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计算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交通工程计算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名词解释1. 第30小时交通量指一年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号第30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2. 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时段和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人和车辆通过车道或道路上的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3. 流率是指把不足1h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4. 交通延误是行驶在路段上的车辆由于道路环境、交通管理与控制及其他车辆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的时间。

5.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内部的运行条件及其影响驾驶员与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

6. 交通量又称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 7. 行程时间是指车辆驶过道路某一路段所需的总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延误时间。

8. 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

9.交通工程学是以人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综合处理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10. 车头时距是前后两辆车通过车行道上某一点的时间差,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

11. 区间平均车速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之比。

点速度:指车辆经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断面的瞬时速度。 交通流密度:是指某一瞬间,单位长度道路上存在的车辆数

填空,1、完成交通运输任务需要的三个要素是 路线 、载运工具、枢纽站。 2、驾驶员视觉特性中的视力包括静视力、动视力和 夜视力 。

3、驾驶员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把右脚移到制动踏板上所需的时间,称为 反应时间 。

4、描述交通流的宏观参数分别是流量、速度和 密度 。 5、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对象是 交通流 。

6、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目标是 安全 、畅通。

7、平面交叉口的交错点有分流点、交汇点、 冲突点 。 8、描述交通流的微观参数有车头时距和 车头间距 。 9、交通调查的主要对象是 车流 。

10、五大运输方式包括 公路 、铁路、水路、航空、管道。 判断驾驶员的信息80%来自于视觉。 ( ) 暗适应需要的时间比明适应长。

( )

高速公路上道路的交叉都是互通式立体交叉。 ( )

汽车的行驶速度越高,驾驶员视野越宽。 ( ) 驾驶员疲劳只是体力疲劳。 ( )

流动车法和跟车法的区别之一是跟车法一般不允许超车。 ( )

一般在同样的道路条件下,时间平均车速的值要略低于区间平均车速值。 ( )

观测速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那个速度值,称为最常见车速。 ( )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般指单向的。 ( )

10. 驾驶员目测距离、估计时间等都属于“深度知觉”。

1. 已知某公路的畅行速度为80km/h,阻塞密度为110辆/km,速度——密度关系为线性关系。问: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是多少?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 1.

解:(无单位扣1分)

最大流量Qm?Vf2VfKj4??80?110?2200辆/h 4车速 Vm?80?40km/h 2

2. 用流动车法进行交通量调查时的记录统计见下表,分别计算东行和西行的交通量、平均行程时间及双向总交通量。

流动车法调查记录表 行驶方与测试车逆向行超越测试车的被测试车超越的行程时间 向 驶的车辆数(辆) 车辆数(辆) 车辆数(辆) (min) 东行 西行 X东=84.0 X西=111.5 Y东=1.5 Y西=0.5 Z东=1.0 Z西=1.0 T东=2.61 T西=2.42 注:以上数据为往返行驶6次的平均值。 2.

解:(无单位扣1分,只写公式得2分。)

Q东?X西?Y东?Z东T东?T西X东?Y西?Z西T东?T西?60?111.5?1.5?1.0?60?1336辆/h

2.61?2.4284?0.5?1.0?60?996辆/h

2.61?2.421.5?1.0?60?2.59min 13360.5?1.0?60?2.45min 996Q西??60?T东?T东??Y东?Z东?Q东?60?2.61?T西?T西??Y西?Z西?Q西?60?2.42?该路段的双向总交通量为1336+996=2332 辆/h

3. 某测站测得的连续各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数如下表,计算高峰小时交通量、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某路段高峰小时的交通量统计 观测时段 7:00- 7:05- 7:10- 7:15- 7:20- 7:25- 7:30- 7:35- 7:05 7:10 7:15 7:20 7:25 7:30 7:35 7:40 流量(辆90 92 116 115 116 119 158 150 /h) 观测时段 7:40- 7:45- 7:50- 7:55- 8:00- 8:05- 8:10- 8:15- 7:45 7:50 7:55 8:00 8:05 8:10 8:15 8:20 流量(辆184 176 130 132 119 108 129 133 /h) 观测时段 8:25- 8:30- 8:35- 8:40- 8:45- 8:50- 8:55- 8:30 8:35 8:40 8:45 8:50 8:55 9:00 流量(辆114 100 95 104 109 99 95 /h)

3.

由表计算可知,高峰小时为7:20-8:20, 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654辆,(2分)

1654?0.75 7:40-7:45为最高5min,所以PHF5?184?12最高15min为7:35-7:50,所以

1654PHF15??0.81

510?4

简答题1. 试述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3)交通流理论(4)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5)交通规划(6)交通事故与安全(7)交通管理与控制(8)停车场规划(9)公共交通(10)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交通环境保护)(11)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展开阐述。

2. 试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之间的区别及大小关系。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1h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可通行能力: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1h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设计通行能力: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要求道路所能承担最大小时交通量。

关系:基本通行能力大于可通行能力大于设计通行能力。 3.试述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必须从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少一个方面扣2分。 4. 试述“线控”系统的定义、基本参数及应用条件。

交通主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是一维信号控制,又称“线控”系统,主要用于城市的主干道上。

基本参数: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 应用条件:(1)纳入信号协调控制的交叉口应采用相同的信号周期。(2)必须具备相同的时间基准。(3)交叉口之间的关联性应较大,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距离应在800米以内。

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展开,否则适当扣分。

5 试述交通信号按控制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特点如何。

(1)定时控制:信号控制机按事先设定的配时方案运行。包括单点和多段定周期控制。

(2)感应控制:在进口道上设检测器,配时方案车流信息改变。包括半感应和全感应控制。

6 试述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的种类、特点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种类: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出租车、轻轨、轮渡、索道等。

7.试述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可采取的措施。

分隔带、设交通岛、设人行横道、设防眩设施、设置道路标志、路面标线、交通信号、变向车道、单向交通、建立交通信息系统、视线诱导标志。 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展开阐述,写够5项即可得满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