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省初中物理毕业会考、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逐题详细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年河南省初中物理毕业会考、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逐题详细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考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解答: 解:A、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电荷转移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自然界中,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所以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B正确;

C、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故C错误;

D、静电现象是由于物质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的现象,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要牢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要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10.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B. 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向用电器泼水 C. 使用电冰箱时,外壳必须接地

D. 为了方便,可抓着导线拉出插座上的插头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2)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3)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 (4)用手直接牵拉导线易造成绝缘层破损,引发触电.

解答: 解:A、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故A错误;

B、用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救火,若直接用电泼易引发触电,故B错误; 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将外壳接地,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故C正确;

D、用手直接牵拉导线易造成绝缘层破损,引发触电,不能为了图一时方便,抓着导线拉插座上的插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熟练掌握家庭电路中的安全用电常识,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1.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l0m,图钉帽的面积是10m,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

6

压强是4×1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2﹣42

A. 手指必须用大于0.4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B. 手指必须用大于400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C. 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D. 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利用压强公式变形F=pS求解手指对图钉的压力,对AB选项进行判断; (2)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对选项CD进行判断.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解答: 解:(1)由p=得,手对钉帽的压力应为:

F=pS=4×10Pa×l0m=0.4N.故A正确、B错误;

(2)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压强公式及其应用和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解答此题需要注意受力面积是图钉尖的面积,而不是图钉帽的面积.

12.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 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决本题要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 解:

生活中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在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A、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

C、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后液化形成的;

D、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故选D.

点评: 该题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情况,解题的关键是先搞清楚变化前后物体的状态,再确定物态变化名称.

13.图为小强打篮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6﹣72

A. 篮球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用来增大压力的 B. 相对于在空中飞行的篮球,篮球筐是静止的

C. 投入篮筐的篮球在空中下落时,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D. 篮球抛出后仍能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增大受力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力;

(2)判断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根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可判断篮球的能量转化情况; (4)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

解答: 解:A、篮球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A错误;

B、相对于在空中飞行的篮球,篮球筐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投入篮筐的篮球在空中下落时,高度降低、速度变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篮球抛出后仍能向上运动,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了惯性的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机械能的转化、惯性现象等多个知识点,属力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14.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考点: 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1)桥在水中的倒影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

(3)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凹透镜的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

解答: 解:A、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倒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故B正确;

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近视眼应该利用凹透镜矫正,故C错误;

D、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5.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多匝金属线圈悬罝在磁体的两极间,线圈与一根指针相连.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受力转动带动指针偏转,便可显示出电流的大小.下列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电器设备是( )

A.电烙铁 B. 电铃 C. 发电机 D.电动机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首先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然后再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各电学元件的制成原理,分别与前面分析的结论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电烙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A错误. B、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错误. 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C错误.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理论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在学过的测量工具或设备中,每个工具或设备都有自己的制成原理,如:天平、温度计、电话、电磁继电器、测力计,以及此题中提到的这些设备.针对它们的制成原理的考查,是一个热点题型,需要重点掌握.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如图甲所示,人眼看到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这一现象原理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以O为入射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