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认识与表现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色彩认识与表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色彩认识与表现

色彩作为绘画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和绘画语言之一,是进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绘画者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境的载体。在作画过程中,正确地观察和掌握观察物体的色彩规律能提高色彩的分辨能力和使用色彩造型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作画者的色彩表现能力,不仅要学习色彩基础知识,还要掌握色彩表现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一. 认识色彩 1.强化色彩意识

我们知道,光是万物有形有色的必要前提。没有光就没有色。同时,光的强弱直接影响色的变化,光的色彩也会影响物体本身的色彩变化。光通过辐射进入眼睛,色彩的感觉就产生了。色彩感觉是人们对绘画作品的第一感觉,当我们看有色物象时,由于色的刺激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色彩感觉在各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通过对色彩进行认识与理解,这样,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运用色彩进行形象塑造便能够得心应手。

人们认识色彩,首先是从色的名称开始的,进入色彩的创作和研究,色名就更重要了。色彩不一定都是彩色的,黑、白、灰也可以说是色彩的一部份,但不是彩色的。这些不带彩色的色叫无彩色色彩。另一类是彩色色彩,如:红、黄、蓝等颜色。色彩有明暗之分,色彩的明暗变化称为亮度。无彩色色彩的明暗程度与白、灰、黑的变化过程相对应。色彩除有亮度的变化外,还有色相的差别。红、黄、蓝、绿、橙、紫将有彩色色彩按相似的顺序排列,可获得: 红、黄红(橙)、黄、黄绿(淡绿)、蓝绿(深绿)、蓝、紫、红紫的圆环顺序.在色彩属性中,有同样色相的颜色未必一样,颜色还有鲜艳,灰暗的纯度区别.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度.例如:红色有鲜艳的红色,也有暗淡的红色.

色彩创作过程从形式上而言就是色彩调配的过程,两种不同的色彩混合可以获得第三种颜色。例如:红加黄是橙、红加蓝是紫、蓝加黄是绿。一种颜色加入另一种颜色会出现颜色本身的变化是无疑的,同时相加后颜色的色度变化和饱和度减弱这个色彩现象。

2.从对色彩的理解来谈,首先要认识的是色彩的特性:

1) 重量和冷暖关系:色彩的轻重感由明度决定,明度越低越

有重感,越高越感觉轻。其实,色彩自身并不存在轻重而只是有轻重的感觉。色彩轻重关系中,黄比红更轻,红比绿更轻,绿比蓝更轻……

2) 不同的颜色在绘画上往往给人不同的感受,红、橙、黄等色 调明亮,具有温暖、热烈、扩张的感觉,绘画上称作暖色.青色、蓝色、黑色等色调灰暗,具有寒冷、沉静、收缩的感觉,绘画上称作冷色.暖色有膨胀的特性, 冷色有收缩的特性.同样大小的红,蓝两种颜色的正方形色块,看起来就感觉红色色块大.

3) 在同一画面中,有些颜色比较活跃特别醒目,突出,而有些颜色又比较沉着不易跳出来,这是颜色的另外一种特性,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暖色给人前进感, 冷色给人后退感.

4) 此外,色彩还有华美,质朴的感觉.色彩的华美与质朴感受纯度影响最大,明度也有影响,色相亦稍有影响.明度越高越华美,纯度越低越质朴.

色彩与形体是绘画的重要因素,他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正是形与色产生的形象使我们获得了艺术的享受。形体的色彩主要来自构成色彩关系的三方面,即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

光源色是由于光波的长短不同,形成了不同颜色,绘画上称为光源色。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光源色也不同。光源色是自身的色彩倾向,它影响物体的色彩。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正是由于光源色的差别及其变化才使物体的色彩变得丰富多彩。

固有色是受光物体对光源色的色彩吸收与反射作用形成的,由于各种物体吸收与反射色光的性质不同,在人们的视觉上形成了不同的颜色,我们称物体上所呈现的颜色为固有色。“固有色”是一个不准的概念,世上本无“固有色”。因为物体的色彩是受光限制的,物体本身并不呈现恒定的色彩,人们所说的固有色是在比较柔和的日光下呈现的色彩印象,随着光源色和周围物体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固有色”不会是固定不变的。尽管现代物理一再证明固有色是不存在的,但为了研究方便和便于常人的观察习惯,还是把光源色和物体的固有色作为分别的概念来研究。作为一种假设,固有色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它不仅适应于人们的直观与习惯,而且方便人们对物体的色彩观察﹑分析和研究。如果没有这种假设,物体的色彩就难以描述。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处于环境之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色彩也不例外。环境色正是由于色彩的反射作用,造成同一空间物体的色彩互

相影响而形成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被描绘的物体受周围环境色彩的反射光影响,所呈现出的色彩是与光源的照射分不开的,具有客观真实的视觉感觉。因此,同一场景不同的物体上,通过吸收与反射,互相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影响﹑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三者有主有次互相制约,形成和谐统一的色彩整体。色彩写生中要强调色彩的可变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三者在描绘物象上的相互关系,防止过分强调物体的色彩变化而忽视形体。

