

2010年县市交界共设监测断面13个。根据监测资料统计,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断面有5个,占38.5%;达到Ⅳ类水标准的断面有2个,占15.4%;达到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2个,占15.4%;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4个,占30.7%。主要超标项目分别为氨氮、总磷、氟化物等。 4.4.6 评价结论

2010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部分河段污染仍较严重,主要项目为氨氮、总磷等。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的参评项目皆符合标准,水质状况良好。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