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生化习题简洁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药大生化习题简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2.根据调节物分子不同,别构效应分为 和 。根据调节物使别构酶反应速度对[S]敏感性不同分为 和 。

三、是非判断题

1.一般酶和底物大小差不多。

2.酶的分类是依据其催化反应类型。 3.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

4.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的到达时间。

5.如果有一个合适的酶的存在,达到化学能阈所需的活化能就减少。 6.在酶已被饱和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地增加能使酶促反应初速度增加。 7.当[ES]复合物的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度也增加。 8.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与所用的底物无关。

9.在极低底物浓度时,酶促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10.如果已知在给定酶浓度时的Km和Vmax,则可计算在任何底物浓主度时的酶促反应初速度。

11.对于酶的催化活性来说,酶蛋白的一级结构是必需的,而与酶蛋白的构象关系很大。 12.在酶的活性部位,仅仅只有侧链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直接参与酶的催化反应。 13.测定酶活时,一般测定+ΔP比测定-ΔS更为准确。 14.在酶催化过程中,[ES]复合物的形成是可逆的。 15.1/Km愈大,表明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小。

16.辅酶、辅基在酶催化作用中,主要是协助酶蛋白的识别底物。

17.变构剂与酶的催化部位结合后使酶的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为酶为变构作用。

18.酶原激活过程实际就是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19.酶经固定化后,一般稳定性增加。

20.作为辅因子的金属离子,一般并不参与酶活性中心的形成。

生物氧化

一、选择题

1.在生物化学反应中,总能量变化符合下列哪一项?( )

A.受反应的能障影响 B.因辅助因子而改变 C.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D.在反应平衡时最明显 E.与反应机制无关

2.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 )

A.从理论上说,在0°K时可以达到永恒的运动 B.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保守和交换的

C.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能自发地从最低能级到最高能级

D.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具有自发地使熵增加的趋向 E.任何系统都自发地使自由能降低

3.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哪种细胞功能( )

A.糖酵解 B.肝糖异生 C.氧化磷酸化 D.柠檬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

4.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 )

A.枢性肺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

D.细胞呼吸受抑制 E.上述的机制都不是

5.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些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 )

A.ATP B.脂肪 C.糖 D.周围的热能 光

6.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藏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

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CAMP D.ATP 酸肌酸

7.正常状态下,下列哪种物质是肌肉最理想的燃料?( )

A.酮体 B.葡萄糖 基酸

D.游离脂肪酸 E.低密度脂蛋白

8.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个学说被阐明的?( A. 巴士德效应 B. 化学渗透学说 C. Warburg,s学说 D.共价催化理论 E. 协同效应

9.下列对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b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比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高 B. 容易从线粒体内膜上分开

C.低浓度的氰化物或一氧化碳对其活性无影响 D.容易和细胞色素a反应 F. 不是蛋白质

10.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 )A.辅酶Q和细胞色素b B.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

E.阳 E.磷 C.氨

) )

C.丙酮酸和NAD+ D.FAD和黄素蛋白

E.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a3

11.关于生物合成所涉及的高能化合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只有磷酸酯才可作高能化合物

B.氨基酸的磷酸酯具有和ATP类似的水解自由能 C.高能化合物ATP水解的自由能是正的

D.高能化合物的水解比普通化合物水解时需要更高的能量 E.生物合成反应中所有的能量都由高能化合物来提供

12.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

化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

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E.通过肉毒碱进行转运进入线粒体

13.寡霉素通过什么方式干扰了高能化合物ATP的合成?( )

A.使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内膜分离

B.使电子在NADH与黄素酶之间的传递被阻断 C.阻碍线粒体膜上的肉毒碱穿梭 D.抑制线粒体内的ATP酶

E.使线粒体内膜不能生成有效的氢离子梯度

14.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

A.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柠檬酸穿梭机制 C.肉毒碱穿梭机制 D.丙酮酸穿梭机制 E.苹果酸穿梭机制

15.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和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

A.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D.ATP酶可以使膜外H+不能返回膜内

E.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二、填空题

1.代谢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 、 和 。

2.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 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 进行的。

3.生物氧化主要通过代谢物 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物的H2O是通过

形成的。 4.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的。

5.填写电子传递链是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NAD → FAD → CoQ → Cytb → Cytc1 → Cytc → Cytaa3 → O2

6.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 ,它是英国生物化

学家

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7.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 内膜上。其递氢体有

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 差,同时被膜上 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Pi → ATP。

8.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部位是 、 和 。 9.绿色植物生成ATP的三种方式是 、 和 。

+

10. 每对电子从FADH2转移到 必然释放出两个H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11. 细胞色素P450在催化各种有机物羟化时,也使 脱氢。

12.以亚铁原卟啉为辅基的细胞色素有 、 、 。以血

红素A为辅基的细胞色素是 。 13.NADH或NADPH结构中含有 ,所以在 nm波长处有一个吸收峰;

其分子中也含有尼克酰胺的 ,故在 nm波长处另有一个吸收峰。当其被氧化成NAD+或NADP+时,在 nm波长处的吸收峰便消失。 14. CoQ在波长 nm处有特殊的吸收峰,当还原为氢醌后,其特殊的吸收峰 。

15.过氧化氢酶催化 与 反应,生成 和 。 16.黄嘌呤氧化酶以 为辅基,并含有 和 ,属于金

属黄素蛋白酶。它能催化 和 生成尿酸。

17.单胺氧化酶以 为辅基,它主要存在于 ,它能催

化 、

等单胺类化合物 。

18.体内CO2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 。 19.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而线粒体内侧

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

20.NADPH大部分在 途径中生成的,主要用于

代谢,但也可以在 酶的催化下把氢转给NAD+,进入呼吸链。 21.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 和 两种。

22.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发生的部位是在 之间; 之间;

之间。 23.用特殊的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

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 ①鱼藤酮抑制电子由 向 的传递。

②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 向 的传递。 ③氰化物、CO抑制电子由 向 的传递。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