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绿色农业调研报告(精)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绥滨――绿色农业调研报告(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绥滨农场绿色观光农业发展情况 调研报告

黑龙江省绥滨农场作为黑龙江垦区的大型现代化国有农场之一, 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水平高,产出效益好,基础设施完善,标准化粮田 建设标准高,投入足,可观赏性突出,主要景点拥有投资 4500余万 元建设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和投资 2.58亿元建设的垦区最大的引黑龙 江水灌溉工程,即“龙江第一渠” ,观光农业发展条件好、类型多、 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是垦区观光农业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一、资源优势与条件

(一现代化大农业优势凸显

黑龙江省绥滨农场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现代化国有农场, 南临松 花江,北靠黑龙江,水源丰富,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共有耕地面积 53.7万亩,其中水稻 52.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98%,为水稻专业 场,其中江水灌溉面积 25万亩,其它 1.1万亩为玉米。近年来,绥 滨农场牢固树立 “ 以渠养稻,以稻兴场 ” 理念,强硬件、抓软件,全力 打造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场, 全场采取统一供芽种、 统一集中大棚基地 育秧、统一测土配方施肥、 统一技术措施标准、统一航化作业健身防 病等 “十统一” 措施, 不断提升农场农业标准化水平, 提高粮食产量, 2010年粮豆亩单产突破 650公斤、总产突破 35万吨、商品粮贡献率 达 98%。 在农机更新上, 以引进国内外领先的机械设备为主, 现有先 进整地机械 2242台套、插秧机 2542台、收获机械 568台套,为抢农 时与标准化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抓好产量与效益的同时, 农场以标准化管理为核心重点打造标 准化粮田建设, 对公路两侧进行缩埂增池, 单池面积不小于 0.5公顷, 第一排池子水稻统一进行人工宽窄行插摆。在“五边”建设中,沿线 池埂采取拉线取直、 削肥补瘦、 平整断面、 抹平上光等措施, 达到平、 直、齐、光成梯形的标准,电线杆下砌土堆修型治理。对公路两侧路 基进行统一平整、修型,并进行栽灌木、种花草、做造型,对井灌区 晒水池进行增温设施景观化建设, 起到美化的效果, 对示范通道上靠 近公路南侧的排水沟进行修型并铺设彩砖,实现示范通道花园式管 理,增强了可观赏性。

(二 “龙江第一渠”

绥滨农场依靠毗邻黑龙江的天然优势,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 2.58亿元建设了黑龙江首个大型水利提水灌区,即“龙江第一渠” , 设计灌溉面积 30.18万亩,目前全场已经有 25万亩水田实现了江水 灌溉。 采取江水灌溉对于发展绿色农业意义重大, 首先在经济效益上, 引用天然黑龙江水,水质清纯无污染、有机质丰富,水稻产量高、品 质好,市场销售旺盛,同时可降低灌溉费用,节本增效。在社会效益 上,极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建设国 家商品粮和战略后备粮食基地建设的基础。 在生态效益上, 有效缓解 地下水紧张矛盾, 可大大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 避免因地下水位下降 可能造成的地表干化、植被减少,出现土地大面积沙化的危险。 在配套建设上投资 7000余万元的资金,铺设草坪 4000平方米, 对通往渠首的水泥路两侧进行了绿化建设,打造了“龙江第一”景观 石、 “灵泽献瑞铁索桥” 、语台、帆型雕塑、植物园等多处景观建筑。 农场还开发建起水边垂钓、特色餐饮、生态观光等旅游休闲景点。 。

2007年 12月,绥滨农场龙江第一渠风景区被黑龙江农垦日报社评为 “读者心中的北大荒旅游胜景” 。

(四现代农业科技园

2009年底开始规划建设的绥滨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是农场投 资最多、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实力最强的科技展示园,园区紧邻场 部西外环,总占地面积为 3000亩,总投资 4500万元,科技园共分为 办公区、科研示范区、苗木生产区和旅游观光区四部分。

