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国海洋经济(2018年第1期总第5期)

满足条件的因素S1()、Sn*S12,组成第一层级因素,将P(^)中对应第一层 级因素的行和列去掉,继

,得到第二

层级因素35和39,依次类推,可得到第三层级因素S4、S6、S7、S13、S14和

S15,以及第四层级因素Sp S2、S3、38和316。其中第四层级因素可以视为

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根源影响因素,第三层级和第二层级因素可 视为中间层影响因素,第一层级因素可视为表层影响因素。根据模型估计结 果,绘制出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图(见 图1)。根据结构图可以看出,影响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表层直 接影响因素包括远洋渔获物国际市场价格、远洋渔获物国际市场分布及需求 状况以及远洋渔获物国内市场需求状况等三个方面;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包括 远洋新鱼种开发潜力、远洋渔获物国际市场价格、全球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 评估能力、远洋渔业装备技术水平、远洋渔业从业人员素质、远洋渔业海外 基地服务水平、远洋渔业冷链运输保障能力以及国内远洋渔获物加工能力等 八个方面;深层根源影响因素包括传统捕捞作业渔区资源状况、国际远洋渔 业管理制度、全球远洋渔业资源管理国家参与水平、国家和地方远洋渔业支 持性政策以及远洋渔业企业规模等五个方面。

研究

问题

我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

表层

直接

因素

远潍雜 国际市场价格远洋渔获物国际市 场分布及需求状况远洋渔获物国内 市场需求状况

中层间接因素

远举魅海 外基地服务

水平

远洋泡#冷 链运输保障 能力

国内远洋渔

mmam

业资源调查 与删叻

深层根源因素

远洋渔业 企业规模

图1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影响因素多级递阶结构

036

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分析f

四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影响因素解析

(一)表层直接影响因素解析

根据ISM模型结果,位于第一层级的远洋渔获物国际市场价格、远洋 渔获物国际市场分布及需求状况,以及远洋渔获物国内市场需求状况,是影 响中国远洋渔业嵌人全球产业链的3个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且三者之间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内循环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并不是完全闭合 的,整个系统又受第二层级因素的影响。从影响因素的类别来看,远洋渔获 物国际市场价格、远洋渔获物国际市场分布及需求状况,以及远洋渔获物国 内市场需求状况皆属于影响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市场类因素。由 此可见,市场因素对远洋渔业的发展具有直接驱动作用,是中国远洋渔业嵌 人全球产业链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

第一,鱼货供需状况、主要消费国家的经济波动、远洋渔业生产成本变 化等都会对远洋渔获物国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远洋鱼货价格,尤其是中国 主要远洋捕捞品种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中国远洋渔业的经营效 益。以2013年超低温金枪鱼产业为例,在金枪鱼资源量与2012年相比变化 不大的背景下,由于上半年金枪鱼的价格一直在低谷徘徊,加上作为中国超 低温金枪鱼鱼货主要消费国的日本受到日元贬值影响,金枪鱼价格仅为 2012年同期的60%,下半年虽略有回升,但是变化不大,再加上日益严格 的管理手段,多数企业的超低温金枪鱼项目处于亏损状态。

第二,中国主要远洋渔获物的国际市场分布及需求状况,会对中国远洋 渔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中国渔获物主要销往欧 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资料显示, 欧美等国家或地区对远洋渔获物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但是这些国家的自身 捕捞量不断下降,1992 ~ 2012年下降了约22% [18],水产品供需缺口依赖境 外进口来弥补,这为中国发展远洋渔业生产与贸易提供了机会。但金融危机 后,受经济形势影响,近几年来中国远洋水产品主要消费市场的需求结构和 需求规模都在发生变化。例如,作为中国主要远洋水产品出口国,日本对以 金枪鱼为代表的远洋水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金枪鱼消费倾向也发生了变 化,如以长鳍金枪鱼和鲣鱼等较低档金枪鱼品种代替价格较高的刺身类金枪

037

iiii中国海洋经济(2018年第i期总第5期)?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以及近年来开始大量进口养殖金枪鱼等。美国和欧盟是金枪鱼罐头的主 要消费市场,但近年来美国长鳍金枪鱼罐头的消费量也有所下降。中国远洋 水产品主要消费市场的需求低迷,成为近年来远洋水产品价格波动的直接原 因,严重影响了中国远洋水产品出口创汇,并直接影响远洋渔业企业的经营效益。

