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期末复习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外国文学期末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崇高理性以及艺术上的规范化便应这种需要而产生了。

41、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古典主义要求作家们在创作中必须体现的一个最高原则,即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因此,歌颂贤明君主的文治武功、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宣扬公民的义务与责任,成为作家们表现的重要主题。②思想上崇尚理性。古典主义作家往往借助于各种形式,强调人们的行为应收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谴责非理性行为,表现荣誉、责任、义务等理性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对王权的妥协。③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古典主义作家大力提倡向古代学习,并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创作题材,再按照法国专制政体的需要,与拥护王权、崇尚理性联系在一起,采用借古喻今的方式,进行创作,以表现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与主题内容的规范化相一致,古典主义戏剧家还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规则之一,它要求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舞台上表演的自始至终,只有一件事在一地一日里完成。”古典主义作家还把文学体裁也进行了严格的界定,规定悲剧为“高雅”的体裁,而喜剧则是“粗俗”的体裁,表现的人物是平民百姓或破落的小贵族,可以使用日常用语等等。

42、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

阿巴贡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的剧作《吝啬鬼》的主人公。阿巴贡是个高利贷者,为了金钱,他要儿子娶个又老又丑的有钱寡妇,要女儿嫁给富有的、年过半百的老头。他放高利贷,儿子是借债人。儿子追求年轻美貌的玛丽亚娜,阿巴贡却要娶她做续弦,还要姑娘带进一笔丰厚的陪嫁,闹得父女为仇,父子反目。儿子的仆人为了帮助小主人,故意拿走阿巴贡埋在花园的一万金币。阿巴贡不见了金币,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要求开动一切国家机器,替他找回这“命根子”。当儿子用那一万金币要挟他时,他马上不要玛丽亚娜而要金币。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莫里哀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他爱财胜过一切,金钱是他的命根子,他把搜刮来的钱埋在地下,在生活上吝啬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金钱的贪欲泯灭了他的良心,父子之情、天伦之乐全部淹没在金钱至上的冷酷之中。阿巴贡成了“守财奴”、“吝啬鬼”的代名词。

43、答尔丢夫形象。

答尔丢夫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的主人公。他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徒、伪教士的典型。贪食贪睡贪财贪色是他的本性,上帝是他的工具,虚伪是他的手腕。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普遍性,人们从生活中的宗教界人士以及冒险家身上不难看到他的影子,这个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他跨越国界,飞渡时空,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44、弥尔顿长诗《失乐园》的思想内容。

《失乐园》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杰出诗人弥尔顿的代表作。长诗取材于《旧约?创世纪》,全诗共12卷,主要叙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魔鬼

撒旦的诱惑下,违背了上帝的戒规,偷吃了智慧之树上的果子,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故事。长诗通篇贯穿了诗人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在长诗中,诗人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反抗权威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形象,这就是撒旦。作为清教徒,诗人违背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把上帝写成一个专横的暴君,而把反叛上帝的天使撒旦的形象放在中心,刻画得有声有色。诗人赋予这一形象以双重的性格。其一,他斗志昂扬、不屈不挠地反抗折上帝的权威。这个长着翅膀、背负巨盾、手握长矛的大汉,果断坚毅、满怀仇恨,他率领众天使与残暴的上帝交战,以打乱上界的秩序。败北后被打入地狱,忍受着瘴气与烈火的熏灼,但撒旦及其同伴并未屈服。在地狱中,他团结同伴,自立为王,准备继续同神的权威作斗争。借助这一形象,诗人反映出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者们毫不气馁的斗争精神。其二,他骄矜自大,为非作歹,这也是他成为堕落天使的重要原因。他看到人类始祖生活得幸福,就想袭击他们生活的乐园,把他们从上帝的手中夺走,使之屈从于自己的势力之下。他的好战,又使他的暴虐性子不断发作。他在四周散布死亡,致人于毁灭,以期自己成为新世界的主宰。透过他的这一性格,诗人暗示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这首长诗规模宏伟,格调高昂,表现了资产阶级清教徒的革命思想。

45、《伪君子》主题和艺术特点。

《伪君子》通过对心如蛇蝎的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揭露与鞭挞,矛头直指教会,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引起了人民群众对宗教教义和宗教上层人物的怀疑,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分教会的民主倾向。对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的揭露与鞭挞,就是《伪君子》的主题。

