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作业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首要用途是( )。

A、保持国际支付能力 B、维护本国的国际信誉 C、支持本国货币汇率 D、赢得竞争利益 7、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使得( )。 A、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B、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下升 C、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D、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升 8、经常项目包括( )。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收益项目 D、长期投资 E、经常转移

9、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包括( )。

A、外汇储备 B、货币当局持有的黄金 C、特别提款权 D、在IMF的储备头寸 E、国债

10、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失衡,若不及时调整,就会( )。 A、直接影响该国对外交往的能力 B、可能导致货币危机 C、可能引起短期资本大量外流 D、造成通货膨胀 E、可能增加国内货币供应

11、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手段进行调节( )。

A、税收调节法,既可以调整进出口的相关税率,也可以对资本输出入征收平衡税 B、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贷款支持,应对短期国际收支逆差 C、调节汇率或利率,影响进出口和资本流动

D、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在需要时相互提供支持 E、实行外汇管理

12、以下关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保持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是调节外汇收支和市场总供求的重要手段

B、我国外汇储备远远超过了3~4个月进口额的水平,致使大量资金,“溢出”,形成资源的浪费

C、在最后清偿率指标上,应严格执行国际公认的警戒线130%

D、外汇储备规模不当,很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低而在短期内蒙受巨大损失 E、外汇储备越多越好

13、利用外资的积极影响包括( )。 A、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B、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C、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D、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E、有利于增加国家财税收入 参考答案: 1、A 6、A 11、ABCDE

二、判断题

1、与贸易差额相比较而言,经常项目差额更能精确地反映一国对外债权债务关系变化状况。( )

2、通常认为,一个当年应偿还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商品劳务出品收入的20%以内才是适度的。( )

3、经济周期是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有不同的影响。繁荣时期,由于生产高涨,进口大幅度增加,经常项目可能出现顺差,外汇储备随之快速扩大。( )

4、如果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跌,短期资本就要大量外流,从而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状况,甚至会导致货币危机。( )

5、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都是失衡的表现。如果出现持续的大额顺差,不仅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而且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抗议和报复。( )

6.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

7.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而通过自主性交易就能实现基本平衡,那么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为失衡。( )

8.国际收支总差额与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减相对应:国际收支总差额如果是顺差,则国际储备相应增加;反之,则储备项目相应减少。( )

9.短期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等一类资本的流向通常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国际间的利差。( ) 10.香港、台湾、澳门对大陆的投资不属于外资。( ) 11.出口的过程表现为人民币资金的不断转化。( )

12.商业银行购入外汇时,外汇资产增加由购买外汇而支付的本国货币应地形成银行存款增加,扩大了货币供给量。( ) 参考答案: 1、√ 6、√ 11、√

三、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 2、国际收支平衡表

2、√ 7、√ 12、√ 3、× 8、√ 4、× 9、√ 5、√ 10、× 2、A 7、B 12、CE 3、C 8、ABCE 13、ABCDE 4、 D 9、ABCD 5、C 10、ABC 3、经常转移 4、自主性交易 5、调节性交易 6、国际储备 7、特别提款权 8、国际资本流动

四、问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并解释为什么在国际收支经常出现差额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表总可以实现平衡。

2、如何理解国际收支的失衡?引起失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什么是国际储备?为什么要强调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4、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

第12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选择题

1. 一般物价水平是指( )

A.区域物价水平 B.季节物价水平 C.种类物价水平 D.物价总水平 2. 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Ms≧Md B. Ms =Md C. Ms﹤Md D. Ms> Md 3.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 B.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C.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 D.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上涨 4.通货膨胀时期债权人将( )。

A.增加收益 B. 损失严重

C.批发物价指数 D. 短期损失长期收益更大 5.我国目前主要是以( )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GDP平减指数 C. 降低再贴现率 D. GNP平减指数 6.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 )。

A.总需求给定 B. 总供给给定 C.货币需求给定 D. 货币供给给定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结构性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D. 预期型通货膨胀 8.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 )是个关键。 A.社会总需求 B.收入分配 C.财政收支 D.经济结构 9.下列各项政策中,( )可以解决通货膨胀中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A.限价政策 B.指数化政策 C.减税政策 D.增加供给的政策

10.通货膨胀对社会成员的主要影响是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比例。这是通货膨胀的( )。

A.强制储蓄效应 B. 收入分配效应 C.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D. 财富分配效应 11.下列有关货币均衡描述正确的是( )。

A.货币均衡具有相对性 B.货币均衡是动态性概念 C.货币均衡的实现主要靠利率机制 D.它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反映 E.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完全相等 12.货币均衡的实现受( )等因素影响。

A.利率机制 B.央行的干预和调控 C.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D.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E.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13.有关通货膨胀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经济现象 B.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必要量 C.物价普遍上涨 D.货币贬值 E.生产过剩

14.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采取的标准有( )。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生活费用指数 D.零售商品物价指数 E.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15.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 )。 A.工资推进 B.价格推进 C.利润推进 D.结构调整 E.生产效率

16.治理通货膨胀的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 )。 A.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提高再贴现率 C.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E.降低再贴现率

17.据形成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分为(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体制型通货膨胀 C.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E.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18.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包括( )。

A.宏观扩张政策 B.宏观紧缩政策 C.增加有效供给 D.增加收入政策 E.指数化方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