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纳税评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业外支出”等进行会计核算。

在确认纳税人存在转让固定资产的行为后,在进一步分析中,主要核实纳税人有无人为扩大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分解变价收入或残值收入不入帐等情况。具体方法有:

(一)根据纳税人的会计报表,特别是资产负债表,运用固定资产净值变动率指标,确定纳税人固定资产减少的事实,并同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和相关凭证明确减少的原因,区别固定资产销售和投资的不同行为。

(二)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的借、贷方发生额及对应的记帐凭证、原始凭证,核实纳税人是否存在分解转让收入、残值收入不入帐行为,还可对“银行存款”和往来帐本一起核实。

(三)核实反映累计折旧的有关财务资料,如“固定资产明细帐”、“折旧计算表”,分析折旧计算是否正确。

(四)核实固定资产实物。适用于改组、破产、合并、转产等特殊时期的企业。 四、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及其他财产转让收入的实地调查 具体实地调查方法有:

一是看“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贷方发生额及相关凭证,首先确认是否存在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及其他财产转让收入的行为;二是与转让行为有关的财务资料。确认转让行为后,进一步分析其转让行为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核实帐面收入,判断是否存在分解收入或帐外转让行为;三是转让以实物投资方式获得的有价证券、股权,注意帐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区别,防止少缴税款;四是核实溢价或折价购入债券时发生的溢价或折价额是否在存续期间分期摊销,有无多摊、少摊、不摊情况;五是长期投资的应得收益是否计入投资收益;六是核实企业有无将已实现的收益不通过“投资收益”处理而是长期挂在其他应收款的情况,有无期末不将投资收益转入“本年利润”而少计当期收入情况。

五、生产成本的实地调查

对原材料成本的实地调查实际上就是核实纳税人入库材料成本、出库材料成本和库存材料成本的真实性的关键,能够找出多列原材料成本的具体原因,防止通过虚列材料成本降低应税所得。

(一)入库材料成本的实地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当期采购材料、自制材料、委托加工材料三个方面。 1.对采购材料成本的实地调查

一是对采购材料成本组成的实地调查,材料成本包括买价、采购费用,分析时注意是否将不属于采购材料的项目列入到材料采购成本,如:非生产用材料成本、购买固定资产的费用、购买礼品等招待费用、临时支付的往来款项等项目,从而多列成本,减少应税所得。二是对采购费用的实地调查着重审查货源,从外地购买的材料一般要反映外地运杂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等,如没有反映,应注意审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三是对途

45

中损耗的实地调查,途中损耗要由责任单位负责赔偿,不能硬性计入材料成本。审查时结合材料明细帐、购货发票、运单、收料单、款项结算,看购进数、入库数、帐面数、收料数是否一致,途中损耗是否合理。是否有超定额损耗,有没有作会计处理,还是仍然按购进金额和实收数量核算。对此应查明原因,作调帐处理。四是对估价入帐材料是否及时调帐的实地调查,从材料明细帐“摘要”看有无从同一地点购进相同数量、金额的材料,如果有进一步查看原始凭证,找出有进项数额而无进料凭证、估价入帐材料的名称、金额,再看以后有无红字冲销,或审查是否挂在“应付帐款”上。

2.自制材料成本的实地调查

首先通过“生产成本”、“材料”,确认自制材料的事实和数量,并结合有关凭证核实自制材料的成本构成。如:应付工资、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其次从费用分配入手,审查自制材料分摊费用的工时及分配率与完工产品定额是否一致。最后对自制材料入库数量的审查可采用定额测定法,按自制材料单位消耗定额,将领用的原材料数量测算出自制材料数量,并与实际入库数量核对。如不符,进一步检查自制材料入库单、成本计算单、生产记录,看有无领而未用的原材料(需要调减成本),甚至必要时可实地盘点。

3.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的实地调查

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由材料费用、运输费用、加工费用和税金构成。对于委托加工材料主要核实各成本项目的真实性和收回入库的委托加工材料的数量。

一对收回数量的实地调查注意企业有无把加工材料直接调换物资,如:设备、消费品,还要注意是否存在到卖加工材料而减少加工材料的收回数量的情况。具体方法有:定额耗料控制计算法(根据合同规定或同类产品耗料标准)二是对委托加工成本组成的实地调查注意有无与“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发生对应关系,如有表明未推广“其他业务收入”反映销售,而直接结转委托加工材料成本。

(二)出库材料成本的实地调查 1.发出材料数量的实地调查

第一,划清生产领用与非生产领用的界限,核实非生产领用材料数量。防止纳税人混淆,从而多计发出材料的数量,进而多列成本。

第二,使用控制计算耗料的方法审查生产领用材料。具体方法有三种:

一是单位产品耗料数量分析法。即用单位产品实际耗料数量与定额耗料数量或基期实际耗料数量比较,分析计入产品成本的耗用量是否符合正常的耗料情况。

单位产品实际耗料数量=本期耗用材料数量总额÷(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

二是应耗材料分析法。即按产品消耗定额计算应耗材料数量与实际耗用材料数量对比,分析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数量是否符合正常情况。

