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四)教材分析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四)教材分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项是指《诗经》的分类,后三项指《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关于?六义?,自古至今有许多解释,一般引用朱熹《诗集传》中的解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赋?的表现手法是铺叙直陈(汉代出现的?赋体?,基本上用铺陈手法,故名)。?比?即打比方,用形象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兴?即起兴,即见到一事物,引发心中潜藏的感情。

?兴?与?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少?兴?本身就是?比?,但它跟?比?的区别主要是?兴?用在全篇或章节的开头,引起感情抒发,而?比?往往在中间,如果在开头,即?兴中有比?;其次,从艺术效果讲,?比?较明显,?兴?较含蓄,《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显而兴隐者。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宋代李仲蒙则从作者创作中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论述:?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一般叙述或描写事物即?赋?,情感包含在叙述描写的事物中。有了情感需表达,寻找一个事物来寄托,即是?比?,感情通过事物表达出来。而见到事物引发感情,即是?兴?。

比、兴、赋的共同特点是有形象、有情感,因此,它成为诗歌艺术主要的表现手法。但《诗经》中虽然大量运用,却分散、零散,主要还停留在表达手法上,而到了屈原的《离骚》中,上升到一种构思或创作方法,后世称为?比兴?、?兴?,也即?寄托?或?象征?。它与《诗经》中的?比?、?兴?相比,有四方面不同:

1、从创作高度而言,已从单纯的表现技巧发展到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创作、构思方法,《诗经》中的比、兴是具体、零碎的修辞表现手法,而《离骚》中?比兴?(寄托)则是一种整体性的构思象征手法。 2、从艺术审美效果看,《诗经》中的比、兴虽起到将抽象化为形象的作用,但表象(喻体)与深层义(本体)之间关系比较单纯、明显,而《离骚》中的?比兴?则表象与深层义之间的关系朦胧而不确定,若即若离,给人以多种联想。 3、从内容角度而言,《诗经》中的比、兴表现范围较广,可以表达多种内容;而《离骚》及以后的?比兴?(寄托)表达的意义则一般较重大,往往是有关君国大义,至少也应是个人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当代词学家万云骏先生指出:?何谓寄托?就其形式而言,和一般比兴差不多,但就其内涵言,则必须有重要的社会内容。? 4、《离骚》中的比兴已经将一些本体与喻体关系基本确立,形成传统,在后世诗词中被广泛运用。东汉王逸《离骚经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风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并逐渐形成如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中所概括的中国古代四大比兴体诗:以古比今的?咏史诗?、以仙比俗的?游仙诗?、以男女比主臣的?爱情诗?、以物比人的?咏物诗?。

关于与“阉党”斗争中嘉善魏大中的事迹:我市的嘉善魏氏一门既多壮烈之

士,又多斐然文才。魏大中(?——1625)因在天启年间反对魏忠贤的?阉党?而遭迫害,不屈,与左光斗等人亡于狱中,被列入明末反阉志士中。魏大中与周顺昌为亲家,魏、周被逮引发苏州?市民暴动?。魏被捕后,其子魏学洢随京营救,营救不得,?匍匐饮血,扶榇而归?,悲伤过度而亡,魏学洢有《茅檐集》传世,其中《核舟记》一文一直为中学教材。次子魏学濂曾在崇祯年间为父讼冤,官至庶常,李自成起义军打进北京,自缢而亡。少子魏学洙邑廪生,父兄遭难,悲伤而事母至孝,年二十七早亡。魏氏一门忠孝,为世称颂。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本专题针对目前弘扬传统文化、接受外来文化,中、

西方文化对撞、交流、融合的形势,告诉我们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如何分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的两重性,如何吸收、创造现代化的新文化。也告诉我们,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吸收外来文化)与借鉴,这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正确和需要的是,学会分辨,立足传统,善于吸收,创新发展。因此,对外来文化不必害怕,拒之门外;对传统文化也不能不加分析全盘否定或全盘继承。通过学习,学会运用正确、理智的观点和态度,分析和对待当前出现的“国学热”、“洋节热”等文化现象。

