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洋流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洋流含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洋 流

一、选择题

(2019·沧州质检)如图示意我国台湾岛附近海域冬、夏季洋流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①与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和盐度 C.海陆轮廓和岛屿位置 2.图中③洋流的特点是( ) A.季节不同,势力强弱不同 B.台湾岛将其分为东西两股洋流 C.温度高盐度低,水质清澈 D.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流动

解析:1.B 2.D 第1题,读图,夏季,①洋流自南向北流动;冬季,①洋流消失,②洋流自北向南流动。洋流流向与东亚季风的风向相同,由此推断,流经台湾海峡的洋流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在冬、夏季风的驱动下,冬、夏季洋流流动方向相反。第2题,读图,③洋流为日本暖流,结合洋流概念、特征判断,日本暖流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流动,D对,A错。在台湾岛以西的洋流冬、夏季流向不同,不属于日本暖流,B错。暖流温度高,盐度比流经海区较高,C错。

2017年6月,葡萄牙中南部由于自然原因发生森林大火,伤亡惨近20年来,该国中南部几乎每年都有火灾发生。如图为葡萄牙位置示3~4题。

3.葡萄牙中南部夏季易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最可能是( ) A.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 B.受高压控制,高温干燥 C.地势较高,太阳辐射强 D.光照时间长,蒸发量大 4.葡萄牙西侧洋流为( ) A.向北流的暖流 C.向南流的暖流

B.向北流的寒流 D.向南流的寒流

重,统计发现,意图,据此完成

B.东亚季风环流 D.南亚季风环流

解析:3.B 4.D 第3题,结合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气候炎热干燥,因此易发生森林火灾。第4题,结合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该地地理位置可知,流经葡萄牙西侧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其流向是自北向南。

1

如图为索科特拉岛的位置和7月索马里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7月,当索马里洋流流经10°N时,下列四幅海水等温线示意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6.7月,索马里洋流对索科特拉岛产生的影响是( ) A.使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 B.使岛上降水量增多

C.使岛屿及周围海域变得寒冷干燥 D.使岛上出现大量的企鹅

7.有关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索马里洋流是暖流 B.驱动索马里洋流的是盛行西风

C.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D.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份相对1月份多

解析:5.A 6.A 7.D 第5题,7月,索马里洋流虽然由低纬流向高纬,但却是上升补偿流,海底上泛的海水水温低,因此,该时段洋流属于寒流,可知A图符合。第6题,7月,索马里寒流上泛的海水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充足,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受到寒流的影响,岛上降水量减少;此季节为夏季,且该岛纬度低,岛屿及周围海域不可能变得寒冷干燥;岛上不会出现大量企鹅。第7题,图中索马里洋流是自南向北顺时针方向运动,是夏季寒流;是西南季风驱动的结果;寒流在沿岸形成上升流,把海底丰富的养分带到海面,形成渔场;1月该海吹东北季风,洋流是暖流性质,不是上升流,鱼类减少。故D正确。

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海流,是由表层流场产生的水平辐散造成的。如风吹走表层海水,海洋下层的海水上升补充。如图为海南岛周边海域某月海水等温线(单位:℃)图。读图完成8~9题。

2

8.图示海域上升流最显著的地区为( ) A.① C.③

9.图示区域上升流的显著影响为( ) A.促使渔场形成 C.加剧沿岸荒漠化

B.减弱太阳辐射 D.使当地海域温度骤降 B.② D.④

解析:8.A 9.A 第8题,上升流会使海平面气温比同纬度低一些,从图中海水等温线示意图可以判断①处海水温度明显偏低,可以判断该地上升流最为显著。第9题,上升流使深层富含营养物质的冷海水上泛,有利于渔场的形成;上升流对于太阳辐射影响较小;图示区域为我国海南岛,其沿岸并未出现荒漠化现象;冷海水上泛不会使当地海域温度骤降。

我国黄海及东海北部大陆架是世界上悬浮物浓度较高的区域,呈现出悬浮物数量多、质量浓度高、种类多、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如图是该海区春季表层海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季节近岸悬浮物质量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 C.离岸风

B.洋流流向 D.海底地形

11.洋流对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影响表现为( ) A.洋流流向与悬浮物质量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一致 B.洋流D会增加悬浮物质量浓度 C.洋流B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增加影响明显 D.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均有影响

解析:10.A 11.D 第10题,通过读图可以看出近岸地区越靠近河口处,悬浮物的质量浓度越高,所以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对近岸悬浮物质量浓度总体分布影响较大。第11题,洋流A流向与等值线弯曲方向不同。洋流B、D均将悬浮物质量浓度较低的海水运送至悬浮物质量浓度较高的海域,对悬浮物质量浓度有稀释作用。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均有影响。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 m 高,强则高达15 m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

3

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1)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

(2)Q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 (3)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好望角所处的位置,从盛行风和洋流两方面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第(2)题,从洋流、水汽等方面分析Q海区海雾多发的原因,从能见度降低分析海雾对航速、安全的影响。第(3)题,结合Q海域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推断沿岸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

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

(2)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海上交通事故。

(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聚而形成渔场。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了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 km,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 (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沙丁鱼喜冷水”,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好群居”,说明沙丁鱼需要较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