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报道怎样写(炼钢厂工会)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通讯报道怎样写(炼钢厂工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通讯报道怎样写?(湘钢—炼钢工序工会宣)

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会组长和工会会员通讯报道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炼钢工序工会特开辟如何写好通讯报道专栏,以及记者、编辑和老通讯员做宣传报道的经验介绍。

通讯报道怎样写?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怎样写通讯报道?

几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宣传、弘扬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应该算是企业报和企业刊物了,在这些企业的报刊中介绍本班组自主管理、生产运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其他情况的任务就落在了每个班组里的“秀才”身上。那么,如果写好通讯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宣传本班组的好人好事,确实是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这个有关班组宣传“窗口”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说,涉及到班组的通讯报道大致有这么几种:信息简讯、人物事迹介绍、事件报道、工作通讯。 信息简讯:这是在企业报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文体,即将在本班组中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简明扼要地告诉读者,这种文体一般具有字数少、内容单一、报道及时等特点。在通常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强调必须要具备“五个W和一个H”6要素,即“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方where,什么人who,什么事情what,什么原因why,什么样子how”。在简讯类的信息报道中,因篇幅较短,所以,允许缺少6要素中的非主要要素。但是,篇幅虽短,写作要求却不能降低,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内容要注意真实性,报道要注意时效性,题材要注意有新意,文字要注意简洁明了。内容的真实性是信息简讯的生命线,千万不能为了引人注目而编造虚假信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实事求是;

报道的时效性是保证信息简讯鲜活、有效的关键,时过境迁再来报道某个先进经验,对其他班组就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了;题材要有新意,是要求作者从平常的材料中得出不平常的结论,“于人之习见处发人之所未发”,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启迪;文字要简练,是要求作者以最短的篇幅表述完整的内容,做到“篇无累句,句无累字”,挤去水分,增加信息简讯的含金量。

人物事迹介绍:在企业的报刊中刊登的人物通讯报道,大多是先进事迹介绍。写人物,必须要写出人物的特色,写出人物的个性,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是特定的“这一个”,切忌雷同,千人一面。写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最忌概念化,用许多诸如“不怕困难”、“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之类的语言来形容先进人物,可在这些赞美之词的后面却没有相应的内容来支撑,就显得空洞,也缺乏了真实性。所以,写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必须要“有血有肉有骨架”。这里所说的“骨架”,就是先进人物的特点和个性;“血和肉”则是生动、具体的例子。没有“骨架”,光有事迹的堆砌,人物不容易“立”起来;反之,没有“血和肉”,人物就是“空”的。同时,在写先进人物时也不要人为地“拔高”,将一件很细小、很平常的事情渲染得“浓墨重彩”的,任意“拔高”也会损害先进人物的形象,使读者觉得这先进人物缺乏可信度。写人物,还可以”立体“地去写,即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表述,可以写工作、学习、生活,还可以写先进人物与他所在的团队的关系,因为,先进人物不是孤立的,他工作在群体之中,他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帮助。 事件报道:事件报道也是反映班组工作的一种主要形式,事件报道要求紧紧围绕某一事件来展开情节,要写得具体、生动、条理清晰。任何事件都是与人物紧密相关的,所以,在写事件时必须“见事又见人”,但以“事”为主,以“事”带“人”,“人”是为“事”服务的,要突出的是“事”而不是“人”。如班组中某个技术革新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报道时当然要写到其中的“人”是如何刻苦钻研的,如何克服困难的,但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介绍该项技术革新的工艺参数、对降本增效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可供他人借鉴。事件报道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写正面的事件,也可以写负面的事件,但在写负面事件报道时,必须掌握“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因为这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某种倾向性的问题,要大家从中吸取教训,起到警示作用。如班组里发生了一件工伤事故,在报道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寻找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发现一些平时不注意的隐患,这样的事故报道对整个企业都有警示意义。写负面报道,最重要的是事实和问题要完全真实,包括细节和文字,不能凭想像写作,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工作通讯:对于班组而言,最常见的工作通讯是报道工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每个班组都有自己工作上的独到之处,工作通讯可以起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尤其是工种相同、流程相近的班组,更能在学习其他班组先进操作法的同时,触类旁通,更有创意地开展工作。在写工作通讯时,最好要写出背景、做法、成就、经验、教训,概括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面向实际,有的放矢。在写作时,还要注意尽量用典型、生动的事实说话,力求活泼一点,可读性强一点,切忌空发议论,枯燥乏味。但是,又不能光有实例,没有理论,要夹叙夹议,具有指导性。

要写好上述的几种通讯报道,关键是要当个有心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加自己的积累:一是经验积累———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物、事件、现象都能问一个“为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就虚心向别人讨教。经

验还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直接经验一般是作者自己亲身体验或亲眼目睹的;间接经验一般是从书本上或他人那儿获得的,这两种经验都很重要,都要不断积累。二是文字积累———要勤于动笔,经常写一些工作笔记、学习札记或生活日记,在写作中提高自己把握文字的能力。在阅读书籍方面,涉猎的面应该广一些,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看看人家是如何描述一件事情、刻画一个人物的;同样的一个动作有几种表述的方法等等,有了积累就有了写作的“底气”,能逐步做到思想深刻、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文字运用自如,“下笔如有神”了。

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地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 嘉健有约

回复:通讯报道怎样写?(湘钢—炼钢工序工会宣)

