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1-3习题解答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上1-3习题解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t2?2lV?2lv?u22?2l/v1?u/v22 ?t01?u/v22. 证毕.

1.10 如图所示,一汽车在雨中沿直线行驶,其速度为v1,下落雨的速度方向与铅直方向的夹角为θ,偏向于汽车前进方向,速度为v2.今在车后放一长方形物体,问车速v1为多大时此物体刚好不会h 被雨水淋湿?

解:雨对地的速度v2等于雨对车的速度v3加车对地的速度v1,由此可作矢量三角形.根据题意得tanα = l/h. 方法一:利用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得

v1 = v2sinθ + v3sinα,

其中v3 = v⊥/cosα,而v⊥ = v2cosθ,因此v1 = v2sinθ + v2cosθsinα/cosα, 即 v1?v2(sin??lhcos?). 证毕.

l θ v2 v1 ???图1.10

α h v3 α θ v2 v⊥ l v1 ,所以

方法二:利用正弦定理.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v1?v2sin(???)cos??v2lhv1sin(???)?v2sin(90???)sin?cos??cos?sin?cos??v2(sin??cos?tan?),

即 v1?v2(sin??cos?).

方法三:利用位移关系.将雨滴的速度分解为竖直和水平两个分量,在t时间内,雨滴的位移为l = (v1 – v2sinθ)t,h = v2cosθ?t.两式消去时间t即得所求. 证毕.

5

第二章 质点力学的运动定律守恒定律

2.1 一个重量为P的质点,在光滑的固定斜面(倾角为α)上以初速??度v0运动,v0的方向与斜面底边的水平约AB平行,如图所示,求这质点的运动轨道.

解:质点在斜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 = gsinα,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其运动方程为

x = v0t,y?12at?2v0 P A

图2.1

B α 12gsin??t.

2将t = x/v0,代入后一方程得质点的轨道方程为y?gsin?v02x,这是抛物线方程.

2

2.2桌上有一质量M = 1kg的平板,板上放一质量m = 2kg的另一物体,设物体与板、板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均为μk = 0.25,静摩擦因素为μs

a1 = 0.30.求: T1 ?m1 a2 m T2 -2

2(1)今以水平力F拉板,使两者一起以a = 1m·s的加 f2 f1 速度运动,试计算物体与板、与桌面间的相互作用力;

图2.3 (2)要将板从物体下面抽出,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解:(1)物体与板之间有正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板对物体的支持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Nm = mg = 19.6(N),这也是板受物体的压力的大小,但压力方向相反.

物体受板摩擦力做加速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m = ma = 2(N), 这也是板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方向也相反.

板受桌子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其重力NM = (m + M)g = 29.4(N), 这也是桌子受板的压力的大小,但方向相反.

板在桌子上滑动,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M = μkNM = 7.35(N). 这也是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也相反.

(2)设物体在最大静摩擦力作用下和板一起做加速度为a`的运动,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f =μsmg = ma`,可得 a` =μsg.板的运动方程为

F – f – μk(m + M)g = Ma`, 即 F = f + Ma` + μk(m + M)g = (μs + μk)(m + M)g, 算得 F = 16.17(N).

因此要将板从物体下面抽出,至少需要16.17N的力.

Nm f NM f F a` NM fM Nm fm a f `

2.3 如图所示:已知F = 4N,m1 = 0.3kg,m2 = 0.2kg,两物体与水平面的的摩擦因素匀为0.2.求质量为m2的物体的加速度及绳子对它的拉力.(绳子和滑轮质量均不计) 解:利用几何关系得两物体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a2 = 2a1,而力的关系为T1 = 2T2. 对两物体列运动方程得T2 - μm2g = m2a2,F – T1 – μm1g = m1a1.

F??(m1?2m2)g-2

可以解得 m2的加速度为a2?= 4.78(m·s),

m1/2?2m2m2m1/2?2m2绳对它的拉力为T?

(F??m1g/2)= 1.35(N).

6

2.4 两根弹簧的倔强系数分别为k1和k2.求证:

(1)它们串联起来时,总倔强系数k与k1和k2.满足关系关系式

1k?1k1?1k2k1 (a) k1 k2 F ;

k2 图2.4

F (b) (2)它们并联起来时,总倔强系数k = k1 + k2.

解:当力F将弹簧共拉长x时,有F = kx,其中k为总倔强系数.

两个弹簧分别拉长x1和x2,产生的弹力分别为F1 = k1x1,F2 = k2x2.

