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前朗读,感悟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二、谈话导入,走进文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用诗歌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古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板书题,正音,绝 弦

3、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是我们本学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三、读通读顺,感知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中国有句古话知难而上、迎刃而解,有信心读好吗?

2、自由、大声读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根据实情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文。 6、点名读,齐读 四、初解知音,理解文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2、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文的时候,会对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预设交流

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表示感叹)

(预设答案:啊!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理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弹出什么。

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6、你们又从哪里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预设答案: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

7、师: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生自由发表意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①师:我们的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