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教育学识记复习要点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考编教育学识记复习要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④ 教育过程的专制性 ⑤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性

e.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6.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论述)

① 教育的终身性:为了适应现代科学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身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② 教育的全民性: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兴起的使所有人能接受到基础教育的运动,是使所有适龄儿童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所有中青年摆脱文盲的运动。

③ 教育的民主性:教育的民主性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它追求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同样的教育和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④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⑤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1.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教育学研究的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方法和理论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服务。

3.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A. 《学记》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强而弗抑、道而弗牵、开而弗达 B. 孔子: 儒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之中,强调“仁爱”、“忠孝”、把仁的思想归结到周礼上(“克己复礼为仁”),其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大力创办私学,主张“因材施教”、“学而知之”、“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 C.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对于知识的理解:“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D.道家——道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E.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欧最早出现的就教育专著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F.欧洲教育史上唯一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柏拉图,《理想国》,女同男教育、早教、“寓学习于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 G.百科全书——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分阶段教学,,,注重人的发展,,

4.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建立

培根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强调教育的 自然性,“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著作。

教育观点: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四段教学法.......强调教师的权威性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课程论的代表

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绅士教育”;教育万能论。

卢梭,《爱弥儿》,人的本性是善的,儿童教育顺其自然

教育学的三大里程碑:《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

5.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布鲁纳(美国)——结构教学法 赞科夫——发展教学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另外,,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布卢姆(美国)———教学理论主要由“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和“掌握学习”教学策略三部分组成。

2. 教育与社会

2.1. 教育与社会经济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结构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2.2. 教育与政治制度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2.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的目的 3.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的内容 4.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的制度

教育的政治功能

1.促进年轻一代社会政治化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2.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3.创制造政治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4.促进政治民主

2.3. 教育和社会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

2.社会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3.社会文化的模式制约着教育模式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传播文化 2.教育传递文化 3.教育选择文化

4.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2.4. 教育和社会人口

社会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人口数量是衡量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

2.人口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

3.人口的迁移、分布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使人口的社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2.5.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重要表现:

1.教育对社会作用具有能动性(受制约、反作用)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其规定性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反映,并随其变化而变化,不直接,即时的,教育先行)

总之:教育虽受。。。。制约,但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性;教育的对立性是相对的,不能将其绝对化,忽略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不能科学的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3. 教育与个体发展

3.1. 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包括个体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2.内发论(遗传决定论、自然成熟论、预成论):内发论者强调个体的身心发展完全是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身心发展的本质是由这种自然因素按照内在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出来的。————根本错误:否定了后天学习和经验的作用,导致了以生理发展曲解心理发展 3.内发论代表人物: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弗洛伊德——性本能是个体身心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赛尔——遗传因素的成熟度——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遗传的天才》 柏拉图——,,,,,,,,

4.外铄(说)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经验论):外砾论的基本观点认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