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通过控制反应的温度或硫酸的滴加速度可以控制SO2生成速率;

(4)硫代硫酸钠遇酸易分解,若通入的SO2过量,则溶液显酸性,硫代硫酸钠会分解; (5)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的方法是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Ⅱ.(6)实验①的现象是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后溶液几乎变为无色,取反应后的混合液并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有Fe2+生成,可判断为Fe3+被S2O32-还原为Fe2+;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后溶液几乎变为无色,说明Fe3++3S2O32-Fe(S2O3)33-反应速率较Fe3+和S2O3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且促进平衡逆向移动;先变成紫黑色后变无色,说明生成紫色配合物的反应速率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慢;另外Fe3+与S2O32?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大,导致Fe3+3S2O32终溶液几乎无色;

+ ++-(7)同浓度氧化性:Ag>Fe3,但实验②未发生Ag与S2O3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实验

+

-

Fe(S2O3)33-(紫黑色)平衡逆移,最

现象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振荡后,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说明Ag+与S2O32?生成稳定的配合物,浓度降低,Ag+的氧化性和S2O32?的还原性减弱;

(8)Ag2S2O3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价,生成的Ag2S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价,是还原产物,则未知产物应是氧化产物,如果产物是H2SO3,能被Ag继续氧化,则氧化产物应为H2SO4,结合原子守恒可知,另一种反应物应为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S2O3+H2O=Ag2S+H2SO4;

(9)结合实验①、②、③可知,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离子浓度大小、反应物的用量等有关。

+

5.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l2O3、AlCl3·6H2O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1) AlCl3·6H2O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 (2) 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溶解度/g 0 3.00 10 3.99 20 5.90 30 8.39 40 11.7 60 24.8 80 71.0 90 109 (1)步骤Ⅱ中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Ⅲ灼烧Al(OH)3所用实验室常用仪器为________,为了提高Al2O3纯度,需________(填操作步骤)。

(3)制备AlCl3·6H2O的工业生产中,胶状固体用酸浸取后,还需要通入HCl气体。通入HCl的作用主要有两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已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通入HCl气体,通入量对

AlCl3·6H2O结晶量和结晶效率的影响如图,请补充完整由胶状固体制备AlCl3·6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向胶状固体滴加一定浓度盐酸,直至恰好完全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O2-+CO2+2H2O===Al(OH)3↓+HCO3- 坩埚 灼烧至恒重 抑制AlCl3水解 增加

c(Cl-),有利于AlCl3·6H2O结晶 在45 ℃以下(或冷水浴条件下)通入HCl气体,至有大

量晶体析出,过滤,用浓盐酸洗涤2~3次,低温(或减压)干燥,得到AlCl3·6H2O晶体 【解析】 【分析】

6H2O及明矾大晶体的制备流程,结合题中相关信息及数据,综合运用物根据Al2O3、AlCl3·

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进行分析。 【详解】

(1)步骤Ⅱ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AlO2-+CO2+2H2O=Al(OH)3↓+HCO3-。

(2)步骤Ⅲ灼烧Al(OH)3固体,应使用坩埚;提高Al2O3纯度须使Al(OH)3完全分解,故应灼烧至恒重。

(3)用酸浸取胶状Al(OH)3固体后,通入HCl气体,可抑制AlCl3水解,同时增大c(Cl-),有利6H2O结晶析出。 于AlCl3·

(4)由图可知,温度不超过45℃时,AlCl3·6H2O的结晶量和结晶效率均较高。应控制低温条6H2O水解和分解,件下向溶液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为防止AlCl3·

AlCl3·6H2O晶体应用浓盐酸洗涤、低温(或减压)干燥。因此,由胶状固体制备AlCl3·6H2O晶体的实验方案为:向胶状固体滴加一定浓度盐酸,直至恰好完全溶解,在45 ℃以下(或冷水浴条件下)通入HCl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用浓盐酸洗涤2~3次,低温(或减6H2O晶体。 压)干燥,得到AlCl3·

6.(10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混合液 A B C D E F 4mol·L-1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E中的金属呈 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答案】(1)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2分)

(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铜与Zn形成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度(2分) (3) ①V1=30;V6=10;V9=17.5 ②红色(紫红色)(每格1分,共4分)

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接触的表面(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原因:Zn+CuSO4=ZnSO4+Cu,Zn、Cu、H2SO4形成原电池:Zn+H2SO4=ZnSO4+H2-加快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则该实验只是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故其他量浓度均不变,故溶液总体积相同,故V1=V2=V3=V4=V5=30;V6=10;V9=17.5;E中加入10mL饱和CuSO4溶液,会导致Zn表面附着一层红色金属铜;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成的单质铜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接触的表面,是反应速率减慢。 考点:探究实验。

7.乙二酸(HOOC—COOH)俗名草酸,是一种有还原性的有机弱酸,在化学上有广泛应用。 (1)小刚在做“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往A、B两支试管中均加入4 mL 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和2 mL 0.1 mol·L-1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冷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褪色所需时间tA________tB(填“>”“=”或“<”)。已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5H2C2O4+6H+===10CO2↑+2Mn2++8H2O

(2)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刚利用上述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作为:

①配制250 mL溶液:准确称量5.000 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 mL溶液。

L-1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 0 mol·KMnO4标准溶液装入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在滴定过程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标准溶液时,溶液紫红色并没有马上褪去。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才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去,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计算: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消耗KMnO4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________ mL,此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 序号 1 2 3 滴定前读数 0.00 1.00 0.00 滴定后读数 20.01 20.99 21.10

④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 A.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内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答案】酸式 < 反应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0.00 90.00% AC 【解析】 【详解】

(1)由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时间就越短,因此褪色所需时间tA

(2)②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所以KMnO4溶液应该装入酸式滴定管中,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可能的原因是反应中生成的Mn具有催化作用,所以随后褪色会加快;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从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故答案为:酸式;反应生成的Mn对反应有催化作用;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③分析3次实验的体积数据,可知:第三次误差太大,要舍去,消耗的KMnO4溶液的体积是V(KMnO4)=(20.10+19.90)ml÷2=20.00ml;n(KMnO4)=0.1000mol/L×0.020L=2×10-3mol;根据方程式可知n(H2C2O4)=5/2n(KMnO4)= 5/2×2×10-3mol=5×10-3mol,所以H2C2O4的质量是m=5×10-3mol ×90g/mol=0.45g,所以草酸的纯度是0.45g÷(5.000g÷10) × 100%=90.00%,故答案为:20.00;90.00%;

2+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