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概论的认识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对建筑概论的认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建筑对于人类,仿佛承载了我们所有的文化,浓缩了今日和往日所有的印痕,随着时光流逝代代相传。人类对于建筑的追求,了无止境。如今,和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脚步,建筑不只是生存的空间,也是审美的对象。建筑将功能与艺术集于一体。我们进行建筑活动时,建筑功能和实用的要求是制约建筑空间形式的最基本的第一性的要求。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早已使我们的生活追求超越了单一功能性的满足。功能是决定空间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空间形成在适应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审美的要求、工程技术的实用性等方面的因素。建筑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并重成为一个建筑是否可成完美的关键因素。

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其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观赏价值。如今建筑的范围越来越广,包括居住建筑、饭店、旅馆、剧院、电影院、商场、政府办公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商店、邮电、医院、车站、码头、机场以及各类工厂。

十九世纪末美国芝加哥学派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曾说:“形式追随功能。”尽管这句话说得过于绝对,但功能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不注意。

建筑因其功能不同,形势变化各异。有些建筑因民族性而异:如苗族的干阑式住宅、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等;有些建筑因宗教而异:如西方天主教的哥特式建筑、东正教的圆顶式建筑、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等等;有些建筑因地域性而异: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都比较寒冷,所以房子都比较厚重,江南和南方诸地,气候温和湿润,则建筑轻巧而开敞,甘肃、陕西及东北一带,由于雨水稀少,建筑的屋顶往往做得比较平,而欧洲北部,由于多雪,那里的一些传统建筑屋顶做得比较尖。如今的一些大型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用途以及内涵。

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很落后,人类对于建筑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人类在地上挖一个洞穴,或者在树上架一个棚架,以挡风雨、避寒暑、御野兽、抗敌害,偏重于对建筑功能的要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建筑的数量和类别在增多,质量和艺术品味在提高。

建筑的艺术性,与其它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的形式美法则,如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同时也有建筑艺术所特有的形式美法则。例如建筑具有尺度性。同样的形式,不同的大小,它们的造型效果就不同。一件真正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往往更可以超出时代、民族、地域和阶级的局限而成为全人类的永恒财富。例如,曾作为古代宫殿区大门的天安门,它的高贵、庄严和隆重同样也可以为现代人所欣赏,成为新中国国家的尊严、昌盛的前途和悠久文化的象征,甚至可以使用在新中国的国徽上。

我们对建筑功能与建筑艺术的要求日益增高,然而有时可能会因建筑功能的需求而在建筑艺术方面稍逊一筹,一个建筑过于普通,没有特色,或使人产生厌烦感,它是不可能被使人称颂的;或者因过于注重艺术表现而使建筑丧失其功能,例如医院设计得像舞厅,殡仪馆设计得像咖啡馆,就算是“形式美的法则”运用得再好,也不可能进入建筑艺术的殿堂。所以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处理建筑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关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