第三,从远洋渔获物的国内市场需求来看,目前中国远洋水产品的国内 市场开发程度仍比较低,对金枪鱼、鱿鱼等大宗远洋水产品的市场开发尤其 不足。究其原因,固然有中国居民以鲜活鱼、整鱼等为主的消费习惯,但也 与长期以来中国远洋渔业的外向型发展思路、国内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等关 系密切。从中国开始发展远洋渔业以来,金枪鱼、鱿鱼等捕捞鱼货大部分在 境外被作为原料鱼销售,尽管之后远洋鱼货的运回比例有所提高,但大部分 在加工后又被出口到境外市场,国内消费的比例很低。同时,由于国内冷链 物流体系不健全,也限制了远洋水产品在国内的流通半径和消费规模。随着 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洋蛋白质的需求有所增加,远洋渔获物的国 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不断增强的远洋水产品国内市场需求,一方面可以拉 动中国远洋渔业捕捞环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远洋水产品 市场上的影响力。因此,培育远洋水产品国内消费市场应成为提升中国远洋 渔业全球产业链嵌人能力的重要选择。

(二)中层间接影响因素解析

第二层级的远洋新鱼种开发潜力和远洋渔业生产成本2个因素,以及第 三层级的全球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能力、远洋渔业装备技术水平、远洋 渔业从业人员素质、远洋渔业海外基地服务水平、远洋渔业冷链运输保障能 力以及国内远洋渔获物加工能力6个因素构成远洋渔业嵌人全球产业链的中 层间接影响因素。其中,第三层级的远洋渔业装备技术水平和远洋渔业从业 人员素质两个技术类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与全球远洋渔业资 源调查与评估能力,以及远洋渔业海外基地服务水平、远洋渔业冷链运输保 障能力以及国内远洋渔获物加工能力等3个因素一起,共同对第二层级的远 洋新鱼种开发潜力和远洋渔业生产成本2个因素产生影响。第二层级的远洋 新鱼种开发潜力和远洋渔业生产成本共同影响第一层级的三个市场类因素。

(1)可以看出,包括远洋渔业装备技术水平、远洋渔业从业人员素质 以及全球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能力在内的技术类因素,以及包括远洋渔

038

中国远洋渔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分析f

业海外基地服务水平、远洋渔业冷链运输保障能力以及国内远洋渔获物加工 能力在内的保障性因素,是影响远洋渔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

远洋渔业装备技术水平。远洋渔业装备技术水平,包括渔船装备、渔

具设施等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是影响远洋渔业作业效率的关键要素,也 是一国远洋渔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中国远洋渔业自1985年以来,多以拖网渔船为主,至今大多数船龄在 20年左右,与发达国家远洋渔业捕捞船比,能耗极高,生产率低下,严重 影响了远洋企业的利润水平。鉴于此,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相继出台了 海洋渔船更新改造政策[19]和远洋渔船船型标准化管理政策[2°]。虽然近年来 中国通过实施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远洋渔船整体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 高,船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中大型渔船所占比重也有了明显增加,但仍有 600多艘渔船船龄超过20年,船舶总体性能落后,船体状况较差,设备简 陋,安全设施不可靠,续航能力低且能耗很髙,极大地影响了远洋渔业作业 效率。

远洋渔业从业人员素质。远洋渔业从业人员素质是远洋渔业效率和竞

争力的重要来源。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远 洋渔业的特殊性,近年来中国远洋渔业“招工难”现象日益突出。来自沿 海地区的船员越来越少,大部分船员来自内陆省份,船员流动频繁,高级职 务船员、陆地管理人才、掌握国际贸易和涉外法规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 人才,以及熟悉业务的专业翻译人才等都十分缺乏。同时,远洋渔业船员持 证、培训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在国内招聘远洋船员越来越困难,部分远洋企 业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雇了一批外籍船员,总人数达到1.2万,但大部分 外籍船员并未纳人规范管理。

③ 全球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能力。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评估与探捕 等,有助于提高远洋渔业作业效率,降低作业风险和生产成本。近年来,中 国重视并积极推进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甚至采用大量的财政补贴 手段支持远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与探捕,实施了库克群岛海域金枪鱼资源探捕 延续项目,以及东太平洋公海赤道附近鱿鱼资源探捕、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 源探捕、加蓬外海中上层鱼类资源探捕、莫桑比克虾类资源探捕4个新项 目,并开展了东南太平洋公海竹荚鱼资源专题研究。但从中国对远洋渔业资 源探捕工作的支持力度来看,与远洋渔业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④ 远洋渔业海外基地服务水平。近年来,随着沿岸国人渔门槛逐步提

03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