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微观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问题与应用

3.这是一个热天,博特口干舌燥。下面是他对一瓶水的评价: 第一瓶评价 7美元 第二瓶评价 5美元 第三瓶评价 3美元 第四瓶评价 1美元

A.从这种信息中得出博特的需求表。画出他对瓶装水的需求曲线。

答:

表7-1 博特的需求表 价格 大于7美元 7~5美元 5~3美元 3~1美元 1美元以下 需求量 0 1 2 3 4

图7-4 博特的需求曲线

B.如果一瓶水的价格是4美元,博特买多少瓶水?博特从他的购买中得到了多少消费者剩余?用你的图说明博特的消费者剩余。

答:如果价格是4美元,博特买2瓶水。他从购买中得到了4美元的消费者剩余。如图7-5所示,博特的消费者剩余是4美元(7-4+5-4=4)。

图7-5 博特的消费者剩余

C.如果价格下降到2美元,需求量如何变动?博特的消费者剩余如何变动?用你的图形说明这些变动。

答:如果价格下降到2美元,需求量增加到3,博特的消费者剩余增加到9美元。如图7—6所示,博特的消费者剩余增加到9美元(7-2+5-2+3-2=9)。 6.在过去几十年间生产立体声音响系统的成本减少了。我们考虑这一事实的某些含义。

A.用供求图说明生产成本下降对立体声音响系统价格和销售量的影响。

图7-10 立体声音响系统供求图

答:成本下降使供给曲线从S1向右下方移动到S2,立体声音响系统价格从P1下降到P2,销售量从Q1上升到Q2。

B.用你的图,说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成本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从面积AP1E1增加到面积AP1E2。生产者剩余也增加了,从面积B1P1E1增加到面积 B2P2E2。

C.假定立体声音响系统的供给是非常富有弹性的。谁从生产成本下 降中获益最大——立体声音响系统消费者还是生产者?

答:假定立体声音响系统的供给非常富有弹性,那么,消费者从生产成本下降中获益最大。 10.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加利福尼亚许多地方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A.用水市场的图形说明干旱对水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答:干旱使水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S向左上方移动到S。水的均衡价格从P0上升到Pl,均衡数量从Q0下降到Ql。

B.但是,许多社区不允许水价变动。这种政策对水市场有什么影响?用你的图说明会出现短缺还是过剩。

答:这种政策使水市场发生了短缺。水的供给量Q2小于水的需求量Q3,如图7-16。

图7-15 市场供求图

图7-16 水价固定时的供求图

C.1991年《华尔街日报》上的读者来信指出,“要求所有洛杉矶居民在他们1986年用

水水平的基础上从3月1日起减少10%的用水,从5月1日起再减少10%。”作者根据效率和平等原则批评这种政策,他说:“这种政策不仅奖励那些在1986年‘浪费’水更多的家庭,很少能鼓励那些还能再减少用水的消费者,[而且]??惩罚了那些无法立即减少用水的消费者。”洛杉矶这种制度在哪一方面使水的配置无效率?又在哪一方面看来并不公平? 答:这种制度没有把水卖给对它评价最高的人。要求每个消费者都同比例减少自己的用水量,那些平时用水很浪费的人减少这个比例的用水对他的效用不会有多少影响。但那些平时已经很节水的人减少相同比例的用水,会使他们的消费者剩余大大减少,因为他们对水的评价比浪费水的人高,但市场又不能满足他们的交易要求。另外,这种制度没有给人们一种主动节水的激励,人们只要将用水量减少规定的比例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更多的用水了。所以,这种制度使水的配置无效率。

这种制度对平时节水的消费者不公平。因为他们每再节省1单位水的成本要大于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但他们又和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被规定了相同的节水比例。

D.假设洛杉矶改为允许水价一直上升到需求量等于供给量。这会使水的配置较有效率吗?按你的观点,这种做法比报纸文章中提到的同比例减少用水公平呢,还是不公平呢?什么方法能使市场解决方法更公平?

答:允许水价一直上升到需求量等于供给量,这会使水的配置较有效率。市场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手段。这种做法与报纸文章中提到的同比例减少用水存在一样的问题,是不公平的。水价上升,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可以比平时很节水的消费者更容易地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水费支出。可以采取适当的补贴使市场解决方法更公平。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问题与应用

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如何把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变动与税收收入进行比较?并解释之。

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我们可以用税收前后的总福利来比较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变动与税收收入,看税收前的福利与税收后的福利谁大谁小。税收前的福利=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税收后的福利=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税收收入。税收前的福利大于税收后的福利,说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反之,则小于。

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说明无谓损失。说明税收收入。

答: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E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C+F表示减少量)。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C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E+F表示)。

图8-1 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

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

的无谓损失越小。因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

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

2.评价以下两句话。你同意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A.“如果政府对土地征税,富有的地主就将把税收转嫁给他们贫穷的佃户。”

答:同意。因为佃户对土地的需求基本是无弹性的,而税收总是市场中弹性较小的一方承担的多。所以,地主可以把税收转嫁给贫穷的佃户。 B.“如果政府对公寓楼房征税,富有的房东就会把税收转嫁给他们贫穷的房客。” 答:部分同意。在短期内,对于公寓楼的需求基本是缺乏弹性的,因为寻找新住处需要一定时间。此时,房东会通过提高房租或减少对房屋的维修投入将税收转嫁给房客。但是,对公寓楼的需求在长期中是较富有弹性的,房客可以去选择更廉价的住处。因此,房东和房客将分担这项税收。

6.有一天上完经济学课以后,你的朋友建议,对食物征税是增加收入的一个好方法,因为食物的需求是完全无弹性的。在什么意义上说,对食物征税是增加税收收入的“好”方法。在什么意义上说,这并不是增加税收收入的“好”方法。 答:从理论上说,对食物征税是增加税收的“好”方法。首先,食物的需求是完全无弹性的,人必须吃饱肚子,食物买者承担了全部税负。其次,税收的无谓损失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弹性。食物的需求完全无弹性,食物税不会改变市场配置,没有无谓损失。政府的税收收入等于消费者的损失。

但从实际中看,为了使食物税没有扭曲经济激励,必须是对没有经过加工的、最基本最原始的食物征税。但是食物各种各样,它们的价值取决于其营养、口感、卫生状况、精细程度等等。因此,食物的需求实际上是有弹性的。对食物征税,会使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粗劣的、低廉的食物。扭曲了对市场的激励,有无谓损失的存在。 10.大多数州对购买新汽车征税。假定现在新泽西州要求汽车中间商每卖一辆汽车向州政府交100美元税,并计划在下一年把每辆汽车的税增加到150美元。

A.说明这种税收增加对新泽西汽车销售量、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的影响。这种税收使新泽西汽车销售量下降,消费品支付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B.做一个表,表示税收增加前后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的水平。

图8-5 新泽西州汽车市场供求图

表8-1 税收增加前后福利变动表 100美元税收时 150美元税收时 变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