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维修费(元) 2000 2400 2000 2800 2500 2600 14300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700小时,预计7 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1)单位变动维修费(b)=(2800-2000)/(1000-600)=2元/小时 a=y-bx=2800-1000*2=800元或a=2000-600*2=800元 2)成本性态模型y=800+2x=800+2*700=2200元

2、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利用变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和年度利润,2012年按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2012年 注:年初存货中含固定制造年初存货(件) 250 费用为15元/生产量(件) 2500 件 销售量(件) 2500 年末存货(件) 250 单位产品售价(元) 80 单位产品成本(元) 29 固定制造费用(元) 40000 销售及管理费用(元) 25000 要求:提供2012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利润表。 3、已知:某公司2013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50 000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20%,单位贡献边际为15元。 要求:(1)预测2013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2)2013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1)贡献边际率=1-变动成本率=1-50%=50% 单位销售价格=15/50%=30

保本作业率=1-安全边际率=1-20%=80% 保本销售量=50000*80%=40000件 保本销售额=30*40000=1200000

2)安全边际量=销售量*安全边际率=50 000*20%=10000件 税前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毛益=10000*15=150000元

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60元,固定成本400000元,2012年销售量为10000件。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2013年企业目标利润基数。 已知:资金利润率为20%,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600000元。 要求:(1)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2)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哪些单项措施。 1)600000*20%=120000

2)1(400000+160*10000+120000)/(200-160)=13000件

(13000-10000)/10000*100%=30% 销售量应增加30%,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200*10000-400000-120000)/10000=148元 (160-148)/160*100%=7.5%

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7.5%,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200*10000-160*10000-120000=280000 (400000-280000)/400000*100%=30% 固定成本应降低30%,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4(400000+160*10000+120000)/10000=212 (212-200)/200=6%

单价应增长6%,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5、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2.5%和25 %,

4

其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7 0009000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均为10000件。 要求:(1)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企业的预计利润。

(3)企业改进生产经营方法,使固定成本降低2 000元,同时使甲、乙两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降低到 了 20%和 25% 75% 和 66.67 % ,试求此时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 (1)销售总额=8×10 000+12×10 000=200 000(元) ? 其中:甲产品所占比重=8×10 000÷200 000=0.4 ? 乙产品所占比重=12×10 000÷200000=0.6 ? 加权贡献边际率=0.4×12.5%+0.6×25%=20% ?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7 000÷20%=85000(元)

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85 000×0.4)÷8=4 250(件) 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85 000×0.6)÷12=4 250(件)

? (2)安全边际额=200 000-85 000=115 000(元) 预计利润=200 000×20%-17 000=23 000(元)

? (3)甲、乙两产品变动成本率降低后,其贡献边际率分别为: ? 甲产品贡献边际率=1-75% =25%

? 乙产品贡献边际率=1-66.67%=33.33%

? 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25%×0.4+33.33%×0.6=30%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1 7000-2 000)÷30% =5 000(元 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 000×0.4)÷8=250(件) 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 000×0.6)÷12=250(件)

(3)甲原来的变动成本率=1-10%=90%,乙原来的变动成本率=1-20%=80%,

甲变动后的变动成本率=90%*(1-20%)=72%,贡献边际率=1-72%=28% 乙变动后的变动成本率=80%*(1-25%)=60%,贡献边际率=1-60%=40% 综合贡献边际率=28%*40%+40%*60%=35.2%,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2000)/35.2%=19886.36元。

6、已知:某建设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100万元,NCF1-10=25万元,折现率为10%。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

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25*(P/A,10%,10)-100

=25*6.14 457-100=53.6 1425

内含报酬率(P/A,10%,10)=100/25=4

查一元年金现值系数表可知 20%﹤IRR﹤22% 其中(P/A,20%,10)=4.19247 (P/A,22%,10)=3.92 318

用内差法算得IRR=22%-(22%-20%)/(3.92 318-4.19 247)*(3.92 318-4.19 247)=21.43% 因为净现值﹥0,内含报酬率﹥10%,所以该项目可行

7、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成本项目 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0.5元/公斤 6公斤/件 3元/公斤 直接材料实际购进量是4 000公斤,单价0.55元/公斤,;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公斤。 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2)将差异总额进行分解。

(1)生产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2500*0.55=1375元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3*400=1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375-1200=175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00*(0.55-0.5)=125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6*400)*0.5=5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25+50=175元

8、某企业月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00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0元/小时,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开支额为88 000元,生产A产品4 5004000个,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个,实际用工74008 400小时。

要求: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1)两差异分析法

预算差异=88000-100000= -12000元

能量差异=10*(100000/10-4500*2)=10000元

5

成本差异总额=10000-12000= -2000元 (2)三差异分析法

开支差异=88000-100000= -12000

生产能力差异=10*(100000/10-8400)=16000 效率差异=10*(8400-4500*2)= -6000 成本差异总额=16000-12000-6000=-2000