本专题主要是议论文单元,选取了现、当代中外作家的五篇议论文,它们围绕“文化”的话题展开论述,采用不同的论述方法和形式。通过学习,体会和学习他们如何通过语言形式表达他们的观点,阐述他们的主张,如何收集论据,如何开展论证,特别是学习这些议论文中作者辨证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观点及论证的思路,从而对议论文这一体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课 文 教 学 要 点 表达、语言特色 结构和论证过程:本文论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作用及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首先提出论题:什么是?传统?,它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弄清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段论述?传统文化?:概念、特点、作用、如何正确对待它。第三段论述?文化传统?:概念、形成过程、作用、特点、如何正确对待它。第四段总结,并得出中心论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应正确对待。 论证方法:总的说是采用?归纳论证?,逐层分析,得出结论。在具体论证时,又采用分类解释概念,分析其内涵、特点、作用等,显得逻辑严密,条分缕析。虽是学术性论文,语言还较平易,能深入浅出。 结构和论证过程:首先引出论题:对世界科学思想的发展起源的不同看法,但都忽视远东中国文明的贡献。接着通过八个疑问,论述中国古代对科学的贡献及被人忽视的自身原因(思维的不同,缺乏上升到思想与理论);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国科技文明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论述对中国产生忽视的原因(偏见与不了解),并从世界整体发展角度对这种偏见进行批评。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对世界科技发展作出过伟大的贡献,并由此升华到科学发展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观点。 论证方法:文章整体上也采用逐层深入、得出结论的归纳论证,具体论述时,采用比较(不同观点、不同历史时期等)、例证(举事实例子)等方法。 构思和结构:文章分四部分:1、麦当劳引进中国成功的意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交融。2、从麦当劳中感受到的外国文化:平等民主的氛围,尊重和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展示外 人文思想内容 《传统文化丰富文化素养,与文化传了解什么是文统》 (学术化、什么是传论文)庞朴 统,学会用正确 的观点去分析、辨别、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结合实际或课文后面引图,对现实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学术性论文) 英国李约瑟 了解、沟通中外文化和文明成果。了解并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科技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分析中国文化、科技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认识其中的不足。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 这是个不同文化之间学习交

表达》(随笔融的成功个例,国餐桌文明行为文化,现代服务业的典型和方式议论文) 通过学习,进一向。3、麦当劳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适应:经营翁乃群 步理解不同文策略中突出适应中国文化环境,适应中国不同消化之间交流的费人群的心理和需要。4、从麦当劳成功例子中可行性、重要得出结论:各种文化之间是可以互相学习、交融、性,用正确的观适应、发展的。写作特色:随笔式议论文(杂文点对待不同的中的一种),比之学术性论文(以理论性、学术文化。学习分析性为特点)、一般议论文,更加随意和灵活,更文化现象。 加强其文艺性。本文在写作上也用了归纳分析论证,从现象出发分析,层层推进,最后总结结论。 练习中引用的《欧洲人的一张菜单》也采用这样的手法,但更为形象、生动,融道理观点于事例分析之中。文章从分析欧洲人一张菜单中三种主要饮料(可可、茶、咖啡)着手,说明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融合的道理。 对鲁迅杂文的文体:杂文,即文艺性议论文。本文的论题为对 进一步了解。 ?拿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看法。 学会正确对待结构:先从当时从?闭关?到?送去?谈起,并 《拿来主文化遗产和外指出这两者的实质是盲目排外和卖国媚外,均是义》(杂文) 来文化,针对当缺乏自信和?眼光?(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接着鲁迅 前文化现象复用比喻(大宅子遗产)谈面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杂的状况,能比通过正(拿来)、反(全盘否定、全盘吸收)对较正确的分析比,阐述正确态度(批判与吸收)。末段总结全和判断,?取其文,归论观点,并指出?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精华,弃其糟及条件(?接受人?的素质)。 粕?。 论证和语言:采用比喻论证、比较论证、归纳论证等多种方法。语言幽默风趣。 了解瞿秋白其文体;杂文,结合具体文化现象形象说理,阐明 人及杂文成就。 正确观点。 《吉诃德的学习作者对待结构:第一部分点题、从当时读书现状分析,提时代》 传统文化的正出中心论点:中国仍处于?吉诃德的时代?(受(杂文) 确观点,学会正封建文化影响而向往侠义和清官、缺乏民主自主瞿秋白 确认识和分辨精神的公众愚昧时代)。第二部分分析之所以如我国传统文化此的原因: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中世纪?骑中的精华和糟士小说?的实质是一样的:让百姓寄希望于?侠粕,特别是针对义?、?安心做奴才?。因而得到统治者的青睐,目前一些文化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现象(例如?古并联系当时现实,揭露了统治者的用心。第三部装戏?、?辪子分呼唤出现中国的?塞万提斯?(即能写出?吉戏?、?武侠小说诃德?这样人物形象,批判?骑士文学?,让百热?等)作出正姓从中醒悟)。 确的分析和判论证与语言:提出论点,作为全文理论依据,再断。 结合具体现实,分析论证,总结归纳。语言生动、幽默、诙谐。 学会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目的和需要设计、制作问卷调查 积累与应用 表格,对调查内容的分析、处理(归类、数据分析、找出内在的一些规律性东西等),并撰写调查报告。 议论文写作:总结归纳初中以来学过的议论文中的议论方法,重 写作实践 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根据论题确立论点、寻找论据、确定论证方法