本期应耗材料数量总额= (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单位产品耗料定额

三是应出产品分析法。即按已耗材料总量除以单位产品耗料定额推算出产品数量,再

46

与实际产量进行对比,分析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耗用量是否属实。是否存在投料不准、完工入库不实或是其他原因造成。

应出产品数量= (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初在产品约当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数量) 多耗材料数=(应出产品数量-实出产品数量)×单位产品耗料定额 2.发出材料计价的实地调查

首先,对按实际成本发料的实地调查,其一,先进先出法。一是当库存材料数量小于或等于最后一批购入数量时,库存材料单价应与最后一批购入的材料单价相等;二是当库存材料数量大于最后一批购入数量时,应把大于的数量依次向前推算,加计成本。其二,加权平均法。主要看发出和结存的单位成本是否一致。如果不等,则存在多或少计成本问题。其三,移动加权平均法。主要看结存材料的单价,是否与本期最后一批购入材料计算的平均单价一致。

其次,对计划价格发料的核实分析。主要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材料成本差异”,结合“成本差异计算表”进行分析。一般先看各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是否接近,如果变动比较大,可重点核实。首先检查“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借方发生额转入的成本差异是否正确,然后对差异率的计算、差异额的分配进行复核,同时比较结存的差异率(结存差异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与结转的差异率是否一致。

(三)库存材料的实地调查

对库存材料的核实分析主要包括库存材料数量的核实、库存材料成本的核实、材料盘盈盘亏处理的检查、低易品的检查。

1.对库存材料数量和成本的实地调查

主要通过“材料”借方余额来确认,另外通过“材料明细帐”核实,最后清点实物。 2.对低易品的实地调查

主要针对低易品处理的特点和纳税人一般存在的问题,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如有无将非生产用的低易品摊入成本费用;有无将属于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错按低易品处理;有无将购进但未领用低易品在购入时一次摊销;在报废时,有无将残料作为帐外物料而不计收入。

在实际核实分析中可按以下进行:

第一,对本期、基期低易品实际费用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合“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中的低易品的借方发生额进行分析,对增减变动大的,核实纳税人对低易品的领用、摊销和结转情况,

第二,核实领用情况,从原始凭证上注意领用的名称、数量、计划单价和部门信息,特别注意有无将属于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作为低易品处理的。

第三,核实摊销情况,将“低值易耗品”贷方发生额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明细帐借方发生额核对,看金额是否相符。

第四,核实结转情况,按发出低值易耗品的部门和性质,计算应负担的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并与记帐凭证核对,看金额是否正确,审查非生产用有无计入生产费用、计算结转

47

的成本差异是否真实。

另外对残值估价是否合理也要进行审查。——使用期限、收回的残材作价是否冲减已摊销额,有无留在帐外或转入税后利润。科目涉及“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原材料”、“盈余公积”等。

(四)工资的实地调查

工资列支的常见问题:虚列工资,将不属于本单位职工的工资列入本企业的工资支出;列支非生产性人员工资,将福利部门、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工资分配计入生产成本;重复列支工资,既从“应付工资”中提取分配进入成本,在发放工资时,又再次从成本费用中列支,扩大生产成本。

具体实地调查方法应根据不同核算方式进行。一是如果有“应付工资”的贷方余额,应调整当期收益。二是核实企业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虚列、虚报人员名额,从而扩大成本费用的问题,还可结合“工资单”、“职工花名册”或到劳资部门查询,全面了解企业工资列支情况。若建立工资储备基金,在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在实际发放年度税前扣除。同时应对“三费”进行的实地调查。

(五)制造费用的实地调查

进一步核实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费用内容的真实性,尤其注意费用的报销手续、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制度要求,防止纳税人将免税项目的和非生产项目的制造成本计入制造费用。另外注意纳税人的制造费用只能列入当期的生产成本。

对制造费用分配的的实地调查。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分配方法通常有:按生产工时比例;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

(六)在产品成本的实地调查

结合产品成本明细帐,另外要了解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按耗用原材料费用计算;约当产量法;按定额成本计算)。这样把推算结果与帐面上的在产品成本比较,从而判断企业对在产品的核算是否存在问题。

(七)主营业务成本的的实地调查

运用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对出库产品的情况作了初步的评估,进一步的核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出库产品数量的核实分析。将申报的出库产品数据与销售帐、表的销售数量进行核对即可。

2.对出库产品计价的核实分析。按照出库成本采用的计价方法进行核实。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企业在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不采用规定的计价方法,而是利用销售成本调节利润水平,如:倒挤法,因此可利用规定的计价方法,核定期末库存商品应保留的成本,减去帐面库存商品成本,余额为正数,说明多转销售成本;余额为负数,说明少转销售成本。

六、期间费用的实地调查

4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