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心理学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错的题目有:1、2、3、5、7、8、

四、解析概念

1、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反射——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无条件反射——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 4、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

五、简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3、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1)陈述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若不能被揭露,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有时甚至会被看承是任意发生的、主观自觉的、不受因果规律支配的。

2)解释心理现象。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原因。 3)预测心理活动。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去预测心理活动 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心理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和感觉知觉

一、解析概念

1、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在进行某种活动的时候,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

5、感觉——由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由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7、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直觉。

8、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二、选择题

1、 B 2、D 3、C 4 B 5、A 6、A 7、 C 8、A 9、D 10、B 11、C、 12、D 13、B 14、A 15、B

三、判断题

25

对的题目有:1、3、4、7、8、11、13 15 错的题目有:2、5、6、9、10、12、14、16

四、简答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 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2、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实物直观。即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形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指通过图片、图象、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的材料 3)言语直观。即通过语言(书面和口头)的生动具体描述、形象鲜明的比喻、合乎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精细性 4)观察的敏锐性

五、论述题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知道,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连好的观察品质。 2、.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

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作到以下几点: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合力的要求。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师要正确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使教学活动本身变得有趣味,以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在教学环境方面,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只考虑无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方向。如果只考虑有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应多样化,把听、看、读、写、做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适当的工作速度也是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湿度,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像

26

一、解释概念

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 2.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3.识记是把所需信息输入人脑的过程。

4.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5.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回忆。

6.机械识记是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 7.意义识记是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 8.想像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选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9、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0、.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1.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二、选择题

1、B 2、C 3、B 4、D 5、C 6、D 7、B 8、C 9、B 10、D 11、C 12、B 13 A 14、B 15、A

三、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 2 、12、13、 15、20 、24、25 、

错的题目有:1、3、4、5、6、7、 8、9、10、11、14、16、17、18、19、21、22、23

四、填空题

1.形象 逻辑 2.形象 概括 3.识记 保持 回忆 4.艾宾浩斯遗忘 不均衡 先快后慢 5.再认 再现 再认 再现 6.保持 搜索 用追忆 提取

7.表象 言语 8.活动任务 兴趣、需要、强烈的情感9.追忆 10.情绪 中性 相应情绪 11、首创、独立、新颖 12、复制、模仿 13、二年级到四年级 14、 视觉 视听交叉 听觉悟 15、四、三、二、六 16、输入、加工、储存、提取、输出 17、中间、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8、量和质、质 19、暂时性、永久性、中间 20、无意想像、创造想像 21、优于 22、再认、再现 23、(1)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 24、保持保持材料由偏重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逐渐学会了用练习来保持信息 25、情绪状态、动机记忆效果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再认或回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回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吧他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去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吧他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回忆或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2、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1)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特别是在有意识记里面,我们要反复地接受

27

客观事物对我们的刺激。照现在的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作用。

2)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识记需要复习,但复习不只是为了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为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复习一次就有一次加工,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也就增进了加工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

3)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复习在教学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复习任何材料时,都要提醒他们每复习一次就要加深一次对材料的理解。要\口而诵,心而维\不可\学而不思\ 3、简要分析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的多;在学习程序相同的情况,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2)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称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而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4)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5、简要分析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储特点。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象记忆和声像记忆。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短暂,但在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消失之后,它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行。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吧心的信息纳如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吧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称一个心的知识框架。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6、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 1)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学生的表象和言语 2)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训练学生想象力 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六、论述题

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力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一、解释概念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