《伪君子》在艺术上渗透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情节单纯集中,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时间在24小时之内,地点在奥尔贡家的客厅,情节全安排在同一地点而不显勉强,艺术上构思精巧。再者,全剧结构严整紧凑,喜剧冲突集中,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基本特征性格鲜明。答尔丢夫虽然到第三幕才出场,但通过前两场开场人物的议论,收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他的作为、欺骗、影响和权威笼罩了一、二幕,被摆在两派争论的焦点上,这样就收到了单刀直入、一举数得之效,为剧情的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第三,喜剧还有机地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如打耳光,隔墙偷听、桌下藏人,这是民间闹剧的因素;波奈尔夫人与子孙们的吵闹,奥尔贡的专横,大密斯的反抗和被撵出家门,这是风俗喜剧的因素;奥尔贡几乎家破人亡,这又是悲剧因素。这种独具风格的喜剧手法,使作品既有滑稽戏谑的情趣,又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第四,剧中人物的语言高度个性化。答尔丢夫的语言矫揉造作,堆砌词藻,长篇大论地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道丽娜语言犀利、明快、生动、朴素,显示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46、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它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的民族文学。18世纪是一个过度世纪,各种创作方法在这个时期都有长足的发展。其中的卢梭传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前浪漫主义、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等,直接成为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前奏;而狄德罗传统、菲尔丁传统,又直接影响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并为长篇小说的成熟做了最后一次努力。莱辛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席勒和歌德以其

巨大的成就把民族文学推向了高峰,迎来了德国文学的古典时代。

47、18世纪文学的特征。

①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启蒙文学成就最高,两种主要创作方法在该时期都有只质的飞跃,直接为19世纪亮两种主要思潮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继英(16世纪)、法(17世纪)、后,德国在18世纪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学。②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它与17世纪古典主义同属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启蒙主义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③启蒙文学自觉的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普通情感,这在文学的人民性方面前进了一大步。④创造性的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等。

48、启蒙运动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表现。它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具有全欧性质的又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是清算“中世纪废物”(列宁语),为资产阶级革命做思想准备,为新的社会经济关系而斗争;但由于这个运动在各国的发展不平衡,任务也不完全相同。英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做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其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愚昧,学会理性思,从而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的任务。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国家。

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首先就是要用那个永恒的理性及建筑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摆脱愚昧、麻痹世人的宗教迷信的谎言;另一方面,还要从政治上,用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为实现自由、平等、博爱、基于天赋人权的理性国家而奋斗。

49、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德国启蒙运动发展到70年代,出现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反封建达到高潮的表现、参加这个运动的作家大都是青年,他们不满于启蒙运动的温和精神,不满于统治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大喊大叫,崇尚天才和叛逆;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崇尚自然和自我。狂飙突进运动并无明确目标,往往带有个人反抗的狂热 ,是一个具有德国特点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在意大利,也产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哥尔多尼,其代表作是《女店主》和《一仆二主》。

50、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成就。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是笛福、斯威夫特和菲尔丁,此外还有理查生等。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开创了英国文学中讽刺传统,对后世影响很大。理查生是一位长于使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帕美勒》和《克拉丽莎》。菲尔丁是英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

说家,代表作《汤姆?琼斯》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菲尔丁把英国和欧洲小说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作了充分的准备。

51、法国启蒙运动文学成就。

法国的启蒙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内容也特别丰富。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波斯人信扎》,是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伏尔泰著述甚丰,重要作品有小说《查第格》、《老实人》和《天真汉》。狄德罗主要有三部哲理小说《修女》、《拉摩的侄儿》和《宿命论者雅克》。卢梭的文学作品有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体小说《忏悔录》,书信体哲理小说《新爱洛绮丝》。博马舍是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主要著作有《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

此外,勒萨日的小说《吉尔?布拉斯》和《瘸腿魔鬼》承袭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

52、18世纪德国民族文学成就。

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美学理论和戏剧理论著作主要有《拉奥孔》和《汉堡剧评》,戏剧代表作是《爱米利娅?迦洛蒂》。70年代-8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出现了大戏剧家席勒和大诗人歌德。席勒的代表作是《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代表作是《少年维特的烦恼》和《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

53、莱辛的《拉奥孔》的美学思想。

《拉奥孔》探求的是诗与画的界限。作者一反“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声的诗”的传统观点,从两种艺术的媒介、目的、效果方面进行比较,认为诗表现的是连续的动作,是性格形成过程;而画、雕塑则只是性格的完成或那富有包孕性的片刻,因此,诗比画更有表现力。作者还借古代拉奥孔父子被毒蛇缠死这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探讨了古代艺术审美特征。

54、为什么说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阴谋和爱情》通过宰相瓦尔特之子斐迪南和宫廷音乐师米勒的女儿露易丝的爱情悲剧,写出第三等级平民与特权贵族的矛盾和冲突。这布剧作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原因是:①剧本勇敢的把当时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戏剧舞台,把7000人卖到美国去镇压独立革命,换钱享乐和谋杀前宰相等情节均实有其事,席勒以超人的胆量揭露了庸鄙陋的黑暗现实。②作者公开站在平民的一边,维护了尊严,谴责了达官贵人。细了真实的写出了德国平民那种“力所能及”的最高反抗行为,表现了德国市民资产者的弱小。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除封建迫害的因素外,也有自身的因素,斐迪南表现出较多的贵族个人主义意识,因而招致嫉妒,自以为有权处死露易丝;而露易丝也过于柔软,为了救父亲写了致命的假情书,成为“阴谋”的牺牲品。剧本除“爱情”外,还有一条“阴谋”的线索,通过宰相瓦特尔和其秘书伍尔牧的线索,为“爱情”悲剧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背景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