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尝试低碳生活

1、选用节能空调。省电每天做到。 2、空调调高一度,节电百分之七。 3、点亮节能灯,省电看得清。

4、电视机屏幕暗一点,节能又护眼。 5、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

6、科学用电脑,节电效果好。暂时不用电脑时,缩短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当彻底不用电脑时,记得拔掉插头。

7、巧用电冰箱,省电效果强。电冰箱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 8、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 9、选用双键马桶,节水好用。

10、选用节能洗衣机,省水省电有奇迹。

11、坚持无纸办公节能环保、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交通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12、用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

13、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地球负担。

14、巧驾车多省油:驾车保持合理车速;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15、出门骑上自行车,健身环保一举两得。 16、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才是环保新时尚。 17、减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18、每月少开一天车,节能省油靠自觉。 19、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绿色购物节能源。 20、少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减碳排。 降耗低碳的建议

纸张的双面使用,节约用纸;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减少粮食的浪费;随手关灯,随手关好水龙头。使用手帕,少用纸巾…… 2.资源安全的基本定义与基本含义

所谓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

资源安全内涵丰富,有5种基本含义(谷树忠等2002):

1)数量的含义,即量要充裕,既有总量的充裕,也有人均量的充裕,但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意义。

2)质量的含义,即质量要有保证,于是产生了最低质量的概念,例如最低生活用水质量。 3)结构的含义,即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供给稳定性的基础。保证资源供给的稳定,要发展资源贸易伙伴关系,特别要注意建立资源共同体。

4)均衡的含义,包括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两方面。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亦即资源的非遍布同质性,增加了资源供给的时间和成本,是导致资源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人群阶层的存在,特别是收人阶层的存在,导致获取资源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源安全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供求的地区均衡和人群均衡。

5)经济或价格的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上以较小经济代价(如较低价格)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这一点在常态(非战争状态)下非常重要,因为一般而言,任何国家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取其所需的资源,只是其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不同而已。

资源安全所要追求的是以最低的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 可将资源安全划分为战略性资源安全和非战略性资源安全。

战略或战略性资源,是指关系国计民生、在资源系统中居支配地位,具有常态下市场垄断性和非常态下供给瞬时中断性特点的资源。从国际市场可贸易的角度看,重要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和食物资源,是最为典型的战略资源。 三、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本策略 1.贯彻资源安全基础保护战略 1)建立国家资源安全补偿机制。 2)树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意识。 3)开展国家重大资源保护工程。

2.实施合理的资源流通战略;3.倡导适度消费的资源节约型战略;4.建立深度资源开发的利用战略;5.鼓励废弃物资源化的回收战略;6.加强资源创新的技术战略;7.坚持科学的资源管理战略。

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赋存于地表和地壳中,采用现代生产技术,能够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矿物资源。

从矿藏成因角度看,矿产大致可分为外生、内生和变质矿产三大类。

外生矿。通过外生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与地球外营力有关,即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以及太阳能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矿物资源。 内生矿。通过内生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深处的岩浆熔融体及其派生物——气水溶液,随着地壳运动和造山作用而发生的岩浆活动所富集成的。 变质矿。变质矿是由岩浆侵人围岩后引起的接触热变质作用、气成一热液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矿产的人为变化包括人类对矿产资源采掘、选冶、加工、利用等各项经济活动中所有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采矿一般是不改变矿产资源的化学特征,只是机械地搬离或掘出原始埋藏位置,大多采用露采与垌采、机采与手采等方式进行。选矿是将采出的矿石经过压碎、机选或手选、磨细、过筛、富选等一系列流程,改变矿产组分、含量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常用的选矿方法有磁选、重选(重力选矿)、浮选、电选和手选等。选矿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原矿品位日趋下降,大量的矿石只有经过选矿加工才能利用,另一方面人选矿石中难选矿石多,冶炼对精矿质量要求高,需要综合回收利用的矿产多。冶炼和加工是对原始矿产进行较大改变的过程,从资源产业和矿产品链角度考虑,它们仍属对矿产进行的人为变化,只不过是在资源下游加工和产业经济领域中发生的变化而已,甚至原矿已不同程度地变成为其他矿产品或矿产衍生的资源产品。在矿产冶炼过程中,原矿一般经过熔融(火法)、溶解(湿法)或电解(电法)等方法而提取出有用的组分,从而生产出可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矿产品。 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评价一国或地区的资源安全状况,必须先考虑对该国或地区资源安全可能的影响因素。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很多,大致上可以分为资源基础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资源安全的外在影响因素两方面。后者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和军事因素等。

(1)资源基础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指一国本身的资源储量、质量和分布状况,它是影响资源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自身的资源越丰富,其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日本对资源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国内资源极度匮乏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利用本国资源受外界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相对比较安全;美国计划开采阿拉斯加保护区内的石油,除了考虑大财团的利益外,稳定国内石油产量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2)政治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源进口国与资源出口国之间关系对资源进口国资源安全的影响,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是因为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国家政治关系紧张所导致的结果;二是由于资源生产国国内的政治因素对资源安全供应的影响,如第二次石油危机就是由于伊朗国内政治与宗教因素所造成的。当今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往往都是政治、民族和宗教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

