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试题(1)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微机原理》试题(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微机原理》试题(1)

开课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类别:统招

考试性质: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八 10 九 10 十 10 课 程 号:1510113002 适用学期:2012-2013(2) 共( 4 )页 适用班级:通信1001 电子信1001、1002 电信科1001 电子科1001 总分 100 一 10 二 20 三 20 四 5 五 5 六 5 七 5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______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2.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A.(10011001)2 B.(227)8 C.(98)16 D.(152)10 3.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4.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A. RR型 B. RS型 C. SS型 D.程序控制指令

5.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______。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可靠性

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6. 某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8K×12位,则它的地址线为____。 A.11 B.12 C.13 D.14

7. 采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要占用______的时间。 A. 一个指令周期 B. 一个机器周期 C. 一个时钟周期 D. 一个存储周期 8. 当采用______对设备进行编址情况下,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组。 A.统一编址法 B.单独编址法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9. 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______。 A. 通用寄存器 B. 堆栈 C. 存储器 D. 外存

10. 异步控制常用于___A___作为其主要控制方式。

A.在单总线结构计算机中访问主存与外围设备时 B.微型机的CPU控制中 C.组合逻辑控制的CPU中 D.微程序控制器中 二、填空题(每小空2分,共20分)

11. 设24位长的浮点数,其中阶符1位,阶码5位,数符1位,尾数17位,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且尾数采用规格化形式,则它能表示最大正数真值是 ,非零最小正数真值是 ,绝对值最大的负数真值是 ,绝对值最小的负数真值是 (均用十进制表示)。 12.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存储容量、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DMA控制器访采用以下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0分)

14. 何谓指令周期?CPU周期?时钟周期?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15. 为什么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DMA方式来交换数据?若使用总线周期挪用方式,DMA控制器占用总线进行数据交换期间,CPU处于何种状态? 16. 比较cache与虚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5分)

共3页 第1页

已知x=-001111,y=+011001,求: ① [x]补,[-x]补,[y]补,[-y]补; ② x+y,x-y,判断加减运算是否溢出。 五、(6分)

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420次,主存完成的次数为80次,已知cache存储周期为40ns,主存存储周期为200ns,求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和平均访问时间。 六、(8分)

一盘组共11片,记录面为20面,每面上外道直径为14英寸,内道直径为10英寸,分203道。数据传输绿为983040B/S,磁盘转速为3600转/分。假定每个记录块记录1024B,且系统可挂多达16台这样的磁盘,请给出适当的磁盘地址格式,并计算盘组总的存储容量。 七、(8分)

某机的指令格式如下所示

X为寻址特征位:X=00:直接寻址;X=01:用变址寄存器RX1寻址;X=10:用变址寄存器RX2寻址;X=11:相对寻址

设(PC)=1234H,(RX1)=0037H,(RX2)=1122H(H代表十六进制数),请确定下列指令中的有效地址: ①4420H ②2244H ③1322H ④3521H 八、(10分)

设有一个12位地址线和8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

(2)若采用2114芯片(1K*4位),需要多少芯片,分多少组?

(3)设某微机的最大寻址能力为64KB,与上述存储器连接,且存储器起始地址为3000H,写出每组芯片的地址范围.

(4)若选用74LS138译码器作为片选译码电路,根据3的要求,试画出CPU与译码器及主存的连线图(只考虑AB,DB及CS,不考虑其他控制)

(5)如果运行时发现不论往哪片RAM存放1K数据,以3800H为起始地址的存储芯片都有与之相同的数据,分析故障原因. 九、(10分)

图2所示为双总线结构机器的数据通路,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具有自增功能),M为主存(受R/W#信号控制),AR为地址寄存器,DR为数据缓冲寄存器,ALU由加、减控制信号决定完成何种操作,控制信号G控制的是一个门电路。另外,线上标注有小圈表示有控制信号,例中yi表示y寄存器的输入控制信号,R1o为寄存器R1的输出控制信号,未标字符的线为直通线,不受控制。

① “ADD R2,R0”指令完成(R0)+(R2)→R0的功能操作,画出其指令周期流程图,假设该指令的地址已放入PC中。并在流程图每一个CPU周期右边列出相应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② 若将(取指周期)缩短为一个CPU周期,请先画出修改数据通路,然后画出指令周期流程图。

共3页 第2页

十、(10分)

图1所示的系统中,A、B、C、D四个设备构成单级中断结构,它要求CPU在执行完当前指令时转向对中断请求进行服务。现假设:

① TDC为查询链中每个设备的延迟时间;

② TA、TB、TC、TD分别为设备A、B、C、D的服务程序所需的执行时间; ③ TS、TR分别为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所需的时间; ④ 主存工作周期为TM;

⑤ 中断批准机构在确认一个新中断之前,先要让即将被中断的程序的一条指令执行完毕。

试问:在确保请求服务的四个设备都不会丢失信息的条件下,中断饱和的最小时间是多少?中断极限频率是多少?

共3页 第3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