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中图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必修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中图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极地高 南北纬90° 接受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 热力原因 气压带 附近 空气下沉,气压升高 2个

风带的形成

风带 形成

极地东风带2个 由极地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的寒冷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

用下,逐渐右/左偏成东北/南风

中纬西风带2个 近地面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南流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的

作用下,逐渐向右/左偏转成西南/北风,称为盛行西风带

低纬信风带2个 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近地面气流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

动,向南/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南风逐渐向右/左偏转成东北/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成因: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 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幅度为5到10个纬度 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例如,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干燥;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分布对地面气压带的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

7月份,在北纬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此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高压中心(亚速尔高压)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呈块状

季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大西洋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夏季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 亚速尔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7月 所切断 高原

冬季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1月 所切断 季风环流

季风与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其成因为:1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西伯利亚, 副热带太平洋 西伯利亚,蒙古 赤道附近印度洋 蒙古

成因 海陆热力 海陆热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差异 性质差异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低温,干燥 温暖,湿润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 印度半岛,我国西南部,中南半岛 地区 半岛等地 等地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路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特点分布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 主要在南北纬5°以内 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 南北纬5-10° 副高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亚洲东南部、南部 受西南季风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干旱 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 常年受副高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西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洲东北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中纬度大陆内部 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

西风控制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 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 纬度高,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苔原气候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 极圈附近纬度较低处 受极地气团控制

冰原气候 同上 极圈附近纬度较高处 同上

高山高原气候 情况复杂,不好一概而论 海拔较高处,一般3000以上 海拔高

三 常见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气团

在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温度,湿度,稳定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被称为气团。它有冷气团和暖气团之分。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通常称为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通常称为冷气团 锋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其水平范围可由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由于冷空气的密度较大,锋面自地面向高空是向冷气团的一侧倾斜的。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与锋线统称为锋。 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主次地位不同,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气流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方向四周幅散下沉 流向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方向四周幅散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我国典型的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的寒 天气 出现的台风天气 潮天气,北方地区的“秋高气爽”天气 锋面气旋与天气

概念: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封面气旋系统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锋面气旋的特点

从平面看,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气压最低,自重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冷暖锋以外(在北半球为冷暖峰以北)是冷空气 对天气的影响:两个封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四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气候变化的概念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阶段 距今时间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历史时期 22亿年—1万年 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

表现为全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总体来

看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人类历史时期 近1万年 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 近现代 近一二百年 全球气温呈现波动性上升 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自然原因:厄尔尼诺,太阳活动

人为原因:毁林,使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导致全球变暖 影响: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强,沿海低地被淹没,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影响沿海水产养殖,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

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1 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2 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加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对农业的影响:全球变暖,北半球变暖,温度带北移,有利于作物生长,高纬度地区受益不能补偿中纬度地区受损,中纬度谷物带的变暖及作物水分亏缺,粮食生产潜力降低,世界粮食生产总体水平下降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 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 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频率增加,扰乱人体新陈代谢,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滋生环境,影响人类的健康 对工业的影响

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全球变暖可使那些产生大量温室效应气体的工业活动承受越来越多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而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全球变暖,自然生态系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人类战友的土地限制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迁移,物种遭到损失,海水温度变化及某些洋流潜在变化,鱼类聚集地的变化,某些渔场消失,某些渔场扩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主要有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等

2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主要有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等 3 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