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育学》————刘亚兰

2.“虚拟关注”阶段。 该阶段时限一般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

习期)。

3.“生存关注”阶段。 新任教师一般处于这一阶段。 ○

4.“任务关注”阶段。 在度过了初任期之后,决定留任的教师逐渐步入“任○

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处于该阶段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

专业发展自身,而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

1.专业学习 ○2.专家引领 ○3.同伴互助 ○4.个人教师成长的途径:○

反思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知识的发展 □

教师的专业知识,指教师比较完善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2.专业能力的发展: □

1.设计教学的能力 ○2.表达能力 ○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4.教育教○

5.教育教学机智 ○6.反思评价的能力 ○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8.学交往能力 ○

创新能力

3.专业情意的发展: □

1、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的向往和追求。 ○

2、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 3、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 ○

4、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

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1.社会环境 ○2.学校文化 ○3.个人经历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3.师生关系的类型有哪些,你比较认同哪一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角色是谁?(理解)

1.“教师中心说”(外在论、外塑论) ○:教师在教学中起权威作用,否定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

2.○“学生中心说”(内在论、内生论):教学中占中 心地位的是学生,一

概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

3. “主导-主体”说 :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

5

《教育学》————刘亚兰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表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而非压制,二者应很好地结合起来。

4.○“主体间性说”: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

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 4、教师成长的含义:

教师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及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人的教师”的成长,强调教师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材料分析

“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53%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主体间性说”: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

(1)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言语交谈,而且是双方心灵窗户的“敞开”和情感的“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要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

(2)互相尊重——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当前,师生之间的尊重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二是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三是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

(3)彼此评判——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交而不往”,究其原因大概是交往主体之间缺乏评判。师生交往缺少学生对教师的评判;生生交往中只有相互间独白式的“倾听”,而无彼此的分析、讨论。

(4)共享智识——师生是课堂教学生活的创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资源,

6

《教育学》————刘亚兰

课堂教学效实际上是师生共享智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之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

(5)讲究实效——一是要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的类型,二是教师要从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等角度来思考问题,使交往围绕实际内容展开,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第三章 教育功能

一、选择

1. 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 )

A影响人的发展 B影响社会的发展 C 构建社会和谐 D 促进经济发展

2.现代教育的扩展功能是( B )

A影响人的发展 B影响社会的发展 C 构建社会和谐 D 促进经济发展

3.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D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实践 4.在通常情况下,对人的发展影响甚微的因素是( A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实践 5.古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A )

A政治伦理功能 B发展个体功能 C改造社会功能 D筛选人才功能 6.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C )

A政治伦理功能 B发展个体功能 C改造社会功能 D筛选人才功能 7.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C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实践 8.提出教育就是为个体的”完满生活”做准备的人物是( D )

7

《教育学》————刘亚兰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斯宾塞

9.“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会打洞”以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卖葱,儿卖蒜”的说法认为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是(C )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个体实践

10.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说明( A )对个体发展有影响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个体实践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个体功能。

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2.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3、教育功能的分类(理解)

1 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进行分析的 ○

2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进行分类的。 ○

3 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层次上进行分类的。 ○

4 正功能与负功能:这是从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的。 ○

4、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的体现

1、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 ○

2、教育促进人的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

3、教育促进人的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

5、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的体现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

2、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

3、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一、选择

1. 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是( C )

A 1952年颁布的 B 1985年颁布的 C 1995年颁布的 D 2001年颁布的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