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5套中考模拟卷】河南省鹤壁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附5套中考模拟卷】河南省鹤壁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河南省鹤壁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B.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含有钾、氯、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自然界的物质既有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也有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例如金在自然界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故C错误;

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D正确。故选D。 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人生石灰

C. 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大于7,逐渐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值减小到7,最后小于7,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符合题意;

B、室温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先减小,恢复至原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由于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终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氧化钙前相等,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立即产生沉淀,当硫酸钠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时金属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当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

Mg+2HCl═MgCl2+H2?242,

Fe+2HCl═FeCl2+H2?56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

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铁,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铝片浸入氯化镁溶液中 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 C.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D.碳酸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位于镁之后,铝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总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Ca(OH)2+CO2=CaCO3?+H2O,每44份二氧化碳生成100份碳酸钙沉淀,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

D、碳酸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Na2CO3+2HCl=2NaCl+CO2?+H2O,每106份碳酸钠生成44份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4.4.5g 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0.4g 氢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恰好使上述产生的 MgCl2 和 AlCl3 完 全转化为沉淀,则生成 NaCl 的质量为( ) A.23.4g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H~HCl~NaCl,则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

B.29.25g

C.11.7g

D.5.85g

H~HCl~NaCl158.5 0.4gx10.4g= 58.5x则x=23.4g,

故生成NaCl 的质量为23.4g。故选A。 【点睛】

解决本题的技巧在于发现最终生成的氯化钠中氯元素全部来自于与镁铝合金发生反应的盐酸,这样就把看似无法解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转变为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从而巧妙地解决问题。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 CO2,在氧气中燃烧有 CO2 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但是盐溶液,A选项错误;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B选项错误;根据原子守恒生成物中含有C元素,则反应物中必定含有C元素。氧气中没有C元素,那么燃烧的物质中必定含有C,C选项正确;紫色石蕊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D选项错误;故选择C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橡胶和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草木灰(含K2CO3)和硫酸铵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B.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例如2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故错误; C.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错误;

D.草木灰显碱性,与铵态氮肥反应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正确。 故选:D。

7.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午餐食物的一部分,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米饭含有糖类较多,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鲜酿橙汁主要含有维生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鱼肉与蛋类富含蛋白质,选项C符合题意; D、西红柿富含维生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反应原理为SiO2+4HF=X↑+2H2O,则X为( )

A.F2 B.SiH4 C.O2 D.SiF4 【答案】D 【解析】

B.鲜酿橙汁

C.鲫鱼炖蛋

D.凉拌西红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