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英语语感的经典导读策略研究(1)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培养大学生英语语感的经典导读策略研究(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特点(全程评价等),评价的一般原则(重视过程、体验、应用等),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的态度、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创新能力等。(三)本项目研究的目的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经典导读对大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前提下,探讨大学是否全面开展英语经典导读这门课程。当然,一切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而不是取决于先入为主的“主题先行”。

本项目的建议一经提出,得到学校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为了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四)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在越来越细致化的英语学习中,教师对于英语语感的研究也应越来越明晰化。培养大学生英语语感,需要建立相关的理论基础,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理清基本概念,解决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以供广大同行及专家学者借鉴或参考。例如:如何通过阅读来培养英语语感?

通过阅读来培养英语语感,这里所谓阅读绝非仅指为了应付考试中的“阅读理解”而付出的努力,也不是为了扩充“词汇”、习得“语法”而去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是精读和泛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阅读英文原著要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不可偏废。广泛阅读无疑是必不可少,但精读亦不可缺,一些优秀的篇章需要熟读成诵。所谓“精读”,就是要求逐字逐句地咀嚼文章,弄清楚每个词、每句话的确切含义,

仔细分析文中的种种语言现象,记熟文中的词汇和短语,并知道该如何使用它们,同时也要求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总之要吃透文章,借此增强语感、记忆词汇、理解语法、学习写作。在精读过程中,熟读乃至成诵,同步提高的是对英语语言的总体感应能力和细节把握能力。所谓“泛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阅读量要大,一是指阅读面要广。每天或者每两天挤出一些时间来读上几页乃至十来页文章,大学生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实践意义:

在世界趋于全球化的今天,熟练地掌握并使用英语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英语是全球使用的通用语言,学好它至关重要。语感在语言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因而正确培养英语语感,是英语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英语语感就像音乐家需要乐感,作家需要灵感,运动员需要良好的体能一样重要。乔姆斯基说过:“后天经验是决定语感的变量。”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勤于练习,想要培养出较强的英语语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教师在引领大学生进行泛读时,不必去“啃”长篇巨著,可以多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并且注意不同内容、体裁、题材的相互搭配,尽量使阅读的覆盖面要广。在此基础上读经诵典,大学生一方面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理解力;另一方面,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其英语语感会产生质的飞跃,进而提升英语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一)近百年来最具影响的语感研究者及其重要言论

“语感”问题最先得到广泛关注是在我国的语文界,而最早明确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夏丏尊(1924)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提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语感”培养。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培养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1984)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他把语感具体化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汉语界的其他学者,如李珊林、王尚文、李海林、杨炳辉、韦志成等,也都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教学论等不同角度对语感理论有过论述。迄今为止,研究语感最具影响及较权威的代表人物有:李海林“论(语感的心理特征”,1996)、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2004)、王尚文(《语感论》?(第三版),2006)等。

(二)重视英语语感的外语界学者及其主要观点

自20世纪90年代起,“语感”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凡是语言教学,包括语文教学、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都提出语言教学中以“语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当然,英语语感也引起了外语界学者的重视。胡春洞、张景祥、汤富华、张景祥、张征、王雪梅等学者都曾对英语语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胡春洞(1996)认为“英语语感的成熟与成型就是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张景祥(2000)指出从语言学习角度来阅读原著,可见的收获是吸取地道的语言材料,不可见的深层次收获则是“语感传递”。因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英语的语感比我们要强得多,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我们可以在无形中获

得他们的语感。汤富华(2002)将语感解释为在话语者的语篇能力上表现为居于通过言语表层意义理解言语深层意义的能力,同时借用Bollinger 的语言学三级反应论描述语感范畴的多维框架。张景祥(2000)认为英语语感的主要特征就是模糊性,具体表现有母语难以表达、母语无需表达与母语表达习惯有差别、个人性和不准确性五个方面。张征(2002)在此基础上补充深化,概括出英语语感具有直接性、整体性、创造性、情感性和不确定性五个特征。王雪梅(2003)指出“英语语感除了具有一般语感的敏感性、直觉性、个体性以外还具有一定的外来性。”

国外语言学研究领域,受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而非言语,把语言作为自足的客体来研究,自然就排除了人的因素,而语感是作为判断句子的工具来使用的,研究者依靠语感判断句子的正误,然后寻找支持这种判断的语言规律。 (三)前人的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虽然语感问题早已受到中外许多学者的重视,但是以往的研究多是从理论上对语感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例如:对于什么是语感,可谓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语感是对于文字应有的灵敏的感觉(夏丏尊);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锐敏的感觉,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叶圣陶);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吕叔湘);语感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发生的心理语言现象(苏廷桢);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即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王尚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