如何写好企业通讯报道稿件

结合自己从事多年文字工作经验谈一点对“如何写好企业通讯报道稿件”的体会和认识,以期为正准备和刚刚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的新同志引引路,也算抛砖引玉,为企业通讯报道工作搭建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

在基层干工程的技术人员一提起写文章,就“谈虎色变”。事实上,写东西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下工夫,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勤练,多写,都会有提高。但要写好企业通讯报道稿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做好文章素材的收集工作,切不可急于动笔。

写东西太急,拿起来就写,没有足够的素材,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有的甚至连具体时间、地点、事件都没有交待清楚,仅仅用辞藻的华丽是填充不出有血有肉感人的文章的。写文章之前,要针对文章的立意、主题,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过程、起因、结果,甚至于详尽的背景资料,情况掌握的越具体、越深入,文章就越容易写,写出来也更能吸引读者。拿《北京站自动扶梯大修由双上行更换为三上行》为例,由于上报资料中不仅把工程概况、施工流程、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必要情况交代得一清二楚,而且还提供了北京站电梯更换的历史背景、工程施工中处于春运高峰期的北京站日客流量情况,为关心北京站建设的人、广大旅客提供了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使一篇原本反映施工进度的简报,有了看点,也更容易被新闻媒体采用。

第二,就重避轻,就简避繁,才能出精品。

素材收集完后,要有所取舍,不能一股脑地都搬上来,搞“大杂烩”,让人分不出什么味道。要坚持“就重避轻,就简避繁”的原则,前者指的是选材,即从大量繁杂的素材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精挑细选。后者是说,行文的言简意赅,即用简练的话语表达,避免添油加醋,搞“长篇大论”。文如其人,做人写文章培养严谨务实的风格非常重要。为了凑字数或者应付差事写东西的做法,均不可取。此外,要将写通讯报道与文学创作区分开,通讯报道所使用的语言讲究精练,但不排斥优美;重视事实描述,切忌艺术加工。《工地上的“光棍节”》这篇报道,尺度把握得就比较好(参见如下)。

北戴河站改工程指挥部现有职工37人,无一例外都是大丈夫。由于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他们虽说身在北戴河站改一线,距北京不到3个小时车程,竟很难腾工夫回一趟家。如何活跃工地文化生活,保持队伍旺盛的战斗力,让参建员工安家在工地,令党支部书记朱伟成煞费苦心。近日,就在北戴河工程第二阶段既有雨棚、天桥拆除等任务顺利完成的间歇,他们别出心裁,在工地举办了一个“光棍节”。没有诸如“鸳鸯配”之类让人砰然心动的激动场面,贯穿“光棍节”始终的既有线施工安全、线路行车、电务、环保、劳动防护的知识答题及答题后的抽奖,却也不时带给他们无限欢娱。答题中,每次主持人报完题目,都会有多人竞相举手抢答。甚至出现两人为答一个题目争执不下的场面,没辙了,不得以用“石头、剪刀、布”一决高下,引逗得大家发出阵阵笑声……

第三,要做到主题鲜明,一目了然。

凡是文章都讲究有鲜明的主题,通讯报道稿子因其精短,更是如此。文章表达什么,立什么意,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没有明确、鲜明的主题,在采访或收集素材过程中就会忽略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部分。选材如此,行文也然。一般通讯报道都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直入主题,然后再描述,最后点题收尾。其他的写作手法还有如倒叙用事件结果、反响引出主题、插叙在主题描述过程中插入一段特写等,无论什么写作手法,文章长短,都要以主题鲜明为重中之重,让读者一目了然。

第四,写人物通讯要做到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特质。

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这也是人物通讯最难写之处。举李素丽人物通讯为例,文章通过在公共汽车上的所见所闻,把一名普通公交乘务员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事迹通过一连串的琐碎小事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中的“不平常”、平凡中的“伟大”。如果换一个角度,同样是描述她怎么样不平凡,说她怎样忘我工作,对乘客怎么,遇到乘客的不良行为怎样。缺少了活生生的场景描述,事迹就不够鲜活,感染力就不那么强,表现人物特质也就缺乏深度、不够深刻了。如何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是其中的关键。只有最贴切的、最生活化的,才能生动形象地再现鲜活的人物。通常工作中写的比较多的人物事迹材料,往往被我们无情地格式化了,就是开头某某取得什么成果,然后在罗列几个工程等等完事。这样怎么能把人物活生生地再现出来?写人物事迹讲实事求是,不是不讲生动,更不是照本宣科。要做到生动鲜活,单靠辞藻的修饰,优美的语言,都是不够的;它不能离开生活,只有生活的,才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第五,写通讯报道稿件,重点要把握“精、准、快”三大要素。

所谓精即语言精练,准即反映事实准确无误,快即出稿及时。精、准前面已经谈过。如何做到快,及时将有价值的新闻稿子写出来,一要做到早准备,提早收集相关资料,打好初稿或腹稿;二要练就快笔头,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将稿件整理成文;三、平时下工夫,打底子,可谓“千里之行,始与足下。” 对于文字工作者而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都是必要的。

第六,如何挖掘文章的新闻点,提高上稿率。

记得前年某基层报来一篇关于项目部利用工休组织技术人员学习的稿子,介绍某项目部抓住工程正处于验工决算阶段相对比较空闲这个机会,为干好下一个工程打基础,把年轻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学技术、学规范。从很多项目部每年或长或短都有一定的工闲时间,而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培训的却少之又少这一点出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点。我把稿子编好后,改了个标题《工闲时间忙练兵》发出去,结果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