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章复习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八上第一章复习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 测量 长度:单位 米 ,符号 m

单位换算: km???m???dm???cm???mm????m???nm

从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10?n从小单位化成大单位乘以10?n

?ABC??0???0?A?BC?10n?1 n位数字0?????0ABC?A?BC?10?n 10a?10b?10a?b

n个0测量 工具:刻度尺 使用:①看(量程 分度值 零刻线)②放:a、令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若

令刻度线磨损从中间的某一刻度量起)b、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若刻度尺较厚,把刻度尺立起来)c、刻度线和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③读: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与尺面垂直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5.62cm准确值:5.6cm准确值估计值:0.02cm ④记

数字估计值

单位

误差 错误

区别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①所用仪器限制 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②测量方法限制 ②读数时粗心 是否可避免或减小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 可避免 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①找出错误数据②所求结果小数点后位数和原数据保持一致(保持分度值不变) 二、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的例子

车辆和联合收割机收割时空中加油机给战机加油

三、运动的快慢 比较运动快慢:①相同时间比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

速度?ms、km??v?s?路程?m、km?ht?时间?s、min、h?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意义)

1ms?3.6kmh1kmh?13.6msms更大一些 匀速直线运动: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计算题格式:①公式②数据代入(含单位)③结果(每一问最终结果用小数,中间可用分数)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及其换算

1、填写下列符号表示的长度单位名称:

km 、m 、dm 、μm 、cm ,mm 。 2、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

的鞋长为24_______. 4、单位换算

2.56dm= mm= km= μm 0.25m= km= nm

7.2×107

m= km= mm= nm 二、长度测量(方法及读数、分度值)

5、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 ; 2. ; 3. ;

4. 6、如图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甲 乙 5 6 7 8 cm 7、如上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cm,合__________mm,合 __________m

8、读数__________cm

9、三位同学分别用三把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正确结果分别是52.1厘米,5.210分米,0.52

米。这三把尺子的最小刻度依次分别是( )

A 毫米、分米、厘米; B厘米、分米、米; C毫米、微米、厘米; D厘米、毫米、分米

10、在物理实验中,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 13厘米 (B)13.3厘米 (C)13.33厘米 (D)13.333厘米

三、误差

1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2、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

13、某同学先后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6cm、2.57cm 、2.69cm、2.58 cm、2.58 cm、2.42cm、2.570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

14、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15、用软尺测物体的长度,如果用较大的力拉软尺,测得的结果将(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定 四、时间测量

16、读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7、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植物生长 B.地球公转 C.气温升高 D.物体受热膨胀

二、参照物的选择(运动静止的相对性)

18、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 C.车窗 D.路边的树

19、一人汽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驰而过,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

此人(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20、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2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22、一列车正以18 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

这个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23、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

D.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

1.3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24、在校运动会短跑比赛中,冠军争夺在小明和小强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小明跑在前面,于是欢呼“小明第一”。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判定小明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小明快过小强的方法是( )

A.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B.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C.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D.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二、速度理解

25、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三、速度单位换算

1 m/s = ㎞/h; 1㎞/h = m/s 26、单位换算:

5.6?103m?__________?m?__________nm 7?105nm?__________?m?__________km 15mm s?___________kmh54kmh?_________s 600mmin?_____________kmh

四、速度计算

27、由速度公式 变形得:(1)求路程S= ;(2)求时间t= 。应

用公式时要注意:运用公式时必须注意单位匹配。如:v用千米/时,则对应的s用 、t用 。若v用米/秒,则对应的s用 、t用 。

28、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8秒钟的速度是7m/s,则它在第4秒钟的速度是多少?在10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9、一列200m长的火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测得它穿过某山洞用了100s,求山洞的长度是多少米?

30、、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31、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

3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s钟内通过的路程是5m,接着用10s钟通过的路程是25m,求前程、后程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33、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min 运动了30m,停了30S,又以5m/s的速度运动了20m,求全程中的平

均速度。

34、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T31 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 (1)T31列车从济南到蚌埠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T32列车从上海西到济南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五、图像

35、(多选)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

与时间关系的是( )

36、(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杭州特快 15:50 20:21 29 1:16 24 5:45 53 7:30 — 车次 自北京起公里 0 站名 T32 杭州→ 北京特快 — 13:20 41 8:33 3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北京 497 济南 979 1458 1664 蚌埠 上海西 杭州 54 3:46 24 23:16 21:40 3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