五、案例分析见平时作业

(1)两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88000-10*4000*2=8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88000-100000= -12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10000-4000*2)=20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20000-12000=8000元 (2)三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88000-10*4000*2=8000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88000-100000= -12000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10*(10000-7400)=2600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0*(7400-4000*2)= -6000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26000-12000-6000=8000

五、案例分析见平时作业 1案例1 成本分析法

成都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该厂在企业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过程中,从厂长到车间领导和生产工人都非常关心生产实绩。但过去往往要到月末才能知道月度的生产情况,这显然不能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特别是成本和利润两大指标,如果心中无数,那便不能及时地在生产过程各阶段进行控制和调整。该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量本利分析的方法来预测产品的成本和利润。

他们首先以五车间为试点。该车间主要生产环氧丙锭和丙乙醇产品。按成本与产量变动的依存关系,他们把工资费用、附加费、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等列作固定费用(约占总成本 10%),把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费用其它要素作为变动费用(约占成本65%),同时把水电费、蒸汽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除折旧以外列作半变动费用,因为这些费用与产品的产量无直接比例关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约占总成本的25%)。

按照2006年1—5月的资料,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下: 月份 总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产量(吨)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1 58.633 36.363 5.94 16.33 430.48 2 57.764 36.454 5.97 15.34 428.49 3 55.744 36.454 5.86 13.43 411.20 4 63.319 10.189 6.21 16.92 474.33 5 61.656 40.016 6.54 15.19 462.17 合计 297.116 189.476 30.43 77.21 2206.67 2006年1—5月混合成本组成如下: 月份 修理 扣下脚 动力 水费 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y(万(扣折旧) 元) 1 33179.51 -15926.75 85560.82 19837.16 35680 4995.28 16.33 2 26286.10 -15502.55 86292.62 25879.73 24938 5471.95 15.34 3 8169.31 -2682.75 80272.87 16221.10 26599 5394.63 13.46 4 12540.31 -5803.45 84802.80 26936.17 47815 5943.39 16.92 5 33782.25 -26372.50 83819.45 24962.00 30234 6428.68 15.19 会计人员用高低点法对半变动成本进行分解,结果是: 6

单位半变动成本:0.0553(万元) 固定成本:-0.0l(万元)

固定成本是负数,显然是不对的。用回归分析法求解,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

单位变动成本:0.0321(万元) 固定成本:1.28(万元)

根据y=a+bx,经验算,各月固定成本与预计数1.28万元相差很远。 1月份16.33-0.0321x130.48=2.512(万元) 2月份15.43-0.0321x428.49=1.585(万元) 3月份13.43-0.0321x411.20=0.230(万元) 4月份16.92-0.0321x474.33=1.694(万元) 5月份15.19-0.0321x462.17=0.354(万元)

会计人员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认为分析中存在问题

1) 从混合成本的结构来看,有些明显是非线性的,如修理费 2) 下脚不能作为混合成本处理

3) 对没有规律的费用一般不能用公式来分解,否则矛盾就突出,如本例所计算出来的结果很不合理 建议处理方式

1) 全部费用按直接分析法划分,下脚单独列示,格式如下

月份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下脚) (合计) 2) 总成本作为混合成本,按高低点发分解

b=(63.319-55.744)/474.33-411.20=0.120 a=(297.116-2206*0.12)/5=6.497

计算的各月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如下表,单位:万元 月份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合计 1 51658 6975 58633 2 51422 6342 57764 3 49347 6397 55744 4 56920 6399 63319 5 55456 6191 61658 3)如果要保持原来的分解方法,应查明不规则变动的原因,剔除各种不正常因素,经过调整后的数字再进行分解

2案例2 电风扇的成本

刘先生是一家电风扇厂的厂长。该厂7月份投产一批新型电风扇,产量为800台,每台成本为360元。由于消费者对该型号电风扇不太了解,当月产出的电风扇70%没能销售出去,于是8月份的产量降为400台,而每台成本却上升至403元,成本升幅超过10%。为此,刘厂长对新型电风扇生产车间的所有员工给予严厉批评,并扣发了每个人的当月奖金。但是该生产车间主任感到委屈,并向厂长提供了相关数据。这些数据表明:8月份成本实际上比7月份还要略低些。因此厂长对财务科提供的成本资料的准确性表示不满,而财务科科长坚决否认,并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说明他们提供的成本信息完全是准确的。 请结合成本性态的理论,对此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电风扇的生产中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变动成本? (2)单位变动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如何? (3)单位固定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如何?

(4)在坐标系下,画出模型曲线。

(1)电风扇的生产中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比如机床,房屋的那些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就是与电扇产量有关的材料的费用. (2)单位变动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如何? 是线性关系的,或者说是等比关系. (3)单位固定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如何?

固定成本与产量,在一定的产量下,单位固定成本是随着产量递减的.注意,是在一定的产量下. (4)在坐标系下,画出模型曲线。

变动成本是经过原点的,在一象限内的一条射线,定点是远点.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