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专项提升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提升卷)(解析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年高考化学专项提升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提升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题 基本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综合提升卷

1.(2019·海南高考真题)反应C2H6(g)

C2H4(g)+H2(g) △H>0,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 A.增大容器容积 C.分离出部分氢气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增大反应容器的容积,体系的压强减小,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乙烷的平衡转化率,B不符合题意;C.分离出部分氢气,减少了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乙烷的平衡转化率,C不符合题意;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体系的总压强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因此化学平衡不移动,对乙烷的平衡转化率无影响,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2.(2019·浙江高考真题)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油脂在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

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

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

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 【答案】D

【解析】A.对于任何化学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均可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B.由于高温高压液态水中,

+

?

B.升高反应温度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c(H+)和c(OH?)增大,油脂水解向右移动的倾向变大,因而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反应速率加快,B项

正确;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以H+做催化剂,加快水解速率,因而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C项正确;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其水环境仍呈中性,因而不能理解成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而是以体系升温、增加水和油脂的互溶以及提高水中H+浓度的方式,促进油脂的水解,D项不正确。故答案选D。 3.(2019·云南高考模拟)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C)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满足关系图的是( )

A.3A(g)+B(s)B.A(g)+B(s)C.A(g)+B(s)D.A(g)+2B(s)【答案】B

C(g)+D(g);△H<0 C(g)+D(g);△H<0 2C(g)+D(g);△H>0 C(g)+3D(g);△H>0

【解析】利用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的方法:“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根据C的物质的量分数(C)和温度(T)关系图,可得T2>T1 ,升高温度,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放热,即△H<0,故C、D错误;根据C的物质的量分数(C)和压强(P)关系图,可得P2>P1,增大压强,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故答案选B。

4.(2019·上海高考模拟)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Q(Q>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3体积H2和足量N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NH3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 D.及时使氨液化、分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 【答案】D

【解析】A.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则3体积H2和足量N2反应,氢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氨气小于2体积,选项A错误;B.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选项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室温比500℃左右更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选项C错误;D.及时使氨液化、分离,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则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5.(2019·天津高考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2NA个电子,则阳极减少的质量为64g B.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H2的转化率

C.2Na2O2(s)+2CO2(g)=2Na2CO3(s)+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常温下,KSP[Al(OH)3]=1×10-33。欲使溶液中c(Al3+)≤1×10-6mol?L-1,需调节溶液的pH≥5 【答案】D

【解析】A.阳极材料为粗铜,含有Fe、Zn等杂质,电解过程中Fe、Zn和Cu都要溶解,故转移2NA个电子时,阳极减少的质量不一定为64g,故A错误;B.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反应正方向移动,提高了H2的转化率,由于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2Na2O2(s)+2CO2(g)=2Na2CO3(s)+O2(g),该反应的△S<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H-T△S<0,则△H<0,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使溶液中c(Al3+)≤1×10-6 mol?L-1,c(OH-)≥√即调节溶液的pH≥5,故D正确;答案选D。

6.(2018·浙江学军中学高考模拟)X(g)+3Y(g) ? 2Z(g) ΔH=-a kJ·mol ,一定条件下,将1 mol X和3 mol 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 B.第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 C.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ˉ1·sˉ1 D.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答案】A 【解析】

X(g)+3Y(g) ? 2Z(g) ΔH=-a kJ·molˉ1 起始/mol: 1 3 0 转化/mol: 0.2 0.6 0.4 10min/mol: 0.8 2.4 0.4

A. 上述数据说明,10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A项正确;

B. 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2L×10min)=0.01 mol·L·min,不是第10min时的瞬时反应速率,B项错误;

C. 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v(Y)=3v(X)=0.03 mol·Lˉ1·minˉ1=0.0005mol·Lˉ1·sˉ1,C项错误; D. 题中热化学方程式表明,1molX与3molY完全反应生成2molZ时放热akJ。10min内,有0.2molX和0.6molY发生反应,故放热0.2a kJ,D项错误。 本题选A。

ˉ1

ˉ1

ˉ1

ˉ1

ˉ1

3

1×10?331×10

-9-1

=10 mol?L,?6

7.(2019·天津高考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表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图1中Ⅰ、Ⅱ两点的速率v(Ⅰ)>v(Ⅱ)

C.图2表示A(?)+2B(g)?2C(g) ΔH<0,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外界条件的速率变化,由图可推知A不可能为气体

D.图3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 【答案】B

【解析】A.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根据图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图1中Ⅰ、Ⅱ两点的速率v(Ⅰ)<v(Ⅱ),故B错误;C. 由于纵坐标表示v逆,t3时v逆突然减小,且平衡不移动,只能是减小压强,说明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说明A一定不是气体,故C正确;D.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Al 3+,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总反应方程式为:4Al+3O2+6H2O═4Al(OH)3,故D正确;答案选B。

8.(2019·北京高考模拟)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2A(g)=B(g)+D(g),B、D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B在0~20 min平均反应速率为8.25xl0-3moI.L-l.min-l B.②中K=0.25,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③中y= 1.4 moI.L-l

D.比较①、④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C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