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之化学考试说明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之化学考试说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考试大纲的说明

(理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是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第Ⅰ卷 选择题(一) 选择题(二) 必考题 选考题 13题 8题 11题 8选3 78分 48分 129分 45分 第Ⅱ卷 注:①选择题(一)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②选择题(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在指导语中明桷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③选考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试题、3道化学试题、2道生物试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1

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及题型示例

化 学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化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2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为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 “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为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三个选考模块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必考内容

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 “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具体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⑴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⑵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⑶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⑷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⑸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⑴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①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②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⑵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

3

断元素的化合价。

③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④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⑦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⑧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⑶溶液

①了解溶液的含义。

②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③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④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⑤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⑷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⑥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⑸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⑥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表达式的含义。 ⑦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⑧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