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宝石学(第二版) - 稀少宝石+有机宝石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系统宝石学(第二版) - 稀少宝石+有机宝石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光性:二轴晶,负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单晶锂云母的折射率为ng=1.556~1.610,nm=1.554~1.610, np=1.535~1.570,集合体点测法为1.54~1.56。 8)荧光:紫外线下荧光惰性。 9)吸收光谱:未见特征光谱。 10)摩氏硬度:2~3。

11)密度:2.8~2.9g/cm3。 2.宝石学资料

丁香紫玉简称丁香紫,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我国发现的一个玉石新品种。它由致密 锂云母岩组成,因颜色呈丁香花般的美丽紫色,故而得名。 与丁香紫易混的宝玉石品种不多,仅在颜色上丁香紫与紫色萤石、紫色水晶有相似之处, 但是后二者在硬度、折射率等物性常数上与丁香紫有着明显的差异。另外,后二者是单晶矿 物,而丁香紫则是矿物集合体,因此在正交偏光镜下仔细观察是不难区分的。

优质丁香紫要求颜色鲜艳,块体致密无棉绺,具有一定尺寸。由于丁香紫硬度较低、易 琢磨和抛光,因此加工后的成品光洁照人,色泽十分柔和。目前发现最大的块体直径达50cm, 通常小的直径仅有几厘米。优质丁香紫玉用来生产戒面、项珠等首饰,大部分普通玉料用来 雕琢玉器,如人物、鸟兽及各种摆件等。 3.产状及产地

丁香紫玉产于钠—锂型花岗伟晶岩中,为花岗伟晶岩交代作用后期的产物,其中的共生 矿物有钠长石、艳榴石、锂辉石、石英等。这种玉最初发现于新疆,分布于天山、阿尔泰山 等地,如哈密地区。继新疆之后,陕西也发现了丁香紫玉。

第三节 其 他 盐 类

一、硼酸盐

(一) 硼锂铍矿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名称:硼锂铍矿(Rhodizite)。 2)化学成分:CsAl4LiBe3B12O28

3)晶系及结晶习性:等轴晶系,晶体一般呈菱形十二面体和四面体或两种单形的聚形 (见图3-3-62),大小一般可达2cm。

4)颜色:无色、浅黄、灰色,但以玫瑰红居多。

5)光泽与透明度:玻璃光泽一弱金刚光泽;半透明一透明。 6)光性:均质体。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折射率为1.693;无双折射率。 8)多色性:无多色性。

9)荧光:短波紫外线下呈弱黄色,X射线下发强绿色和黄色。 10)解理及断口:罕见解理;贝壳状断口;性脆。 11)摩氏硬度:8~8.5。 12)密度:3.44g/cm3。

13)其他:在冷酸中不溶。 2.宝石学资料

成品宝石可晶莹无瑕,一般重量在0.6ct以上者罕见。 美国的华盛顿斯密逊博物馆有珍品收藏。 3.产状与产地

产于含银的伟晶岩,与锂辉石、电气石共生,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矿物,一般作为收藏 主要产地有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地区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二) 硼铍石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名称:硼铍石(Hanlbergite)。 2)化学成分:Be2BO3(OH)。

3)晶系及结晶习性:斜方晶系,柱状晶体(见图3-3-63)。

4)颜色:无色、白色、灰白、黄白色。

5)光泽与透明度:玻璃光泽;透明一半透明。 6)光‘陛:二轴晶,正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ng=1.628~1.631,nm=1.587~1.59: np=1.554~1.560;双折射率为0.074。 8)多色性:不明显。

9)荧光:可具弱的橙粉红色荧光。 10)吸收光谱:无特征吸收光谱。

11)解理及断口:{010}解理完全,{100}中等。 12)摩氏硬度:7.5。

13)密度:2.365g/cm3。 14)放大检查:有管状包体。 2.宝石学资料

用作首饰的常为无色透明晶体,琢型为圆钻型。 3.产状及产地

在正长伟晶岩和碱性伟晶岩中与长石、黑云母、绿柱石、白钨矿共生。宝石级硼铍石[ 前仅发现于马达加斯加。

(三) 方硼石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名称:方硼石(Boracite)。 2)化学成分:Mg3(B7O12)OCl。

3)晶系及结晶习性:斜方晶系,265℃以上转变为高温变体 p—方硼石(等轴晶系)。方硼石常按β-方硼石常呈等轴立方体 和四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见图3-3-64)聚形假象,集合体呈粒 状、纤维状、羽毛状,晶体小而等长。