办公区位于植物园东侧, 是全场农业科研和园区运转的中枢, 建 有集 “科研站、 植保站、 气象站、 林木实验站、 土壤化验室、 图书馆、 场史馆、 多功能会议室” 为一体的 “现代农业研发中心” 办公楼一栋, 总建筑面积为 3300平方米; 左侧建有 5000平方米的连栋式智能温室 一栋,内设热带雨林区、无土栽培区、水耕栽培与基质栽培展示区、 生态餐厅区、花卉种植区、 花卉培养中心展示区等六个区组,重点发 展设施农业,开展温室栽培。

科研示范区主体集中在园区中轴线北部和东部, 是集中展现科研 实践、成果展示、技术推广的核心区。区内水田示范区 180亩、旱田 示范区 75亩、瓜果蔬菜采摘区 90亩,科学规划了由种子、植保、栽 培、土肥、有机瓜果疏菜、高产攻关等实验项目组成的示范小区群。 区内全部采用江水灌溉, 水泥硬化沟渠, 并搭配彩砖对田间路和通行 路进行硬化和美化。

苗木生产区在科技园区占地面积最大,达到 2000亩,主要是苗 木生产、 新品种引进及培育。 现有苗木品种 80余个, 年生产苗木 2000余万株。

旅游观光区贯穿于园区东西轴线两侧, 与办公区小景观和科研示

范基地大农业景观浑然一体,重点建有植物园、苗木基地、人工湖水 天堂、智能化阳光温室休闲天地、水稻基地、旱田基地、瓜果疏菜基 地等,以引黑龙江活水为轴线,运用公园式设计理念,采用植物园上 百种景观苗木、 各种名贵花草及亭台楼榭、 休闲设施进行不规则布景, 置身其中大农业的壮观和自然美景尽收眼底, 让人心旷神怡, 流连忘 返。

二、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果

近几年,在总局“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的指引下, 农场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取得飞速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改革试验 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场、农业部水稻高 产创建示范场、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场等, 承担全国单项投资最 大(1亿元的土地整理绥滨农场核心区项目,新增耕地, 2010年, 实现农场地区生产总值 8.4亿元,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 14517元,企 业利润 2000万元;

目前绥滨农场的江水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 25万亩。使用黑龙江 水灌溉生产的绿色无污染“龙府牌银珠米” ,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 心审核,获准使用绿色食品称号。江灌水稻以其优异的品质,香醇的 口感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接待游客 3000多人次,极大带动了灌区次生经济增长。

现代农业科技园历经两年建设, “现代农业研发中心”综合楼已 经建设完成, 正式投入使用, 连栋式智能温室大棚主体骨架工程已经 全部结束, 内部规划设施正在紧张施工。 预计年底可以全部投入使用。

目前该科技园区已经与东北农业大学、 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省农科 院和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共建关系, 承担起 农业部农技推广示范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农业部阳光工程科技 培训实习基地、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东北农业大学和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试验实习基 地、 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推广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农垦水 稻所试验示范基地。 在试验示范方面, 2011年共开展试验示范 54项, 其中国家级 6项,省级 1项、总局级的 9项,分局级 12项,农场级 15项, 总局分局品种、 肥料、 农药等试验 11项。 目前试验效果良好。 在观光旅游方面, 自园区投入使用至今, 共接待各级观光指导工作组 或参观团 40余次,接待人次超 1500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观光农业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和了解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农场的农业工作重心始终围绕在发 展农业标准化、 提升产量和效益上, 多数干部和群众对于发展观光农 业特点、作用、市场需求认识不深,了解不足。没有意识到观光农业 在促进农场发展,打造农场品牌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现有景区建设项目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绥滨农场已开发的景观项目结构往往过于粗犷和简单, 地域特色 不明显,连接性不强,多数是以观赏性建设为主,缺乏参与性项目建 设,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吸引力不足。

(三活动项目较单一

观光农业旅游活动多停留在观赏、采摘品尝、农家体验层面,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