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第二三单元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第二三单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学内容:浮力 科学概念: 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探 究 活 动 活动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加热前,同求能通过金属环。 2、给铜球加热 3、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金属环 4、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 5、冷却后的铜球又能通过金属环 试着解释这种现象。 活动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研究问题 我的猜测 材料准备 实验步骤 结论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活动三:金属热胀冷缩 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1、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 ,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大多数的金属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是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 学 习 评 价 小组评价 1、填空 水 、空气、 铜和钢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 的结论。 2、判断 所有的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3、选择 4. 把压瘪了的乒乓球,浸人开水里烫一下,让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的原理是( ) ① 液体的热胀冷缩 ② 气体的热胀冷缩 ③固体的热胀冷缩

6、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学内容:热是怎样传递的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探 究 活 动 活动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1、把金属条的一端第2根 第2根 第2根 第3根 第3根 第3根 第4根 第4根 第4根 根据P39页实验填写以下记录表 排列顺序 在左边加热 下落时间 排列顺序 在右边加热 下落时间 排列顺序 中间加热 下落时间 第1根 第1根 第1根 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2、交流手的感觉。 3、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4、根据材料,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 实验中教师要把握我们的发现 活动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两个发展方向: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和火柴下落时间和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描述热如果在一块金属片中间加热,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试着画出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学 习 评 价 小组评价 在传递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点。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3、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4、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让学生尽可能亲身1、名词解释:热传导 体验,以发展学生对热传2、填空 递的认识,活动中要特别热总会从温度较( )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 )的一端。从温度 ( )强调注意安全 的物体向温度( )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