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64唐宋名家词 - 2016自考必过笔记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07564唐宋名家词 - 2016自考必过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细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情景特色:词写思妇独居的困惑和迷茫,意旨飘忽。通阕以景展情,景移情换。

《采桑子》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苼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创作主题:写失却游春伴侣后的必然孤独心理,情感缠绵沉着。冯延巳很可能是借男女失意之事以托意某一时期党争的失败。

《清平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这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写景词,它以暮春晚景为描写对象,从中折射出闺中女子的淡恨轻愁,娇贵可思。

《谒金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名句:“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两句的写作特色:词写闺怨,不过这位含怨的闺妇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女子,因而在写景抒情上,便有一种纤细委婉的特别风致。“乍”是未曾料及的意思,它喻示了女子情绪变化的突然性。春风春绉池水,自然也搅乱了女子的心。“绉”字不仅定出了春风吹掠水面后的形态特征,而且其微波细浪的描写,也十分符合贵族女子在情感萌生后又加以自我抑制的心理特征。

《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风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李璟 李璟,史称中主,与后主李煜齐名,世称南唐二主。南唐、西蜀是填词创作中心。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词中游荡着的这种迟暮虚幻之感,或许融入了对南唐风雨飘摇、国运式微的忧虑与感伤,词境也因而显得悠远阔大。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王国维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写荷花不写盛开的芙蕖,而写未来的菡萏,则更显珍贵稚嫩。然而秋天的摧残也就愈加让人惊心了。荷叶虽遭秋风掠杀,但翠色如故。一种顽强的美的生命力正是由此郁郁而出。故起句貌似叙写平淡,实蕴含着郁勃的生机。“西风”句交待菡萏、翠叶香销凋残的环境和原因。既有对秋就业零落的伤情,也有对自身生命同此憔悴的哀怜。

其他辅助资料:《摊破浣溪沙》,又名《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句。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李煜 李煜,字重光,自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葺,笑向檀郎唾。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缤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1、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感觉的复合和转换是此词的最大特色。词写宫中夜晚歌舞宴乐之盛况,而笔触多端,自然表现出俊逸神飞之致。起两句写视觉所见,写出一群女子的形象,三四句写歌乐奏起,是写听觉,换头两句写嗅学和味觉之美,末两句则是视、听等多种感觉的复合,全词通过感觉的不停转换,突出了主人多方面的审美感受,详尽铺张而不吝笔墨。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创作背景和主题:这是一首描写男女幽会的小词,相传是李煜为小周后而作。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这首词题咏本事,以寒砧捣练为核心,描写了思妇一夜无眠的苦闷和烦躁心理。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情景描写的特点:起两句即拈出离愁别恨,全词凄哀的情调由此而奠定。且末句两个“更”字和一个“还”字,更是形象地表现了愁肠百结,欲罢不能的心灵创伤。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1、创作主题:此词描写了身处围城之中的李煜无奈、惆怅、惶恐、凄然欲绝的复杂心理。2、“赋”的抒情方式:作者抒发的情感主要是通过时空环境的转换表现出来。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相识干戈。一理归为臣虏,沈腰潘鬂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创作主题:这是李煜对当年降宋情景的追赋之作。上阕是对南唐全盛时的回忆。下阕主题,转折自然无痕。换头两句,借用“沈腰”、“潘鬓”两个典故,写出了自己归为臣虏后,精神和肉体上所受到的巨大摧残。结拍三句是对鉴别南唐最后一记得的惨痛回忆。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对比艺术:起笔直入“恨”事,是由梦魂带来的难以忍受的今昔对比,以及梦里逍遥和现实冷峻的残酷事实,所以“恨”由梦生,是梦事的虚幻带来了作者内心的隐痛。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滋味在心头”上阕极写孤独之感,离别之愁黯然而生。下阕直抒胸臆而意思层深。“剪不断”者乃自求解脱而不能也;“理还乱”则是“剪不断”后的退一步行为,欲理清

思绪,平定自己,然也是徒然而已。着一“乱”字,其愁绪纷繁可知。结句由剪、理之无功而慨叹“别是一番滋味”,则味外之味,岂可明言?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创作特色:今昔之感与虚实结合,全词以往事与今景对写,一虚一实,动人心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不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写亡国被俘后的悲苦之情,以梦境的“一晌贪欢”与冷酷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鲜明的今昔对比中凸显隐埋心底的深哀巨痛。起笔用倒叙手法,先写梦醒后的感受,后情景之悲渲染尽致。“梦里”两句,忆梦中情事,贪欢历历,语似轻闲,实痛苦莫名。“独自莫凭栏”,乃自我告诫之语。“流水”两句紧承此意,说出人生将尽的悲哀。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评说李煜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江向东流。

如何通过三层对比来表达主题的?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都是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李煜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确实是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但李煜柔弱的性格特点使他不可能由此而激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而是将自己完全抛却,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等候人生终曲的春天起。

第三篇北宋名家词

潘阆 《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下阕继续回忆观潮,而笔锋由观潮人转向弄潮儿。 寇准 《踏莎行》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常常,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谈连芳草。

名句“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着力描写静的境界:从莺声渐老到画堂人静到倚楼无语,或描写静的环境、静的氛围、静的动作,都以静为核心,从中折射出女子苦闷难遣的心态。

林逋 人称“梅妻鹤子”,其七言律诗《山园小梅》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被后人称为咏梅绝调。《疏影》、《暗香》更因此成为后人填写咏梅词人之调名。

《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阙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金谷年年)知作者林逋此作既出,引起了梅尧臣、欧阳修的竞胜心理,他们各自填了一首相同题材的《苏幕遮》(梅尧臣)和《少年游》(欧阳修),以此夸能。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这三首咏春草的词并称为“咏春草绝调”。

柳永 柳永,原名柳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别名柳七,福建省祟安县人。著有《乐章集》。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常常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岩、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分析此词的铺叙?慢词在笔法上讲究铺叙,柳永此词的铺叙特点值得重视。上阕写别时情景,序事闲暇,有首有尾。先写离别前的环境气氛,次写饯行的地点:都门长亭。再写离别的具体过程。留恋、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到念去去、千里烟波,逐层描写,视点由近到远,而离别之情则日显其深。大凡离别的时间、地点、氛围、离别的表情、动作和心理,都备足无遗。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以这两句所表现的执着精神,而把它喻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种境界。2、创作主题:这首以思念情人为主题,表现了柳永在离别情人之后挥之不去、难以自拔的相思之情。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词中描写的女性特点:这首词是以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属代言体。柳永叙写思妇心境,没有丝毫的藏藏匿匿,躲躲闪闪,而是想什么说什么,反复说明,多维展示。

《谜仙引》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庸觑。常只恐、宴乐蕣华偷换,光阴虚度。已爱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1、创作主题:柳永的这首词,就以歌女自述的方式。倾诉了欲结知音、脱离魔窟的强烈愿望,从中也浸润着柳永的同情和怜悯之心,闪耀着人道的光芒。2、描写歌妓的特点:词的上阕通过对歌妓生活、品格和心理的描写,委婉地表示落籍从良是歌妓珍重人生的惟一出路。下阕即由此宕出困惑,转出希望。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月迁延。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鸣咽、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戚氏(晚秋天)知作者,这首《戚氏》便为柳永首创,前后三叠,212字,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宋人将之与《离骚》媲美。

创作主题:此词或作于柳永外放荆南期间。柳永平生大志,至此基本折断。而当此困于驿馆、前路迷离之际,反思自己一生的行历,勾画出自己深陷于懊悔与自责之中的孤独身影。可视作柳永一生的缩影。

《夜半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