(1)由于弹簧串联,所以F = F1 = F2,x = x1 + x2, 因此

Fk?F1k1?F2k21k1k11k2,即??.

(2)由于弹簧并联,所以F = F1 + F2,x = x1 = x2,因此 kx = k1x1 + k2x2,即k = k1 + k2.

2.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摆悬于架上,架固定于小车上,在下述各种情况中,求摆线的方向(即摆线与竖直线的夹角θ)及线中的张力T. (1)小车沿水平线作匀速运动;

?(2)小车以加速度a1沿水平方向运动;

(3)小车自由地从倾斜平面上滑下,斜面与水平面成υ角;

?(4)用与斜面平行的加速度b1把小车沿斜面往上推(设b1 = b);

?(5)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b2(b2 = b),将小车从斜面上推下来.

图2.5 解:(1)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摆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摆线偏角为零,线中张力为T = mg.

θ (2)小车在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时,重力和拉力的合力就是合外力. T 由于 tanθ = ma/mg, 所以 θ = arctan(a/g); ma 绳子张力等于摆所受的拉力 T?(ma)?(mg)?ma?g.

2222mg (2) (3)小车沿斜面自由滑下时,摆仍然受到重力和拉力,合力沿斜面向下,所以θ = υ;T = mgcosυ.

(4)根据题意作力的矢量图,将竖直虚线延长,与水平辅助线相交,可得一θ T T θ 直角三角形,θ角的对边是mbcosυ,邻mb ma υ 边是mg + mbsinυ,由此可得:

mg mg mbcos?, tan??υ mg?mbsin?υ 因此角度为 ??arctan2T θ mb mg υ (5) bcos?g?bsin?2(3) ;

22(4) 而张力为T?(mb)?(mg)?2(mb)(mg)cos(π/2??)?mb?g?2bgsin?.

(5)与上一问相比,加速度的方向反向,只要将上一结果中的b改为-b就行了.

O l 2.6 如图所示:质量为m = 10kg的小球,拴在长度l = 5m的轻绳子的一

端,构成一个摆.摆动时,与竖直线的最大夹角为60°.求: m θ (1)小球通过竖直位置时的速度为多少?此时绳的张力多大? (2)在θ < 60°的任一位置时,求小球速度v与θ的关系式.这时小球C B 的加速度为多大?绳中的张力多大?

图2.6

(3)在θ = 60°时,小球的加速度多大?绳的张力有多大?

7

解:(1)小球在运动中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由于小球沿圆弧运动,所以合力方向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即F = -mgsinθ,负号表示角度θ增加的方向为正方向.

小球的运动方程为F?ma?mdsdt22O l θ T m ,

dsdt?ld?dtB ,

C mg 其中s表示弧长.由于s = Rθ = lθ,所以速度为v?因此F?m取积分

dvdt?mdvd?d?dt0?mlvdvd?, 即 vdv = -glsinθdθ -------(1) 120?vB0vdv??gl?60?sin?d?,得 v?glcos?60?2B,

解得vB?s). gl= 2.21(m·vBR2-1

由于TB?mg?m?m12vBl22?mg,所以TB = 2mg = 1.96(N).

(2)由(1)式积分得因此速度为vC?vC?glcos??C,当 θ = 60o时,vC = 0,所以C = -lg/2,

gl(2cos??1).

vC2切向加速度为at = gsinθ;法向加速度为an??g(2cos??1).

R由于TC – mgcosθ = man,所以张力为TC = mgcosθ + man = mg(3cosθ – 1).

(3)当 θ = 60o时,切向加速度为at?32s), g= 8.49(m·

-2

法向加速度为 an = 0,

绳子的拉力T = mg/2 = 0.49(N).

[注意]在学过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求解速率更方便.

2.7 小石块沿一弯曲光滑轨道上由静止滑下h高度时,它的速率多大?(要求用牛顿第二定律积分求解)

解:小石块在运动中受到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合力方向沿着曲线方向.设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F = mgcosθ. 小球的运动方程为F?ma?m由于v?dsdth m N θ mg 图2.7

dsdt22,s表示弧长. dvdt2dtdtdt因此 vdv = gcosθds = gdh,

,所以

ds22?d(ds)??dvdsdsdt?vdvds,

h表示石下落的高度.积分得 因此速率为 v?

2gh.

12v?gh?C,当h = 0时,v = 0,所以C = 0,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