的构思过程。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议论的语言表达方法。根据课文提供的话题,让学生进行立论构思的练习。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本专题是文言文专题,选取先秦文4篇,汉代史传散

文2篇,唐代散文1篇。从文体上讲,有议论性诸子散文、有记叙性史传散文。通过这些文章的教学,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分析,特别是对常见常用的文言字词、句式的掌握更进一步提高。应联系初中以来所学的文言文,引导和帮助学生作一些总结性归类,借用工具书,使他们能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吸收,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和巨大的作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名篇中的思想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出恰当的评价,积累和学习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词语、名句、名段,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课 文 教 学 要 点 表达、语言特色 结构:首先介绍秦、晋两个大国围郑(小国)的紧急形势(烛之武出使退秦的背景)。接着写烛之武临危授命,特别强调他受到冷遇,突出他不计较个人的爱国之心。再重点写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站在秦之利益关系的立场上,机智说动秦王退师。末尾交代晋失去同盟后也只好退兵的结果。 写作特色:叙事清楚,详略得当,语言简练而又生动。尤其是对话,更见精辟。 文体:奏疏。古代上君王的逐条论述的意见、建议。谏:古代下对上的劝说。本文属于议论文。 结构:第一段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再从反面说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则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第二段以历史事实为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证明论点。第三段进一步谈如何?积德?、?戒奢?,提出?十思?,以求得臣忠国安。 论证方法与语言特色:比喻、对比论证。排比句式和对比对偶句式增加文章的逻辑力和论辩力,比喻的运用(木之固本、流之浚源、载舟覆舟、江海下百川等)。 结构:本是写人为主的史传散文,通过三件事情刻画人物:1、简要介绍两位人物(突出蔺的地位低下和廉的功绩卓著)。2、完璧归赵,突出蔺的机智勇敢和大义凛然。3、渑池会,突出蔺的不畏强暴、维护国格。4、将相和,突出蔺的顾 人文思想内容 《烛之武退了解《左传》及秦师》 (史编年体史传散传散文) 文。了解先秦时《左传》 期的历史,了解当时外交策士的辩论艺术。 《谏太宗十思疏》 (奏疏) 唐代 魏徵 结合历史,了解?贞观之治?与魏徵。联系历史与现实,领会和分析文章中关于治国?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深刻道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了解司马迁与《史记》(思想内容、体例、艺术等)。学习古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