4)颜色:无色、白色或稍带灰、黄、绿色。

5)光泽与透明度:强玻璃光泽一金刚光泽;透明。 6)光性:二轴晶,正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ng=1.668~1.673,nm=1.662~1.667,np=1.658~1.662,双折射率为0.01~0.011。

8)多色性:弱。

9)荧光:短波紫外线下有弱的淡绿色荧光或无荧光。 10)吸收光谱:无特征吸收光谱。 11)断口:贝壳状至不平坦。 12)摩氏硬度:7~7.5。

13)密度:2.97~3.1g/cm3。 2.宝石学资料

无色透明的晶体均可加工成饰物,但以蓝、绿色为佳。 3.产状与产地

产于海相盐类沉积矿床,晶体较小,多为1~2ct,大于2ct的较罕见。德国、美国、英 国都有产出。

(四)锰方硼石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名称:锰方硼石(Chambersite)。 2)化学成分:Mn3(B7O12)OCl

3)晶系及结晶习性:斜方晶系,晶体多呈似等轴四面体状 晶体(见图3-3-65),常为不规则的粒状集合体。 4)颜色:白色、微灰、紫色、丁香紫等。

5)光泽与透明度:透明一半透明,油脂光泽一玻璃光泽。 6)光性:二轴晶,正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ng=1.742,nm=1.736,np=1.732;双折射率为0.010。 8)荧光:紫外线下荧光惰性。 9)吸收光谱:无特征吸收光谱。

10)解理及断口: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11)摩氏硬度:7。

12)密度:3.48g/cm3。 13)其他:具强电磁性。 2.宝石学资料

晶体透明者少。常用来加工的以紫色半透明晶体为主,琢型为阶梯型。因其硬度大,可 作为饰品。

3.产状与产地

在盐丘中与石盐、硬石膏伴生,或在白云岩中与菱锰矿等共生。优质品种在美国德克萨 斯州有发现,在中国河北亦有产出。

(五) 硼铝镁石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名称:硼铝镁石(Sinhalite)。

2)化学成分:MgAlBO4。

3)晶系及结晶习性:斜方晶系,晶体柱状,但少见,多呈粒状集合体。 4)颜色:黄色一深褐,浅绿一褐色(见图3-3-66)。

5)光泽与透明度:玻璃光泽;透明一半透明。 6)光性:二轴晶,负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折射率为1.668~1.707(+0.005

-0.003);双折射率为0.036~0.039。 8)多色性:中等,淡褐一绿褐一深褐。 9)荧光:紫外荧光惰性。

10)吸收光谱:蓝和蓝绿区有四条吸收带:493nm、475nm、 463nm、452nm,具有鉴别意义,据此可与橄榄石区分。

11)解理及断口:不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 12)摩氏硬度:6~7。

13)密度:3.48(±O.02)g/cm3。

14)与其他相似的宝石的区别:外观有些像钻石,但电气石、钻石和金绿宝石可根据 射率与比重来与之区分。而与橄榄石的区分除了折射率高于橄榄石外,其负光性非常明显, 而且吸收光谱也不同。橄榄石在蓝绿区有3条谱线,而硼铝镁石有4条,在463nm处有—条附加谱线。

2.宝石学资料

小面型,晶体透明无瑕者为佳,颜色类似黄水晶、橄榄石、锆石。 3.产状与产地

产于石灰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地带,多在河床的砾石中发现。宝石级的晶体主要产于斯里 兰卡,但最初人们把它误以为是橄榄石的褐色变种,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确定为硼铝镁石。 缅甸发现有比较好的结晶体。

(六) 钠硼解石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名称:钠硼解石(Ulexite)。

2)化学成分:NaCaB5O6(OH)6·5H20。

3)晶系及结晶习性:三斜晶系,常呈毛发状、纤维状、 结核状、块状(见图3-3-67)。 4)颜色:白色、无色。

5)光泽与透明度:玻璃一绢丝光泽;透明。 6)光性:二轴晶,正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ng=1.519,nm=1.505,np=1.496; 双折射率为0.023。

8)荧光:短波紫外线下呈蓝绿色荧光,多数有磷光。 9)解理及断口:{010}、{110}完全。 10)摩氏硬度:2.5。 11)密度:1.96g/cm3。

12)其他:性脆,手指能捏成粉末,有滑感。

2.宝石学资料

因无美丽的颜色及硬度小,用作宝石的少。但因其稀少,并且根据其纤维状构造可琢磨 成具有猫眼效应的弧面宝石作为收藏品。 3.产状与产地

干旱地区内陆湖相化学沉积产物,常与石盐、芒硝、石膏等伴生。主要产地有美国、阿 根廷、秘鲁、智利和俄罗斯,但优质晶体产于美国。

(七) 多水硼镁石

1.矿物学特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