(3)运输因素。与运输的安全程度与运输的距离、运输线的安全状况、运输方式以及运输国对资源运输线的保卫能力的强弱有关。比如运输线上有没有海盗的侵扰,通过的海峡多少和海峡受控制、封锁的可能性大小,海域运输事故的多少等等都会影响到资源的运输安全。一般来说,运输距离越远,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越多,资源的安全性就越低;反之,距离越近,资源的安全性就越高。也就是说,资源的安全性与生产国或地区与消费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4)经济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对资源进口国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经济能否支持进口资源所需要的外汇,如果没有出口的强有力支持,就很难保证有充足的外汇用于资源产品的进口。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是经济因素影响资源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进口国来说,主要是价格上涨对进口能力和进出口平衡的影响,在和平时期,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影响资源安全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5)军事因素。对资源安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运输安全来说,拥有强大、反应快速的海上军事力量,资源运输就会受到很好的保护。对重要海峡的控制能力也是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方面。军事因素对资源安全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主要资源产地的军事干预能力上,美国拥有对海湾地区和世界主要海运要道的军事控制和干预能力,保证了美国及其盟国石油和其他战略性资源的供应安全。 此外,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还包括技术进步方面的因素。技术的进步可以加快未探明资源的勘探、已有资源的开发和替代资源的发现,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战略性资源是指关系国计民生、在资源系统中居支配地位,具有常态下市场垄断性和非常态下供给瞬时中断性特点的资源。重要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和食物资源是最为典型的战略性资源。水资源安全,食物安全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耕地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特别是国家石油安全,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是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和核心,构成了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主要内容。,

除水资源数量短缺外,水污染严重导致的水质恶化状况令人担忧,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质恶化所引起得水资源危机甚至要大于水量缺乏所造成的危机,水质性缺水正成为影响中国和世界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 所用水量占 用水紧张程度 可用水量的比例 <10% 10%--20% 20%--40% >40%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确保食物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即谷物的储量占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就中国的国情和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说,粮食进口依存度低于5%,就能表明实现了粮食自给,进口依存度低于10%,表明粮食供求处于安全状态。

水资源安全状况 用水低度紧张国家(地区) 不会面临水资源紧张,水资源安全状况良好 用水中度紧张国家(地区) 水资源存在一定制约因素 用水中高度紧张国家(地面临水资源争夺、水资源安全须引起高度重视 区) 用水高度紧张国家(地区) 水荒严重、水冲突一触即发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人均占有耕地少于0.8亩为耕地的警戒线, 强化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旋投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是耕地资源相对较贫乏国家抵御国际粮食市场压力,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的主要手段.

能源安全是指能源供给安全,主要是一次能源资源商业供给安全,以及由此引起的二次能源供给安全。由此可见,能源安全有两个重要的组成层次:一是,能源供应的经进安全性,它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二是,能源使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安全性,指的是能源使用和消费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危害。 有关储备天数有三个不同概念:一是储备资源相当于多少天的净进口量;二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进口量;三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消费量。现在许多国家都把90天的消费量作为资源(石油)储备的标准。评估能源安全的另一个指标是五油供应中断量占需求量的比例,一般认为如果超过7%,就会严重影响石油安全,需要采取包括动用储备等措施进行干预。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来源。据估计,矿产资源约占现代社会需要的自然资源总量的70%,为工业提供了95%的能源和90%的原料,因此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

一些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挪威、芬兰、英国和韩国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列入其储备名单的主要是“战略矿产”,、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急缺矿产”。 中国的资源安全态势

1.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而且很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中国主要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主要自然资源的总丰度与世界各国比较,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中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中国是一个资源小国。中国各类资源的人均状况是:人均国土面积仅11.5亩,是世界人均量(44.5亩)的1/4;人均耕地1.2亩,为世界平均数( 4.8亩)的1/4;人均草地4.85亩,位世界平均数( 10.0亩)的1/2;人均森林面积1.86亩,为世界平均数( 13.6亩)的1/6;人均水资源量2200 m3,为世界平均数的1/4;人均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装机0.3 kW,所占比重较大,也仅为世界平均数的3/4;人均矿产储量总值约1—5万美元左右,至于各类矿产资源如果按人口平均,绝大部分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地域结构错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3·自然资源安全阀限较小,多数资源已临近安全警戒线 4·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中国水资源安全态势

中国未来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的形势相当严峻,特别是华北地区,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已经少于500 m3,已经到了危急程度。目前,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将达到相当程度。2050年,全国地下水利用率平均为64%, 中国耕地与粮食安全态势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态势是:人均耕地不足,后备资源有限、区域分布失衡,而且耕地资源质量总体水平较低,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中低产田过多、耕地退化严重。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耕地大量减少且破坏和浪费严重,质量损失十分惊人,耕地减少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耕地质量较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和城镇郊区,减少的主要是优质高产田,而新开发增加的往往是劣质低产田。 目前,全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人均耕地已不足0.5亩。中国现有后备资源2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只有1.2亿亩,考虑到生态保护的需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