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让物理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

课堂是学校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物理学科是一门科学,物理教学的课堂应该成为丰富学生智慧的课堂,必须通过教师的智慧去丰富学生的智慧,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堂语言的智慧、教学设计的智慧和教学过程的智慧。

物理学是一门系统而严密的科学。从学习物理学可以产生智慧的角度认识物理教学,于其是说是传授丰富而深刻的物理知识,倒不如说,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去丰富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睿智。因为课堂是丰富学生智慧的主要场所,所以,物理教学的课堂就应该成为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探究未知,活化已知,充满生机。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会得到激活,知识的社会价值会得以体现;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会体验到求索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师生的智慧之花会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

1.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语言充满智慧的课堂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首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因为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生动且幽默的语言。教师幽默的语言往往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智慧。因为,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够缓解甚至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能够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如果我们认可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彰显。

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正在上课,有一位学生问他:假如您的理论(指相对论)和预言被证明是错的,您会怎么办?爱因斯坦说: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从这个传说的小例子中,我们看到了物理学大师的幽默。爱因斯坦的幽默对于我们设计课堂语言是颇有启发的。

举一个例子吧!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将向低能量态跃迁而发出光子,这种跃迁具有不确定性,完全靠“运气”。对此,有些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如果你从小长得就只有原子那么大,你就会看到周围的世界都是这样的现象,因为,这是微观世界的客观规律。

再举一个例子。在学习“惯性”这个概念时,在讨论过

“惯性”的应用后,我们还可以加上这样的一段话:幸哉!好在这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惯性,不然的话,这个世界肯定会乱成一团!

当然,教师的幽默必须精心设计,掌握好分寸,运用于恰当的教学时空。必须避免低俗的幽默,低俗的幽默对教学有害无益。

除了语言的幽默之外,形象的比喻也是一项常用的课堂教学智慧。实践证明,形象的比喻教学必定是生动活泼的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必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象的比喻教学是深入浅出的教学,深入浅出的教学必定是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形象的比喻教学是轻松愉快的教学,轻松愉快的教学也将是学生思路开阔、思维飞扬的教学。

有这样一个小例子。

普朗克是现代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晚年回忆他的中学物理老师是这样教“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到了屋顶上,他所做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贮存起来了,或许多年后这块砖松动了,不幸落到了一个人的头上。”

这是多么主动的教学啊!难怪普朗克到晚年还记忆犹新。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以采用形象比喻的例子比比皆是,信手可拈。

譬如说,杨氏双缝干涉中的单缝与双缝可用“一母二子,孪生兄弟”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两者的关系与相干光源的特征。

再譬如说,在讲物质三态下分子的形态时,不妨做这样的比喻:固态时,分子就象城市中的居民那样,有固定的住所;液态时,分子就象草原上的牧民那样,住所随季节而迁居;气态时,分子就象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云游于五湖四海。这种形象而不迁强的比喻对学生理解物质三态下的分子的形态是否更有效果呢?

一、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堂物理课,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都要求我们不能只注意体现物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只体现物理学的难、抽象等等,更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使用一些相声艺术,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学的宝库,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使课堂松驰有序,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调节,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物理,使他们听得轻松,学得自然。同时能使学生感到物理的趣味性和对物理教师的亲切感。物理学的许多内容已给我们提供幽默风趣的材料,我们应当充分的加以利用。

1、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科学是严谨的,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