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标准化宣传手册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矿山安全标准化宣传手册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危害转化为风险阶段:计算危险性分值和风险值(风险值=后果×暴露 × 可能性);

(4)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

(5)风险控制阶段:采用适当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

(6)量化风险阶段:根据成本因素及纠正度等因素,根据计算公式得出判断值,以此量化风险。

(7)成本利益分析阶段:根据控制成本和控制的财务收益进行利益分析和评估。

(8)补充控制阶段:对原先控制措施的不足进行补充。 (9)审核阶段:包含内部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的形式。

(10)后续行动:包括对计划的跟踪、提出适当的建议控制、制定附加控制、解除多余控制、检查新控制的质量以及建立新的风险等级等工作。

6、危害分为几级?分级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共分为四个等级:

I级:可忽略的,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害。

Ⅱ级:临界的,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并且可能排除和控制。

Ⅲ级:危险的(致命的),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为了人员和系统安全,需立即采取措施。

Ⅳ级:破坏性的(灾难性),会造成人员死亡或众多伤残、重伤及系统报废。 7、事故分类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有很多种分类,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综合事故性质和矿山行业的特色,本次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 16 -

中,事故主要包括以下20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和其他伤害。其中的其他伤害包括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扎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8、危害因素的具体分类

按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划分危害类型,即分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的缺陷三个方面。从三个方面描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一) 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的故障及不安全因素) (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01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02 强度不够

0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04 维修、调整不良

(2)防护、保险、信号装臵缺乏或有缺陷 01 无防护 02 防护不当 (二) 人不安全行为

0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02 造成安全装臵失效 03 使用不安全设备 04 手代替工具工作

05 物品(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0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17 -

07 攀坐不安全位臵(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0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0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14 误动作 15其他不安全行为

(三) 作业环境的缺陷 01 作业场所的缺陷 02 作业环境不良 9、危害辨识的对象

根据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的要求,企业进行开展风险评价工作,应考虑所有的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考虑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考虑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考虑员工、供应商、承包商和其他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等。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因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应遍及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以及所有的作业过程。三大单元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工艺流程方面:

①设计方面:安全预评价、三同时、设计文件和图纸;

②采矿工艺方面:采矿方法、采场结构参数、设备设施的匹配性与是否满足工序要求、工序能力是否匹配,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回采顺序和工艺是否适应开采现状、开采范围是否符合规定等;

③生产保障系统:运输线路、排土、供电、防排水、防灭火、维修等;

- 18 -

④变化管理方面:工艺改造、设备设施改造等的变化管理制度、变化的系统文件、人员的变化等。

(2)设备设施方面:

①全过程控制:规划、采购、安装(建设)、调试、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

②原始技术资料和图纸; ③维修维护;

④检测检验:特种设备、安全标志产品、特殊设施。 (3)作业现场方面

作业现场方面主要包括作业的全过程、作业环境、劳保用品以及职业卫生方面,将以上方面融合于每一岗位或作业工种中,人的作业过程中。主要体现于每一工种中人的工余、工前、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作业环境、劳保用品以及职业卫生状况。

10、危害辨识的主要方法

根据矿里的生产特点与管理形式,危害辨识主要采用询问与交流法、专家分析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工作任务分析法以及安全检查表法等方法。

11、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分析法(SCL)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13、如何选择风险控制措施?

答:根据风险评价得到的风险等级,按优先顺序确定设计、维持、和改善控制措施的行动清单。

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害或消灭危害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害品;

- 19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