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水文化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水与水文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与奇正之法相对应,孙子又进一步提出“虚实”思想,即“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的作战指导原则。孙子在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中,发现水形与兵形有十分相似之处:“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就虚。”《虚实篇》用兵的法则像流动的水一样,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孙子因水之启示而提出的“避实就虚”的战争原理,为历代兵家战将所推崇,并成为屡试不爽的克敌致胜之法宝。

如何作到“避实而就虚,因敌而制胜”呢﹖孙子认为应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战法而取胜敌人。他又一次以水作喻:“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就是说,水因地势的高下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原则应根据敌情而决定克敌致胜的方针。所以,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够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这就告诫军事指挥员,指挥作战时要针对敌情变化而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才能把握胜利的主动权。

孙子关于以水论兵的论述,不但妙语连珠,而且哲理精微。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意思是说,河水在不停地流动,当人们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智者所见略同,孙子用与赫拉克利特相同的观点,把战争看成是水一般“流动体”,而不是“凝固体”,并由此提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著名军事格言,对后代兵家的启示可谓大矣!

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孙子十分重视“地利”,认为它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在《行军篇》中,孙子论述了充分利用各种地形行军作战的方法,特别对依水作战的原则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这里,孙子讲了五层意思,也就是五条依水作战的原则:“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 ; “视生处高” ; “无迎水流”。

另外,关于在山地行军作战,孙子认为应“绝山依谷”,即通过山地必须沿着溪谷行进,因为山谷地形比较平坦,取水方便,且丛林密布,隐蔽条件好。关于在盐碱沼泽地行军、作战,孙子认为要“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军交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因为一旦缺乏水草和粮食,军队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由此可见,孙子对水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强调在各种地形与条件下争战都必须考虑水的因素,以免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当年,魏蜀交战,蜀将马谡屯军山上,被魏军断了水源,导致军心大乱,溃败而痛失街亭,成为千古恨事。可见,水在军事中发挥着一种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三、古典文化与水文化的完美统一

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几乎无水不写,写则涉水。水穿于地、腾于空、奔于山,经历种种过程,滋养万物,恰恰启示人类一种极其可贵的文化。

当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表达的是生命易逝、年华不再的慨叹心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告子在论及“性无善无不善”时曾巧妙地以水作比:“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荀子“劝学”曾

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魏征“议政”则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前贤警策,亦常与后人言“载舟覆舟”之说。

唐李白不满现实所发出的“抽力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露的显然是如水流般的长恨情绪,而此情在唐后主李煜的笔下又化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绝唱。至于以水诉相思,写怨女,描柔情,抒胸臆,思乡怀古,描战画斗之作,古今之例,不胜枚举。尤可称道者是哲人们以水论事,以水喻理,以水明志的精辟论见,堪称华夏文化的思想宝藏。苏东坡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的豪迈、昂扬。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从“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土”的李清照,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林则徐,是水的力量、水的精神、水的气概给了他们生命之魄,思想之力。

凡此说明,“水”为“智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智者”亦开发了“水”无穷的文化矿藏,以水为魄的水文化,给人以力量的宣泄。由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很多正是从水的气势、水的浩瀚中得到力量的支撑。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多少有着尘埃落定,心止如水的境界。正因为如此,“水文化”的源流川流不息、百川汇海,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文化中占居非凡地位并进而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

水,其利万物而不争,洁万物而不语,兼容并蓄,一往无前。

水有好几种,一种是走着的,一种是站着的,一种是藏着的,一种是飘着的。走着的水是江河湖泊。站着的是井水,飘着的是天落水,也就是雨水或者露水。 藏着的水,是山水,山水即泉水。

上善若水——水之美与人的道德精神的内在映照 《荀子·宥坐》,里面有段孔子论水的小故事。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望着泗水河,陷入沉思。 孔子的学生子贡见状,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回答子贡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孔子说的这段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

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孔子还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具有动人的自然之趣,自然之美,让人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朱熹《四书集注》)。就是说,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智者不惑\(《论语·子罕》),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动”的色彩,而且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以启迪和感悟。

关于孔子“乐水”的情况,《孟子·离娄》上也有记载,说孔子“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此外,在《荀子·宥坐》、《说苑·杂言》、《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典籍里均有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贡关于为什么\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问题的记载。这些记载在具体内容上也许与事实有出入,但孔子特别喜欢水的事实是千真万确的。 观孔子关于水的论述,可以看出,孔子的\乐水\,绝不仅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也就是说,他对水的感悟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构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大厦为切入点。《韩诗外传》里对孔子“见大水必观焉”的原因有过一大段的解释,说水滋润万物而无私,似德;所到之处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似仁;由高处向低处流,舒缓湍急皆循其理,似义;奔腾向前,冲过千山万壑,似勇;有深有浅,浅可流行,深者不可测,似智。由此可见,孔子不满足于纯粹的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http://www.china-audit.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此推衍出儒家立身处世的道理和准则。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对水的社会化、道德化认识,正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子尤其重视道德教化,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是一种道德学说。而水这种物质世界普遍存在、人类须臾难离的物质,恰恰具有孔子阐发其道德思想的深厚底蕴的特征,水的许多特征“似德”、“似仁”、“似义”、 “似勇”、“ 似智”等等,确与儒家的伦理道德十分相近,因而为孔子和儒家的\智者\、\君子\所了。于是,孔子便顺

理成章地把水的形态和性能与人的性格、意志、知识、道德培养等联系起来,这时,水也就成了体现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感性形式和观念象征,成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之水、人格之水。孔子的这种比德论的水之审美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许多思想家都以此来看待水之美。 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也有关于水的经典语句,著名的“上善若水”就语出老子之口。《老子》第八章里有言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表面论水,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其“上善若水”的精辟之语,我们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 说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高最好的善,最高最好的德行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但是老子认为这还不够。老子接下去说,处众人之所恶。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谦虚。这里引申出做人的一些品德和道理,比如助人而不求报。帮助了别人,不要求回报,还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气扬的了。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几于道”。也就是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了。

老子还说:“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它的字面含义是: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非几句话所能言尽的。

老子说还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柔可克刚。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不争”的好处。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http://www.china-audit.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