3.把握空间色彩 把握色彩靠感觉,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色彩与空间的关系才能解决本质问题。由于色光波的散射程度不同,光波的长短也不同,色彩在空间的传递中也产生变化。空间距离近的,物体轮廓清晰,明暗色调差别大;空间距离远的,物体轮廓模糊,明暗色调差别小,物体明暗面层次不清且色调统一。同时,由于空气和其他空间因素的影响,不同距离的物体,其色彩的纯度和冷暖也会发生变化,距作画者远的色彩愈灰或冷。从而归纳出空间色彩的基本规律是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鲜明﹑远模糊,近对比强﹑远对比弱。利用色彩与空间的关系,可以在二度空间上表达出具有长﹑宽﹑深的三度空间。

二.强调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和表现 1. 整体观察

任何物体的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认识色彩的观察唯一正确方 法就是整体观察﹑互相比较,分析和发现色彩的大关系。整体观察是为了把握和控制画面的基本色调和大的色彩关系而对描绘对象的整体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比较是整体观察的深化,是认识客观对象的第一要素,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物体间的色相﹑纯度﹑明度﹑冷暖等进行反复比较,分辨色彩倾向,寻找色彩之间的微妙变化和差异,才能掌握对象诸种因素的正确关系。

A.比色调:色调是指各种颜色不同的物体所构成的色彩在明度﹑冷暖﹑色相﹑纯度等方面的总倾向,也指一幅画的主要特征,大的色彩效果,是一幅画的总体面貌。调子之间的比较,目的是为了确定调子的明度﹑冷暖和色相的倾向,使描绘内容有一定的气氛特征,统一本来彼此不协调的色彩。调子起着色彩的支配作用,色调不统一时画面会产生紊乱。因此,首先要看到一个整体的﹑和谐的大小色块所组成的总的色调特征,其次把对象﹑光源﹑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面的观察比较,在整体观察中捕捉色彩。如:早上的景物,受

光面在阳光色的暖调之中,暗面受天光影响而统一于冷调之中。当冷暖调不明确或较乱,则色调也不统一。

B.比明度:色彩的明暗差别,即深浅变化为明度。色彩的差别又包括某种色彩的深浅变化和不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在比较明度时一定要把重要的颜色找出,再把亮的颜色找出,然后由深到浅排列,在画中建立一个次序。同时根据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与理解,把握住大的黑白灰关系,将对象的层次进行概括,进行对比,使画面效果丰富多彩。如画面缺乏深色或浅色就造成画面“灰”,层次没有概括或过多回失去对象本质的真实感。

C.比冷暖:冷色与暖色是人们的生理感觉和感情联想。色彩的冷暖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两种色彩相比较是决定冷暖的主要依据。没有暖的对比,冷色也不可能单独存在,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色彩冷暖感觉是通过整体分析比较而得出的。一般情况下,暖色光使物体受光部分色彩变暖而背光部分呈现其补色的冷色倾向;冷色光使物体受光部分色彩变冷而背光部分呈现其补色倾向。即感觉中偏红的为暖,偏蓝的为冷。

D.比色相:色相是颜色的相貌。只有明度相同,冷暖难分的情况下,才用色相来比较。

2. 整体表现

正确的表现方法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整体——局部——整体。无论是方法步骤的设立,还是表现中的塑造过程,都是严格遵守这一原则的。作画步骤应是从整体开始到整体结束,局部调整也应是整体﹑局部﹑整体不断反复,不断深入。首先控制画面的基本色调,把一组静物的背景与主体,一处风景的天空远景与近景等概括归纳为几大色块,抓住对象的总的感觉,构成调子的色彩因素,由浅到深,用大笔比较迅速地将大的色彩关系画出来。其次,调整修改,深入刻画,通过比较找出较为细微的变化,找出局部在整体中应处的位置,并始终以整体调子和冷暖﹑明暗关系来检查反光和环境光对色调的影响,又以大的色彩关系去衡量局部细节的准确度,再提炼概括。整体的观察和表现始终贯穿在作画的全过程,任何时候停下作业,画面的整体关系都应是完整的,而不能让局部明显地﹑孤立地跳出画面,从始到终都要在整体的大关系中表现对象,直至完成。

A.先形后色:这种表现方法有益于提高对色彩的概括能力。 在理解色光的基础上,确定轮廓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某一物

体或某一景物的色彩大关系和调子特点,完全排除细节描绘,将对象复杂的色彩和形态归纳为色块,以不同的色块明度﹑冷暖﹑面积对比构成色调。并处理好色彩中心和其它颜色的关系,组成统一的色调,以表达一定的内容和主题。

B.对比调和:对比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段,没有对比就没有表现力。在写生中运用对比来突出形象,加强画面主题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运用各种色彩对比不定期激活画面的色彩,加强空间﹑距离,体积等画面效果。常用的对比方法有冷暖﹑明度﹑纯度等;而调和与对比恰是矛盾的。调的方法有主导色﹑同邻近色﹑光源色,对比色的调和。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调和则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是对立的统一。运用时需根据主题﹑内容和画面效果需要有所侧重。在色彩写生中,强调对比时,要注意调和,反之也一样。因为色彩在空间中有一定的倾向性,单纯的中间状态是不大可能的。利用这一矛盾可以使画面产生生动而真实的变化统一效果。

色彩是绘画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是塑造形象传递感情的有力手段,色彩教学中要用色彩理论知识进行指导,学会观察分析色彩现象,并培养其整体表现能力,发挥色彩的魅力,才能获得生动丰

富的画面效果,从而成功地使用色彩。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